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鳳杰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新媒體逐漸取代了舊媒體,成為了當前主要的傳媒方式。新媒體的出現給傳統的電視新聞傳播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沖擊,新媒體環境下的電視新聞傳播路徑的選擇成為了當前電視新聞行業面臨的一大問題。本文對當前新媒體環境下的電視新聞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度剖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針,旨在為電視新聞行業的同仁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新媒體;電視新聞;存在問題;傳播途徑
中圖分類號:G2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2018)08-00-02
新媒體的出現給傳統的電視新聞行業帶來了極大的沖擊,例如傳統電視新聞中一些枯燥的講解已經不再受到觀眾的青睞。面對這樣的情況,電視新聞行業必須了解觀眾的喜好,敢于打破傳統,與時俱進,不斷對電視新聞傳播路徑進行革新,以適應新媒體的環境以及滿足當前觀眾對電視新聞的需求。
一、新媒體環境下觀眾對電視新聞傳播的新要求
新媒體相對于舊媒體而言,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例如從傳播方式上看,舊媒體傳播方式為單向傳播,而新媒體的傳播方式講究與觀眾的互動性,就此看來,新媒體與舊媒體相比有了很大的進步,所以在新媒體環境下,觀眾對電視新聞傳播有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在技術上,與傳統電視新聞相比,觀眾更青睞數字網絡技術,前者是讓觀眾在看新聞時能夠更加的一目了然,后者是為了與時俱進地增加新聞的時效性;又例如在開放層次上,觀眾也有了新的要求,他們更偏向新聞的真實性,通過在新聞評論區進行留言來發表自己的見解;另一方面,觀眾對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的傳播方式有了新的要求,例如隨著網絡媒體日益受到大眾的喜愛,觀眾希望能夠通過刷微博、看百度新聞等網絡傳播方式去了解社會動態與新聞。總之在新媒體環境下,人們對電視新聞的內容以及傳播方式上有了更多的要求,面對這些要求,唯一的解決方式就是根據觀眾的需要,在汲取傳統電視新聞的精華同時不斷地改革創新。
二、新媒體環境下傳統電視新聞存在的問題
新媒體環境下,傳統電視新聞暴露出了許多的問題,如內容單一、形式風格比較古板;就傳播方式來看,傳統電視新聞還存在著缺乏與觀眾的互動,以及制作周期長,更新速度慢等其他問題。
(一)新聞內容單一,形式呆板
傳統的新聞內容一般有固定格式,新聞的發布只交代清楚整個新聞即完成任務,大部分內容為國家發生的一些重大事件,會牽涉時政、民生,所以在內容上顯得有些直白和枯燥;并且傳統電視新聞嚴格按照新聞的六要素進行編寫,即人物、時間、地點、事件、起因、事件發生過程以及最后的結果,其形式古板,不懂變通,漸漸不受到觀眾的喜愛,也正是由于傳統的電視新聞存在著這些問題,使得新媒體的出現給予了其重重的一擊。而這也迫使傳統電視新聞不斷進行改革,例如在以敘事為主要方式的基礎上,靈活變通地增加新聞內容的趣味性,此外,根據觀眾的需求擴大電視新聞的內容范圍,如在部分新聞內容中添加娛樂、搞笑的成分。
(二)單向傳播方式互動性差
傳統的電視新聞以電視為傳播媒介,新聞制作人只需將接收到的新聞通過電視機這一媒介將新聞傳播給大眾就算圓滿完成任務。但是隨著人民生活日漸富裕,廣大群眾對自己權利的行使,特別是言論自由以及參與權的行使尤為看重。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傳統自上而下的單一傳播方式越來越難以被觀眾所喜愛,尤其是網絡技術的發展,微博、微信等自媒體的出現,讓人們在刷新聞的同時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以及看法,大大滿足了觀眾的發言權以及參與權,這樣雙向互動傳播方式的出現使得傳統的電視新聞受到了極大的挑戰。在這樣的背景下,對傳統電視新聞的革新成為了必然。
(三)制作周期長,更新速度慢
眾所周知,新聞具有時效性,在網絡還未大幅度推廣使用之前,新聞的傳遞主要依靠報紙、電話以及電視傳播,其中電視新聞占據了主要地位。觀眾通過電視新聞可以了解到國家大事,例如通過觀看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了解世界發生的重大事件,但是傳統的電視新聞存在著很大的弊端,那就是制作周期長,更新時間較慢,特別是網絡媒體的出現給觀眾提供了另一種收看新聞的方式。由于網絡媒體制作周期短,更新速度快,因此深受群眾喜愛,例如某事件發生后,大眾通過自媒體可以在幾分鐘內就獲取到相關信息,但是通過電視新聞,可能就需在幾小時后才能了解事件。顯而易見,網絡媒體在新聞的制作以及更新時間上占據明顯的優勢。
