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桃
摘 要:高職院校作為國家高等教育隊伍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培訓出一支強有力的新聞教師團隊顯得日益迫切,而其中構建完善的培訓課程體系對于切實提高培訓效果又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廣西城市職業學院為例分析新聞教師團隊培訓課程體系現狀及問題,并研究出相應對策,對高職院校如何構建完善的新聞教師培訓體系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新聞教師;培訓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G2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2018)08-0-02
一、前言
當今社會,互聯網等新聞媒體載體對維護社會穩定具有重要的意義。高職院校作為國家高等教育隊伍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培訓出一支強有力的新聞教師團隊顯得日益迫切,而其中構建完善的培訓課程體系對于切實提高培訓效果又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廣西城市職業學院為例為高職院校如何構建完善的新聞教師培訓課程體系提供策略參考。
二、目前廣西城市職業學院新聞教師培訓課程體系的現狀與問題
廣西城市職業學院新聞教師團隊成立于2006年9月,經過十來年的建設,學校對新聞教師團隊的培訓越來越重視,但比起綜合性大學來說,我校新聞教師團隊成立時間不長,還未對新聞教師團隊建立起完善的培訓管理機制,作為培訓體系中至關重要的培訓課程體系,還存在著以下問題:
(一)培訓課程針對性不強
目前廣西城市職業學院對于新聞教師的培訓課程沿襲了傳統師范教育的理念,開設的新聞教師培訓課程同質化課程較多,側重提高教師授課技巧、業務能力等,但是針對性新聞教師的專業特性量身打造的培訓課程較少,忽視了當代中國社會新聞事業對于高職院校教師培訓應用型人才的差別化、多元化需求。目前我院對新聞教師開設的培訓課程有理論與實踐有脫節的現象,少有針對真實情景設計解決方案。
(二)培訓課程系統性不足
(1)目前我院對于新聞教師的課程體系規劃性不夠,沒有進行培訓需求調研分析,上未接戰略下未接績效,導致培訓的整體效果不明顯。
(2)培訓課程之間沒有較好的邏輯關聯并呈階梯式逐級上升,對于漸進式持續提升新聞教師培訓效果幫助不大。
(3)培訓課程體系與培訓講師體系、培訓制度體系未能很好結合,課程與講師匹配度不高,也未有配套的培訓管理制度為培訓課程的執行落地保駕護航。課程選擇內訓師時,內部培訓師授課,新聞教師參與的熱情度不夠高,培訓的效果不明顯;課程選擇外聘老師時,培訓課程和形式較新鮮生動,但產生持續的效果不長,也不容易落地。
(三)培訓轉化為績效的程度不高
(1)對培訓的認知不足。我院的培訓管理者對培訓的重視和認知度較高,培訓的課程和體系已經形成一定的系統,但是針對專業設計的培訓課程較少,把日常的教師培訓課程當成教師職業技能提升的一種重要手段,但還沒有上升到學校發展新聞教師人才戰略的高度。
(2)課程內容、形式與培訓對象的實際工作內容、工作任務關聯度不大,不能直接解決業務的問題。
(3)培訓后沒有系統化地跟進,培訓課程結束后沒有進行培訓效果評估和反饋;缺乏意識、方法把培訓效果轉化為新聞教師績效的提升。
三、廣西城市職業學院新聞教師培訓課程體系存在問題的對策
(一)做好課前培訓需求分析以提高課程針對性
(1)培訓需求應從組織分析、任務分析和人員分析三個方面著手,綜合分析培訓的內外部環境及相關因素,考慮培訓需求原因或“壓力點”,以對培訓需求做出正確選擇和判斷。
(2)從組織整體到學員個人全面分析培訓需求。
(3)使培訓需求分析成為定期循環的長期性工作。
(4)如學員當前工作績效是滿意的,則從企業發展和教師發展兩方面對培訓需求進行前瞻性分析。
(5)培訓需求調研要通過一對一訪談、360度調查、結合學員職業生涯規劃和個人情況等,細致深入地調查分析,才能獲得真實全面的培訓需求情況,更客觀準確地分析出員工培訓需求,層次分明,為后期制訂培訓計劃提供更精確的依據。
(6)結合高職院校培養實用型人才的業務特點,保證培訓課程與實際教學任務相結合,不脫離新聞工作實際要求。
(二)根據高職院校新聞教師工作特性提高課程系統性
(1)高職院校新聞教師工作特性。進入新世紀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職業教育,職業教育明確了“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方針。高職院校對于培養實用人才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高職院校新聞教師本身從事著培養實用型新聞人才的重要工作,對他們的培訓是從源頭上去提升其培養實用型適用型新聞人才的意識、技能乃至績效。
(2)根據上述特性提高培訓課程的系統性:
①由專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人員設計課程體系。改變過去由不懂人力資源管理原理和技能的高職院校管理人員設計培訓課程的做法,由具有構建培訓課程體系經驗的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員,或是由外部專業的管理咨詢機構或導師來指導,才有可能建立健全科學合理、完善配套的培訓課程體系。
