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福國
摘要:“教育信息化”是“十三五”規劃的重要內容,建設智慧校園已然成為當前高中學校戰略目標實現的有機組成提,特別是在當前新高考改革的特殊階段之下,如何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構建高中智慧校園,成為當前相關人員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基于此,本文以智慧校園的概述為主要切入點,從云計算、物聯網兩個方面重點探討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中智慧校園的技術應用,分析三、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中智慧校園的建設趨勢。
關鍵詞:教育信息化;高中;智慧校園;技術
中圖分類號:GA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 - 9129( 2018) 12 - 0225 - 01
1 智慧校園的概述
“智慧校園”以以人為本管理理念為支撐,將物聯網、云計算等新興技術應用在校園建設活動之中,通過現代化服務管理方式的應用實現決策管理、信息交換、資源組織、智能感知等多個環節的強強聯系,進而達到教育信息化技術與校園活動深度融合的目的,從而為高校師生提供有質量好、高效實時的服務。具體來說,智慧校園具有如下特征:
1.1 精準性特征。智慧校園可以通過新興技術的應用對現實環境中的人、事物加以感知,于信息化系統之中建立相應的模型,為服務對象的規律、趨勢預測提供客觀依據。
1.2 最優化特征。智慧校園可以對信息化平臺中的各項資源加以利用,及時高效地傳遞各項數據信息,打破傳統模式之下時間與空間的限制,進而達到優化信息資源結構、提高信息系統組織效率的目的。
1.3 發展性特征。智慧校園有利于建立集開放性、多維度于一身的學習科研空間,通過對信息資源的充分挖掘可以促使學校管理朝著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并且為學習環境與科研環境的多模式構建奠定基礎。
2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中智慧校園的技術應用
2.1 云計算的應用。云計算集網絡計算、虛擬化技術、并行計算、分布式計算于一身,在此基礎之上發展而來的一種全新模式,逐步成為未來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云計算是高中智慧校園構建的關鍵技術之一,將其應用在高中智慧校園構建之中可以具體表現為三個部分,即“基礎設施層”、“平臺層”、“應用層”,通過這三個平臺的相輔相成共同造就智慧校園教育信息化系統門戶。
首先,基礎設施層以為用戶提供基礎設施服務為主,包括網絡系統、存儲系統、服務器等硬件設施;其次,平臺層以為用戶提供平臺服務為主,具體包括認證服務、授權服務、數據管理服務、平臺服務等,具體圍繞虛擬硬件資源和服務器租用兩個方面進行;最后,應用層以為用戶提供軟件服務為主,是高中智慧校園建設的核心內容,更是智慧校園系統應用的頂層服務,具體表現為虛擬實驗室、智慧課程、其他學習交流平臺等。
2.2 物聯網的應用。“物聯網”顧名思義,是將各項事物聯系在一起的網絡系統,是互聯網的眼神與擴展,其應用范疇從人與人逐步擴展至人與人、物品與物品。具體來說,物聯網通過紅外感應器、GPS、射頻識別及激光掃描儀等多個設備,在網絡通信協議的作用之下將各項物品交換傳輸至互聯網平臺之內,從而達到對物品的全方位識別與跟蹤性定位管理。
高中智慧校園中的物聯網技術可以對校園生活、教學資源、教學活動、學生安全等項目進行綜合性管理,有利于營造高效便捷、和諧智能的高中校園環境。例如,高中智慧校園中的智慧課程,教師可以根據高中課程的教學內容將各項資源上傳至云平臺之中,學生通過移動終端設備對其進行登錄訪問,完成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等任務,教師還可以將作業信息發布在云平臺之上,在學生完成作業之后對其進行自動化批給,給出正確的參考答案,極大程度上彰顯了高中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分析歸納能力的培養具有良好作用。此外,物聯網還應用在高中學校安全防衛工作之中,在學校的敏感區域內安裝傳感設備,在射頻識別、GPS、傳感等現代技術的作用之下對高中學校的師生、固定資產予以全方位監控與實時化管理,如果一旦存在安全隱患則會自動報警,有效保障了高中學校師生、財物的安全。
3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中智慧校園的建設趨勢
結合上述分析,我認為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中智慧校園的下一階段建設應以深化新興技術與校園教學管理的融合為主要方向,具體內容如下:
第一,優化高度融合的基礎環境,具體表現在校園網升級改造、建設未來教室與數字實驗室、同一用戶認證與門戶服務系統建設。
第二,優化建設校園應用服務系統,具體包括應用智能化、數字化OA系統、智能化教學服務系統、智能化自主服務系統。
第三,優化建設資源共享的數字資源,包括師生資源,明確數字資源途徑,精準劃分數字資源類別,從校本、引進、開放、公共等環節達到建設共享數字資源的目標。
第四,優化高中師生信息素養,提高教師的信息素養、培養學生信息能力,這是當前高中智慧校園建設所需要長期建設的重要內容。
總結:綜上所述,智慧校園以云計算技術、物聯網技術為基礎,為高中學校教師與學生日工了極大便利,在豐富高中師生校園文化生活的同時,有利于構建和諧良好、泛在化學習環境。現階段,高中智慧校園的構建面臨成本過高、師生隱私保護力度不足的問題,這就需要相關人員通過多種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應用對其進行改進與解決,將智慧校園的理念普及到更多高中學校之中,促使教育信息化產業朝著智慧校園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玉婷,王文龍,楊曉玉.基于智慧校園建設的智慧課堂實踐研究——以新疆喀什地區第二中學高中智慧課堂建設為例[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8( 15):42 - 45+ 96.
[2]陳良生,王益華,周順.智慧校園建設探索與區域推進模式研究——以合肥市市屬高中智慧校園統籌建設為例[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8( 13):71 -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