(四)信息覆蓋面窄
據調查顯示,傳統電視新聞主要有兩種途徑,一是衛星,二是有線,因此導致電視新聞的信息覆蓋面比較狹窄,某些偏遠山區無法被衛星、有線覆蓋,因此在信息獲取上不及時。而新媒體借助網絡平臺,打破了傳統電視新聞受到時間以及空間限制的束縛,例如在一些偏遠山區牽上網線,可以觀看到網絡電視,使用多種自媒體軟件獲得新聞資訊,無形中擴大了新聞的信息覆蓋面。
三、新媒體環境下的電視新聞傳播路徑選擇
新媒體的出現給電視新聞行業帶來了極大的沖擊,使電視新聞行業被迫對未來傳播路徑進行了新的選擇。
(一)提高新聞的互動性和時效性
在新媒體環境下,提高電視新聞的互動性以及時效性成為必然,以湖南電視臺為例,目前湖南電視臺主要有三種方式與觀眾進行互動,其一是現場采訪;其二是手機連線;其三是通過短信發表自己的觀點以及看法。與傳統自上而下的單一傳播形式相比,當前湖南衛視的新聞與觀眾的互動性有所增強,但無論現場采訪、手機連線還是編輯短信的方式來看其互動性依舊存在較大的局限性。對此,可以參考網絡新聞的模式(如微博),在電視新聞下方設定專門的留言區,讓觀眾可以自由地發表自己對新聞的意見以及看法;針對傳統新聞時效性較差的問題,可以開通專門的微信公眾號,工作人員通過對微信公眾號中的新聞進行及時更新,使觀眾能夠及時地了解當前發生的重大事件,增強新聞的時效性。
(二)樹立全球化傳播的理念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世界各國的聯系正在不斷地加深,人們對于外面世界的求知欲不斷增強。傳統的電視新聞以國內新聞為主,除中央的新聞聯播對國與國之間的大事有所涉及以外,其他電視臺的新聞幾乎很少提及國外發生的事情,所以大部分對其他國家新聞比較感興趣的觀眾,會通過一些翻墻軟件去了解世界發生的一些新聞。針對這種現象,建議電視新聞要樹立全球化的傳播理念,以本國新聞為主的同時,可以適當地報道其他國家的一些新聞內容。
(三)繼續保持電視新聞的權威性和公信力
電視新聞與網絡媒體新聞有一定的差異性,其中網絡上部分新聞的真實性是有待考證的,為了博得觀眾的眼球,大多以娛樂新聞為主,甚至發布虛假新聞;而電視新聞不同,其真實性較高,而且由于電視新聞出現的時間較早,大部分人(特別是以中老年人為主)習慣通過電視新聞去了解身邊的一些時事,所以在人們心中,電視新聞的權威性以及公信力是其他任何新聞都難以撼動的。
(四)加速媒介融合,擴展傳播渠道
電視新聞的傳播媒介比較單一,主要是通過電視進行傳播。但自從網絡媒體的興盛與發展后,由于其使用方便、功能強大等優點,備受人們的喜愛,導致電視新聞受到極大的挑戰。對此,可以將網絡技術、數字技術用于電視新聞中,并將電視同手機結合,加速媒介的融合。比如山東電視臺的“閃電新聞”、諸城手機臺的“直播諸城”,在繼續發揮電視新聞優勢的同時,汲取網絡媒體的優勢,將其融合在電視新聞之中,擴大了電視新聞的傳播渠道,較好地滿足不同觀眾的需要,擴大了電視新聞的影響力。
四、結語
新媒體的出現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也給傳統的電視新聞帶來了巨大的沖擊與挑戰。所以在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傳播理念變革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電視新聞作為一種傳統的傳播方式,自身有很多不容代替的優點,因此電視新聞應該結合自身的優勢,根據社會及人們的實際需求進行變革,以此促進電視新聞傳播的進步。
參考文獻:
[1] 蘇凡琪.淺析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傳播理念的變革[J].新聞研究導刊,2011(09):106.
[2] 吉旭忠.試析新媒體時代傳統電視新聞傳播如何走出困局[J].新聞研究導刊,2016(3):259.
[3] 孫志浩.網絡時代環境下電視新聞傳播理念變革研究[J].新聞傳播,2015(01):220-221.
[4] 祝亞軍.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傳播理念的變革[J].新聞研究導刊,2015(07).
[5] 羅曉川.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現狀和發展趨勢[J].西部廣播電視,2014(06):206-207.
[6] 田榮娟.電視新聞的內容創新與發展路徑——基于2014年電視新聞傳播的考察與分析[J].新聞論壇,2015(05).
[7]馬雯芳.網絡媒體對電視新聞傳播的影響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