②課程的設計應該遵循以下原則:既有原則性又有靈活性;既有現實性又有前瞻性;培訓課程內容要具有實用性、針對性。
(3)結合課前培訓需求分析,上接戰略,下接績效,提高培訓的整體效果。
(4)把原來散亂的培訓課程按一定邏輯關聯進行整理優化,并建立階梯式課程體系,以漸進式持續提升新聞教師培訓效果。
(5)培訓課程體系與培訓講師體系、培訓制度體系很好地結合,構建科學合理完善的培訓體系。
①為課程選擇有針對性的培訓師,提高課程與講師的匹配度。
②建立配套的培訓管理制度=為培訓課程的執行落地保駕護航。特別要注意以下方面:
a.源頭:由于新聞教師團隊的特殊性,必須堅持黨性和很強的原則性,要從師資源頭建立起完善的新聞教師入職培訓體系,也要在培訓管理制度中寫明“先培訓再上崗”“持證上崗”等原則性的要求。
b.資質:由于學校職業院校的性質和歷史遺留問題,學校尚有部分學歷和資質=達不到要求的新聞教師在教學崗位上工作,要在制度中對上述培訓取證工作做系統性的要求。
c.考核激勵:通過科學合理的考勤考核評估工作,把學員培訓效果及轉化度與待遇相掛鉤,從而切實激勵學員更積極參與培訓課程的學習和課后的轉化,提高培訓效果和工作業績。
(6)培訓形式和內容、深度和廣度方面:形式方面,除了傳統的講座講授型,還應該多引進頭腦風暴法、案例研討法、事件處理法、沙盤演練法、游戲活動法甚至是虛擬教學法(VR)等現代培訓技術,相應融入豐富多樣的培訓內容,以提升培訓的深度和廣度,進而提高培訓的效果。
(三)采取多項配套措施提高培訓轉化度
1.培訓課程的設計策略
(1)基于學習風格的課程設計,分類:主動型學習、反思型學習、理論型學習、應用型學習;
(2)基于資源整合的課程設計,分類:培訓者的選擇、對時間和空間的設計、教材的選擇、教學技術手段和媒體的應用、培訓方法的優選;
(3)對課程設計效果的事先控制,分類:內容、目的、時、對象、培訓者。
2.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構建程序
培訓需求的準確分析→培訓項目定位→課程設計→課程內容和形式選定→合理選擇培訓講師→培訓前準備→培訓過程監控和服務→培訓后跟進管理(考試與考核、效果評估、反饋應用、檔案管理等)。
3.構建高績效培訓課程體系的四步模式
(1)上接戰略:讓培訓與企業的經營戰略相結合;
(2)下接績效:讓培訓與企業組織的成長相結合;
(3)系統管理:發展系統的培訓管理體系;
(4)增強執行力:增強企業培訓體系的執行力。
4.采取相關配套措施提高培訓課程效果及其轉化度
(1)高職院校管理層在重視招生和教務工作同時,更多關注新聞師資培養的重要性并提升認知度;在經費、時間等資源方面適當傾向于新聞教師隊伍建設和培養。
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可采取如下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學員的收獲:
①引導學員自學:利用崗位說明書的內容建立我院新聞教師崗位知識系統;利用人崗匹配的結果修補知識系統和學習地圖;利用績效管理的結果,提高教師的知識和技能;
②通過在崗訓練OJT,一對一精準幫扶培養骨干新聞教師;
③有針對性地選擇性價比高的外訓。
(2)建立起完善的培訓質量管理體系。培養高質量的新聞教師隊伍是一個系統性工程,需要從培訓前到培訓中乃至培訓后都建立起全過程的完善的培訓質量管理體系。高職院校對于培訓質量的把控,不能只限于傳統的培訓課程過程的管控,而應該結合培訓課程前的培訓需求分析,加強培訓課程后的效果評估,形成PDCA的良性改進循環系統,不斷提高課程效果和轉化度。
建立健全相關配套措施。
四、結語
高職院校新聞教師培訓工作是一項長期復雜的系統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勞永逸。在當代人力資源管理先進理念和方法指導下,以廣西城市職業學院為例通過構建科學合理完善的培訓課程體系,系統地培訓新聞教師隊伍,以持續提升新聞師資培訓效果和教師團隊的績效,使高職院校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人才競爭和市場競爭的勝利。
參考文獻:
[1]劉冬蕾.《人力資源管理概論》[M].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7.
[2]郭軼卓,王雪梅.學校專業新聞教師隊伍教學能力培訓實踐與探索[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5):270.
[3]加里·德斯勒.《人力資源管理》(英文版·第14版)[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
[4]涂云海.基于勝任力的高職院校教師培訓體系構建[J].職業技術教育,2010(22).
[5]毛天平.基于系統理論的高職院校教師培訓體系構建[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
[6]舒暢.用人力資源開發理論構建高職院校教師培訓體系[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