文誠忠 秦衛麗
摘要:隨著我國時代的進步,大數據時代逐漸向我們走來,并且大數據正在以其特有的優勢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但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我們的隱私等帶來了困擾。因此本文就從大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方面做了相應闡述并對相應的技術探討。
關鍵詞:大數據;安全;隱私保護;技術;探討
中圖分類號:TP3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 - 9129( 2018) 12 - 0134 - 02
1 概述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網絡時代的發展,大數據時代已經悄然到來。在大數據背景下,人們對信息和數據的處理分析變得更加繁瑣,更加困難,即便是現在大數據時代發展快速階段,人們對其的到來仍然有很多的不足尤其是安全和隱私問題。隨著網絡化的發展,可以說人們的一舉一動都在商家的掌握之中,例如購物喜好等,據相關統計分析,雖然所泄露的一些客戶信息不會給社會造成危害,但是多多少少都會影響到客戶的日常生活。所以,大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成為了在大數據時代發展過程中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2 大數據帶來的安全挑戰
2.1 大數據中的隱私保護。據相關統計分析發現,如果對大數據安全處理不當,勢必會對用戶產生巨大危害。因此,按照保護內容可以將其分為連接關系匿名保護、位置隱私保護、標識符匿名保護等。除了對用戶個人所造成的隱私泄露外,還會對人們的行為或者態度進行預測,因此,可以根據這些數據記錄查詢相關人員的政治或者消費喜好等。但由于對大數據認識不清晰導致很多企業認為只要刪除用戶特定標識或進行匿名處理后就可以將信息進行公開發布。但事實上即便進行某些處理,如果發現這些數據的規律一樣可以根據這些數據精確的定位到用戶。
2.2 數據的可信性。很多人對大數據都存在一定的誤區,大部分人認為大數據所提供的數據一定可以說明某些事情規律,都是這些事物事實發生情況的體現。但是在現實的操作中,如果數據的分析或者整理過程中產生一絲差錯,自然所得到的數據也是不完全準確的。影響數據可信性的第一個原因就是偽造數據,即數據一旦發生錯誤就會導致整個結論的錯誤。實際操作中如果有其他企圖的人員一旦對數據的應用場景刻意更改數據,那么分析者也就會得到錯誤的結論了。而且事實證明大部分的偽造數據都摻雜在巨大的數據之中,所以很難分別對各條數據進行鑒定,導致相關人員得出錯誤的結論。除此之外,由于網絡的傳播性較強,所以一旦虛假信息傳播將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而且如果逐條對信息進行甄選的可行性也很小。
影響數據可信性的第二個原因就是數據在傳播中易造成失真。造成此種現象的一個原因就是在數據人工采集過程中極易造成誤差,所以導致在數據傳播過程中產生偏差,進而影響分析結果的準確性。另一個原因就是版本更新也會造成數據失真。因此,數據在傳播過程中一定要對數據進行嚴格把控,進而提高數據準確性,避免數據失真現象的發生。
3 大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技術
3.1 數據溯源技術。數據溯源技術前期僅僅適用與數據庫中,如今隨著信息化和網絡化的發展,大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技術才應用此項技術。作為溯源技術最為基本的方法就是標記法,即對數據的來源和計算方法進行記錄。因為人們可以依據數據來源的標記來對最后的結論進行檢驗,而且還可以對數據結果的真實性進行判斷。除此之外,對于數據恢復數據溯源技術也可以發揮一定的優勢。
3.2 水印技術。所謂的數據水印技術簡單而言就是將數據信息采用一些較為隱秘的方式來嵌入到數據載體中,在此過程中,既不會影響數據的使用還確保了數據的安全。一般媒體版權安全保護以及文本文檔安全方面都是采用此項技術,但兩者之間的應用又存在了巨大的差異。數據水印技術一般分為強健水印和脆弱水印兩類。強健水印主要是針對數據源頭,對數據創造權進行保護;脆弱水印則是主要證明數據的真實性。
3.3 身份認證技術。身份認證技術就是通過對用戶以及所使用的多媒體設備所產生的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從而獲得某些特征,進而根據這些特征來確認用戶身份等。身份認證技術的發展極大的減少了數據惡意侵害的可能性,減輕了用戶的危害系數。
3.4 數據發布匿名保護技術。數據發布匿名保護技術在數據結構化安全保護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由于一些技術等方面的原因此技術尚不完善。就目前的應用來看,大部分的數據發布匿名保護都是應用在靜態、一次性的大背景中。但在實際操作過程,數據背景往往是連續動態的,因此,在如此復雜的背景下,數據發布匿名保護技術的應用仍面臨巨大的挑戰。
如今大數據時代逐漸向我們走來,并且大數據正在以其特有的優勢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但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我們的隱私等帶來了困擾。所以要想真正的讓大數據給我們帶來便利就必須要對大數據所產生的漏洞進行分析,進而進行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數據水印技術、數據溯源技術、身份認證技術、數據發布匿名保護技術等等的應用可以有效的對大數據安全與隱私進行保護,但這些技術仍然存在了很大不足之處,所以我們要不斷創新并加大對數據保護等方面的立法,從而最大化的發揮大數據優勢。
參考文獻:
[1]周水庚面向數據庫應用的隱私保護研究綜述.計算機學報,2009,32(5):847 -861.
[2]朱杰大數據時代面臨的安全問題與思考大數據浪潮下洶涌的“安全”暗流[J];中國信息安全;2015年05期
[3]于欣欣數據挖掘與隱私保護[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5年06期
[4]周兵網絡教學平臺數據安全的解決方案[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