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珠海
摘 要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微信、微博等社交軟件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獲取新聞資訊的方式。在互聯網發展的背景下,電視新聞工作的開展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機遇,文章主要談論微信、微博在電視新聞工作的應用。
關鍵詞 微信、微博;電視新聞;實際應用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8)220-0094-02
在信息技術的推動下,我國的傳媒行業進入到一個百花齊發的發展階段。新媒體和自媒體不斷的沖擊著傳統媒體行業的體系,智能信息時代的來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人們獲取新聞的渠道越來越多樣化。
1 電視新聞節目的發展現狀
目前我國的電視臺發展出現了很多的問題,主要有節目內容單一、更新速度相對較慢、互動性差、缺乏優秀的人才、向娛樂化等,這些問題直接影響到電視臺的改革創新。在新媒體的發展中以微信微博為主要代表的新聞傳播軟件,已經給電視臺新聞傳播帶了很大的影響。
為了盡快的跟隨時代發展的潮流,在今后的廣播電視臺新聞傳播的過程中工作人員要充分發揮出微信微博的社交優勢,利用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的有效結合,推動我國新聞傳播的發展。
2 微信、微博在電視新聞傳播中的應用
2.1 打造特色的微信賬號
隨著智能手機不斷被使用,人們對智能手機的依賴越來越嚴重,在智能手機的發展背景下社交軟件不斷的推陳出新,目前我國人民使用的主流社交軟件就是微信,隨著微信的功能越來越豐富,人們可以從微信一個軟件中就可以體驗到全方位的生活服務。為此電視臺要擁有一個強大穩定的用戶資源庫,必須要打造一個專屬的特色微信公眾號,而該微信公眾號的主要內容就包括本地的新聞資訊、娛樂美食、休閑養生等資訊[ 1 ]。
電視臺不能在保持著一副高不可攀的地位,要深入基層了解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社會的發展變化,利用這些巨大資源寶庫。在微信公眾號中制作一些優質原創的影像視頻或者文學精選等,作品一定要是可以弘揚家國敬業的主旋律,所有的內容既要接地氣,還要讓廣大的基層人民感受到濃濃的家鄉氣息,這樣用戶在閱讀的過程中還可以增強自豪感和榮譽感。
微信公眾號的發展一定是海納百川的,廣泛吸取社會各界的資源和用戶的建議,利用微信公眾號打造一些非常具有當地特色的主題活動。當地的電視臺就可以將電視版的《美食之家》和《電影之家》的優秀節目,移植到微信公眾號中舉辦一個美食發現活動和電影剪輯活動,在這些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我們還需要主動的和社會各界的企業工廠等,進行深入的合作,吸引更多的酒店、影院、餐飲、生活、體育、旅游等參與進來。通過當地特色的微信公眾號直接讓用戶體驗到更便捷更優質的消費體驗和生活方式。
經過大數據分析表明,將特定的新聞信息給特定的人群下發,可以受到更好的效果。微信公眾號在后臺運行的過程中首先需要給不同的人群進行分類,然后在每次內容下發的時候,向用戶提問是否下次繼續下發,對該作品的滿意程度等,也就是根據用戶不同的喜好和對新聞資訊的關注點不同,將用戶進行特定的分類。
就好比是喜愛炒股的用戶、喜愛明星八卦的用戶、喜愛軍事政治的用戶、喜愛廣場舞的用戶、喜愛養生的用戶等,這樣在新聞內容制作完之后,根據不同人群的喜愛,僅新聞進行快速的分類整理,在進行針對性的下發,用戶不僅對下發的內容非常的喜愛,并且逐漸成為了當地公眾號的忠實用戶[2]。
還有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新聞內容的制作,傳統的電視臺制作的新聞內容規規矩矩,方方正正,就好像我們在讀宣言一樣,沒有從閱讀新聞的過程中獲得一定的興趣。為此電視臺在建設打造微信公眾號的時候,就要招聘一些年輕優秀的媒體從業者,讓電視臺的新聞內容更加的生動有趣,趕超潮流的發展。但是在一些法律規定的禁止區域,電視臺還是不能做出一絲的讓步,一定要保障新聞內容的和諧穩定,宣揚健康、積極、愛國、團結的主要思想。
2.2 利用微博實現網絡終端的新聞傳播
在互聯挖科技的推動下,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新聞資訊的傳播者,而作為當地主流的新聞媒體,更是需要加快改革的進度,全面提高電視臺新聞資訊的傳播模式和管理制度。在微博的新聞傳播過程中就充分展示了互聯網信息時代下,信息的實效性和互動性。
