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慶媚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大,高職院校也在積極響應對幼兒歌曲彈唱課程的教改實踐工作。這一工作從多方面出發,綜合考慮教學資源、教學進度、教學時間和教學內容等來完善高職院校幼兒歌曲彈唱課程的教改實踐,通過一系列的舉措提升高職院校學前教育水平。
關鍵詞:高職院校;歌曲彈唱;教改實踐
高職院校的學前教育工作一直都被社會關注,這一特點注定高職院校中幼兒歌曲彈唱課程這一教育工作水平的提高。學前教育需要大量優秀人才,導致越來越多的高職學子選擇學前教育專業,學前教育專業對幼兒歌曲彈唱的要求是機高的,這一學習過程也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既需要教師的專業,也需要學生的努力。所以,高職院校要想為社會輸送這一方面的人才,就必須在這一課程上做改變。
一、從教學資源出發,積極為幼兒歌曲彈唱課程提供更好、更完備的教學資源,提高實操機會的同時,響應教改實踐工作
大多數高職院校會選擇從教學資源入手來支撐幼兒歌曲彈唱課程的教改時間工作,這一做法是可圈可點的。幼兒教育一直以來都是教育中的重頭戲,《老子》寫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足以見基礎的重要性。幼兒教育是幫助幼兒打開新世界大門的教育,幼兒教育時期,使幼兒對世界產生新的認知,也為日后學業的學習打下基礎。所以,除了教師必備的專業知識,還需要對教學硬件下功夫。毫無疑問,專業教師勢必會對增加教學效果發揮極大的促進作用,專業知識的傳授讓幼兒歌曲彈唱課程充滿趣味性和吸引力。
除此之外,幼兒歌曲彈唱課程需要大量樂器和適宜的教室。高職院校需要對這一方面加大關注。樂器是彈唱課程必需的硬件,每一段時間,樂器等一些上課設備就需要進行更換,確保上課的連續性和時間的節約。尤其是一些大型的樂器,教師要注意日常的保養,也要教授學生們正確的使用方法,因為有很多的學生在學習這一課程之前僅僅只對樂器感興趣,并沒有真正的接觸使用過樂器。另外,授課教室也是一個需要關注的重點。彈唱課程必需確保上課的連貫,要達到這一要求,學校就必須提供相應的場所,要保證授課時間不被打擾,教師思路不被破壞。除了以上的這些教學資源以及條件,還有許多需要教師和學校注意的地方,只有為幼兒歌曲彈唱課程提供優秀的軟件硬件,才能保證課程順利的進行。
二、教學進度能夠準確判定高職院校幼兒歌曲彈唱課程教改實踐的進行狀況
正如學習其他課程一樣,教學進度能夠很直觀的反映出課程的進展。教學進度是教師可以掌控的。根據學生的表現,教師可以適當調整教學速度,教學速度正是教學進度的決定性因素。對于有一定功底的學生來說,教師在幼兒彈唱課程上面是不需要花費太多精力的,但是沒有人可以保證所有學生的基礎都是一樣的,所以就有了教學效果層次不齊這種現象的發生。教師如何有效的控制教學速度,從而達到控制教學進度的效果呢?答案是關注學生心理發展,做好學生的心理導師。對于一些基本功相對較差的學生,教師要重點關注。從學生的生活、思想、學習能力等多方面出發,調整教學方法,使教學效果最大化,教學進度最優化。通過日常上課的表現,分析該名學生是遭受生活的影響還是先天能力的不足引起的學習狀態低下。幼兒教學,需要教授人本身就具有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現在對學生的幫助和改善,對其日后的發展很有好處。必要的時候,教師還需要對這類學生提供指導,設計最適合這類學生的學習方法,盡快幫助掉隊的學生回歸到學習的正軌上來。教師所做的事情,也為教學進度提供了保障。
三、教學時間的研究和決定,會影響教學效果和學生吸收程度
幼兒彈唱需要表達對生活樂觀向上的心態,有時還需要采用夸張的行為,來影響幼兒,吸引幼兒,最后達到預期效果。要保證高職院校學生在幼兒彈唱課程中擁有這樣良好的心態,就要保證這些將來的幼兒教師在現在學習的過程中能擁有這樣的好心態。研究表明,一天之中最高效的學習時間在于早晨和夜里,由于時間原因,教師可以將幼兒歌曲彈唱課程安排在一天之中學生最能夠有效吸收的時間——早晨。古人也認為:一日之計在于晨。經過一個晚上的休息,我們身體各方面的機能都得到了有效的恢復,能夠高效接受知識的吸入,人的一天從早上正式開始。為什么語文和英語的背誦記憶學習一般都建議放在早晨,就是運用了這個道理。當然,將幼兒歌曲彈唱課程放在早上并不是在每個高職院校都實現的,那么教師就可以考慮將相關專業課程安排在一起,課程與課程之間的聯系會促進兩門課程的學習。比如,鋼琴課就可以和音樂課安排在一起,學生通過對鋼琴的學習能更好的掌握演唱歌曲時的間歇和確保連貫,了解歌詞之間的停頓轉折。再比如,科技課程可以和手工課程安排在一起,學生們在學習完科技知識之后,就可以將這些知識利用起來,在手工課上制作相關科技原理可以得到的生活小物品。
四、充實又有趣的教學內容,能夠在短時間里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增強課程實踐性
新課改強調課程創新化。顯然,傳統的教學內容已經無法滿足現代教育了。充實教學內容,使教學內容有趣化,正和新課改的要求相呼應。充實教學內容最常見的方法就是教學內容生活化。學生們在學習幼兒歌曲彈唱課程時,學會拒絕簡單的學習歌曲學習彈唱,把歌曲和彈唱生活化,在其中加入更多生活化的元素。比如,傳統的歌曲可以進行更換與改編,讓歌曲“改頭換面”,這樣得來的新式化歌曲不僅受高職院校學子的歡迎,也能夠更加容易理解,對這些學子日后的教育對象——幼兒來說,又很有趣。再如,循規蹈矩的彈唱方式應該加入生活因素,讓其充滿感情而不是冷冷的音符。教學內容的改善,能夠改變教學現況,這是大家都認可的一種說法。的確,這是很有效的方法。教學內容反映的是學生必須接受的知識點,是教師必須傳授的知識點,教學內容的完善工作是一個巨大的工程,只靠教師的努力是不夠的,還需要社會廣大群眾和團體的努力。因此,完善教學內容,增強課程教改實踐是很有必要的。
高職院校幼兒歌曲彈唱課程的教改實踐問題和其他出現在教學領域的問題是一樣的,都需要盡快解決,只有得到了高效的解決方法,才能促進高職院校學前教育水平的提高、促進高職院校學子對幼兒歌曲彈唱課程的學習與理解。教師作為實踐主體,要時刻關注教學效果,在發現偏離教學軌道的學生后,學會用自身的專業素養,為學生開導,給學生提供幫助,爭取早日能將這一課程實踐發揮至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