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瑞杉
摘 要:化學實驗是化學學科的根基,也是學習化學文化知識的重要途徑,通過化學實驗,能夠形成更加立體的學習效果,培養創新能力,也是引導學習者增強化學實踐,擴大化學實驗成果的重要原因。隨著化學實驗報告研究的不斷深入,傳統的化學實驗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要求,為進一步探求化學實驗報告優化方案,本文綜合傳統化學實驗教學中的實際問題,研究分析其在新課程背景下的發展方向,優化其設計方案。
關鍵詞:新課程;化學實驗報告;優化設計
實驗是驗證科學猜想的有效方式,也是進行科學研究的主要途徑,隨著社會發展,近年來科學技術不斷提升,在化學教育領域,化學實驗的重要性逐漸提升,提倡將實驗教學與探究學習有效融合,增強學生實踐能力,使其能夠更加立體的獲取知識,養成科學的化學實驗思維能力,激發學習興趣;傳統的化學實驗報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新課程背景下已經無法滿足教學過程中的實際需求,欲探究其在新課程標準下的發展方向,必須采取有效的引導措施,針對各環節進行優化設計。
一、化學實驗報告的現存問題
1.過于重視實驗結果
實驗報告是化學研究的結果,在化學實驗報告中,實驗結果尤為重要,往往容易出現過分注重實驗結果的情況,導致學生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存在刻意追求既定結果的情況,致使其在實驗過程中馬虎了事,無法仔細求證,對學生產生一定的舞誤導,造成不真實的實驗報告結果,因此,過于偏重實驗結果一定程度上對化學實驗報告的真偽性存在影響。
2.實驗過程過于模式化
在進行化學實驗的過程中,很多學生容易忽視對實驗經驗的總結,缺乏自主創新能力,因此實驗過程注重傳統模式,缺乏變通能力,學生遵循老師的講解,按照固有的步驟完成實驗過程,學生缺乏對實驗過程的思考,致使化學報告的存在變成模式化中的一部分。
3.缺乏經驗總結
在化學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往往存在實驗結果與理論結果脫離的情況,很多學生在完成實驗過程,得到實驗結果之后便就此作罷,缺乏對化學實驗報告的思考,無法完全消化實驗成果,因此,無法在多次得到實驗報告的過程中汲取經驗,擴大實驗成果,在化學實驗報告中無法充足體現其經驗總結,影響化學實驗報告的質量。
二、優化設計化學實驗報告的目的
化學實驗是讓學生獲取知識與技能的重要方式,化學實驗報告的優化設計貴在引導,使學生具有自主學習的能力,能夠培養學生科學文化素養,完善實驗教學的“三維”目標;優化實驗器材,優化實驗過程,變驗證性實驗為探究性實驗;優化問題和討論,能夠有效提升化學實驗報告的質量。
三、新課程背景下的化學實驗報告優化設計方案
1.優化實驗器材
實驗器材是進行化學實驗的重要前提,但在傳統的實驗報告中,實驗器材主要是由教學方提供,學生缺乏自主選擇的權利,因此,需綜合化學實驗過程中的實際情況,根據化學實驗報告相關人員的真實需要,給予其自由選擇的權利,實驗器材項目可使其自行填寫,鼓勵學生自主制作簡易化學器材,替代實驗藥品,選擇成分相同的原料,如雞蛋殼可替代碳酸鈣,食用堿可替代碳酸鈉。正式的化學實驗過程中,需保證相關器材符合最新的實驗標準,以確保數據的真實性。
2.優化實驗過程
傳統實驗過程較為枯燥,通常為驗證性實驗類型,缺乏變通性,可將驗證性實驗變更為探究性實驗。改變傳統實驗報告“按圖索驥”的現狀,力求在設計上做到探究化與科學化,充分發揮實驗的探究能力,提升化學實驗報告的靈活性,滿足發現問題、提出假設、設計實驗過程、操作實驗過程、總結歸納、驗證實驗結果、總結歸納、得出結論等流程;提供科學的實驗流程,使實驗人員能夠親歷實驗過程,調動其主觀能動性,充分理解化學實驗報告的內涵,改善化學實驗報告的質量。
3.優化問題和討論
提高實驗過后的歸納與反思,著重引導學生總結實驗數據,反思實驗過程,探討化學實驗報告的結果,做到舉一反三,加強討論,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善于從問題中尋找答案,在培養其養成反思能力的同時,另一方面,能夠提升其興趣,使其動機與情感等綜合素質得意改善,由此,可有效提升學習效率,增加化學實驗報告的真實性,強化其自我教育的能力。
4.優化自主實驗
在新課程背景下,加強學生自主實驗能力是其中的重要內容,鍛煉學生自主實驗能力能夠有效提升其實驗水平和動手能力,在保證其能夠自主選擇實驗器材的同時,可根據具體的實驗內容,選擇合適的實驗方法,設置靈活的實驗標準,提升自由度,激發其積極性,給予學生一定的自由空間,使其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提供良好的教育學習氛圍,從而提升化學實驗報告的優化設計效果。
例:①實驗課題:教學內容的選擇與設計;②方法:根據《化學課程標準》設計實驗,同時選擇課本之外的內容進行探究;③實驗探究方向:食鹽中是否含有碘元素與Fe2+與Fe3+轉化條件;④實驗內容:根據材料、設備的準確情況進行探究,在實驗過程中需注意,并非所有內容均符合化學教學計劃,因此,需以科學性為實驗原則。由教學者設置適當的難度,如根據維果茨基的發展區理論,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為學生指明研究方向后促使其進行自我摸索,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研究、思考的欲望,調動積極性。監督化學實驗內容,確保其安全性、科學性、可操作性,實驗過程盡量在實驗室內完成,根據教材、教學過程、實驗報告等方面對其進行綜合評分。利用操作化策略將學習內容轉化為可操作的探究內容,要求學生對各變量進行測量,尋找各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設計實驗并加以驗證,隨后協助學生完成實驗報告。
四、結束語
實驗是驗證科學研究成果的標準,也是進行科學研究的重要途徑,在化學領域中,化學實驗報告是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最終成果,也是引導學生進行化學實驗的有效指標,在新課程背景下,對化學實驗報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唯有通過完善的實驗標準,優化實驗器材的選擇、選擇靈活的實驗方式,強化問題的討論與總結,加強自我教育能力,充分培養學生化學實驗的能力,提升化學實驗水平,才能夠有效提升化學實驗報告的質量。
參考文獻
[1]錢哉宇.新課程背景下化學實驗報告的優化設計[J].化學教育,2015,28(7):24,27.
[2]謝玉華.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優化設計探索[D].華東師范大學,2017,6(10):97-98.
[3]董晶.優化實驗報告提升實驗教學評價的有效性[J].生物學教學,2015,35(3):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