首先就是由于微博的用戶群非常的龐大,微博在發布新聞資訊的時候,不需要大量的處理,就是短短的一則消息,在幾秒鐘之后,通過微博就可以將這則消息傳播到每一個用戶的手機中,也就是說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實現最多人數共同閱讀一條新聞目的,并且由于智能手機和移動數據的發展,給人們刷微博帶來了更多的便利,人們可以隨時隨地的刷微博,也就是說人們可以實時了解到新聞的發生和具體事件的經過[3]。
我們知道在傳統的電視臺新聞媒體制作的過程中需要對當事人進行采訪、對采集的視頻的進行剪輯、經過后期的錄音、最后才可以進行播出。由此我們看出傳統的新聞制作過程中需要的時間非常的長、節奏也比較慢、時效性也比較差,并且在新聞制作的過程中記者、編輯、配音等工作人員,都是需要具有專業的技能。
而我們反觀微博新聞的傳播,并不需要大量的制作環節,每一個人都可以是記者,將自己身邊發生的突發事件在第一事件傳播出去。我們以2008年的汶川地震和2017年發生的九寨溝地震,在汶川發生地震的時候,人們都非常的驚恐,不知道哪里地震了,自己所處的地區有沒有地震,還要等待電視臺的新聞傳播,人們才能知道相關的信息。但是在2017年的九寨溝地震的時候,還沒有等國家地震局發出具體的地震震中和地震等級的測定,我國巨大多數的人們就第一時間了解到了四川發生了地震,這個就是微博發布信息的快捷性,一個用戶只需要在幾秒的時間發布一條信息,在接下來幾十秒內,這條信息就可以傳播到所有的微博用戶手機中,由此我們可以發現微博新聞資訊傳播的模式已經大大超出了傳統媒體電視臺的新聞傳播效率[4]。
因此廣播電視臺建立屬于自己的微博賬號是非常有必要的,并且圍繞著微博賬號建設一支有效的微博審稿職位,將從廣大用戶發布的微博信息進行收集、過濾、篩選、去偽存真,最后快速的編輯出一條簡短準確的新聞資訊,利用微博和電視臺媒體進行共同發布,這樣工作的效率就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不僅有效節約了人力物力,并且對社會的資源進行了有效的利用。
微博本身就是來源于廣泛的人民,因此基層人民群眾的新聞資訊永遠都不會過時,并且收集的數據信息也是非常反應社會問題的。由于在新聞采集的過程中電視臺需要出動大量的人力資源,并且資金的使用也是非常大,由此給電視臺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財政壓力。但是在微博官方賬號的建立之后,廣大的用戶每一個都成為了電視臺的“記者”,人們將自己周邊發生的新聞事件快速的傳送給電視臺微博工作人員,對電視臺的新聞資訊獲取無疑是雪中送炭。
凡事都要兩面性,微博作為一個巨大的用戶社交平臺,電視臺在利用微博和微信進行新聞傳播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安全隱患。第一就是由于是互聯網發布的數據信息,很多不法分子就在社交平臺中發布大量的虛假信息和一些不良的資訊。主要因為微博和微信對實名制管理的不夠完善,給許多不法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機。
很多的企業和商家為了自己的盈利,在公共媒體中大肆的發布一些扭曲事實的言論,企圖通過顛倒黑白來實現自己企業盈利的目的。而很多的微博微信用戶不知是商家的惡意營銷,也跟隨大眾的潮流進行宣傳,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最終給媒體的傳播造成了極大不良影響。
這就要求廣播電視臺在創建微信微博賬號的時候,建立全面嚴格的新聞編審制度,審稿的編輯人員必須要具備優秀的政治信仰和品德作風,在進行審稿的過程中一定要維護央視媒體的權威性和準確性。一定要確定每一條新聞性都是真實的、有效的、準確的,在發布一些負面的社會信息的時候,一定要慎之又慎不能因為一條不夠嚴禁的新聞,誤導了“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5]。
3 結論
在今后的電視臺新聞傳播的過程中要引入更多的人才,提高我國電視臺的媒體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邱抒芹.微信、微博在地市廣播電視臺中的巧妙應用[J].新媒體研究,2017,3(24):24-25.
[2]李蕓.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民生新聞發展路徑[J].數字傳媒研究,2018(5):49-50.
[3]崔廣勝.試析新媒體環境下的電視新聞節目策劃[J].新聞傳播,2018(12):106-107.
[4]陳琳.淺析新媒體時代電視教育新聞的發展策略[J].新聞傳播,2018(14):43-44.
[5]王斌.淺析自媒體時代的電視新聞傳播及編輯策略[J].傳播力研究,2018(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