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大學附屬洛陽中心醫院(471003)黃穎穎 王慧婷 陳佳佳 韓晶晶
隨著護理方式的改變,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對醫療服務的要求也在逐漸提高,不再是只為單純的減輕病痛,而是需要身體和精神都得到優質的治療與護理服務[1]。為確保病患手術的安全與手術的順利開展,提高治療效果以達到病患的需求,手術室護理人員應改變思想觀念,樹立“以病患為核心,以其需求為導向”的新型護理理念[2]。為此,我院特對45例手術病患實行手術室正性暗示語言和細節護理,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具體情況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8月行手術治療的病患90例,按手術日期單雙數分為參照組和研究組各45例,參照組男24例,女21例;年齡21~55歲;手術類型:腹腔鏡術19例,開腹術26例。研究組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齡20~54歲;手術類型:腹腔鏡術17例,開腹術28例。剔除標準:免疫系統重癥病患;伴肝硬化、心血管、糖尿病以及肺部疾病者;入選前期患功能性胃腸病且使用胃腸動力藥物治療者等。所入選病患均經其與家屬同意,并簽訂知情同意書。兩組病患基本資料比較(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附表1 兩組病患術中心率和血壓變化情況比較

附表2 兩組病患護理前后心理狀態和疼痛狀況比較(分)
1.2 方法 兩組病患都采用相同的麻醉方法和手術方法,參照組實行常規護理,如術前準備、手術知識宣導、心理指導以及術后基礎護理和并發癥預防護理等。研究組在上述基礎上實行手術室正性暗示語言與細節護理,詳細方法如下。
1.2.1 手術室正性暗示語言使用 病患入術室后,和藹地告知手術室環境,進行安撫與鼓勵,耐心地傾聽和解答病患的疑問。在每項技術操作前都告知病患,隨后由手術室護理人員、麻醉和手術醫生一起通過手術室正性暗示語言給病患傳達有關信息。護理人員在配合麻醉醫生工作時,用溫和的言語鼓勵安慰病患,并與醫生交流,如詢問醫生:“某醫生,病患硬膜外麻有困難不?”麻醉醫生答:“此病患脊椎間隙清晰,較容易穿刺,沒什么困難。”麻醉醫生也可和術者作正性暗示語言交流,如術者問:“這個病患體質不差,應該很好硬膜外麻醉吧。” 麻醉醫生答:“就是,很好處理。”再者麻醉醫生問:“某醫生,這臺手術大概需要多少時間。”術者答:“最多1小時,此病患病例較為典型,診斷明確,不會需要太長時間。”護理人員同術者間的正性暗示語言交流,如護理人員問:“某醫生,這樣的手術一天可做多少臺?”術者答:“可以做好多臺,這是常規的手術,通常預后都較好的。”分別由同一名麻醉醫生和手術醫生對入選病患進行麻醉和手術,醫護間的交流都在病患清醒,手術還沒始前實行,所正性暗示的語言需結合病患的病情、年齡、性別以及心理狀況。
1.2.2 細節護理 ①心理護理:護理人員可握住病患雙手給予其力量,通過表情、眼神、手勢以及適宜的撫摸來緩解病患的緊張、恐懼心理,注意察看病患表情,以避免造成病患的反感。②保暖護理:在術前半小時把術室的溫度調節在22℃~25℃,濕度調節為40%~60%,在安置病患體位,消毒鋪單時將溫度略微調高,做好局部保暖,使用恒溫水毯,溫度保持在30℃~41℃。③操作護理:對病患的所有操作都應保護好其隱私,動作盡量快而輕。手術完成后,協助醫生給病患包扎傷口,使用溫熱的生理鹽水擦凈其身上的血跡和消毒液,將引流管穩妥固定。
1.3 觀察指標/判定標準 觀察記錄兩組護理前后的心率和血壓變化情況。應用焦慮和抑郁自評理表(SAS和SDS)對病患護理前后的心理狀態進行評分[3];應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對病患護理前后的疼痛情況進行評分[4]。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采用SPSS19.0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行x2檢驗,檢驗標準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護理前心率和血壓情況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研究組變化情況明顯優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附表1。
2.2 兩組護理前心理狀態和疼痛狀況評分比較均不具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研究評分均優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附表2。
需手術治療的病患通常術前都會存在恐懼、焦慮等不良心理情緒,而這種不良情緒還會隨著手術時間的推近而不斷增加。強烈的應激反應可造成內分泌和植物神經系統的變化,從而影響著手術的安全與效果,并且增加術后感染幾率[5]。因此對手術病患更需要加強關心和照顧。此次研究通過應用術室正性暗示性語言與細節護理,在手術室由醫護人員的交流,間接的把醫療水平和技術以及手術信息等相關情況傳遞給了病患,讓其心理上得到安全感與滿足感,加強其對手術的信心,提升了病患心理適應能力,繼而降低了心率與血壓的波動情況[6]。細節護理,以病患的需求為核心,將術室溫濕度維持在合理的范圍,給其營造舒適的環境。并通過心理護理、保暖護理以及操作的細節護理,讓病患的心理、生理與社會這三方面在整體上有著最大程度的平衡與適應,盡量降低了病患的不適感,減輕了其疼痛癥狀。從本文研究結果中得出,研究組病患護理后在心率、血壓、心理狀態以及疼痛癥狀比較上都明顯優于參照組,其表明,在手術室實行正性暗示語言與細節護理能為病患提供情感、信息以及物質等支持,從而使病患感到舒適,不會出現心率和血壓異常現象,為手術順利進行創造條件,改善病患異常的心理狀態,減輕其疼痛癥狀,提高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在手術室中應用正性暗示語言與細節護理可有效改善病患的異常心理狀態,維持心率和血壓的穩定性,緩解病患疼痛狀況,有利于手術治療效果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