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林
摘 要:初中政治教育對正處于青春叛逆期的初中生具有重要的意義。為初中政治教育與時俱進,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提供重要推動力,新課改要求加強初中政治課堂中時政教學,以提高學生的政治素養和思想道德素質,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本文將通過對初中政治課堂中引入時政教學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進行探析,深入探究初中政治課堂中引入時政教學行之有效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政治課;時政教學;策略
“時事教學”即時事政治、政策教學。所謂“時事政治”,是指當前國內外發生的引人注目的、具有重大意義的事件。“時事教學”則主要指初中政治教師在政治教學中圍繞國內外熱點新聞而展開的特色教學。時政教學所涉及的范圍很廣,包括軍事、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教育等內容。在對時事政治的學習中,初中學生不僅可以了解我國的國情,也可以拓展他們的視野。將時政教學引入初中政治課堂,既是思想政治教學與時事政治緊密聯系的橋梁,也是彌補教材相對于形勢發展滯后的不足,同時也有利于激發初中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培養學生運用理論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那么,如何將時政教學引入初中政治課堂呢?下文將就這個加以探討。
1當前初中政治課堂時政教學的現狀
時政教學是政治課堂在實際生活中的延伸,是政治理論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與實踐。因此,學習時事政治有助于初中學生理解枯燥乏味的政治理論,增加他們對學習政治課的興趣。通過時政教學,使初中學生更加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增強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政治課堂。
然而,時政教學在初中政治課堂中并未真正地實施。首先,基于傳統的應試教育,初中政治教師難以適應時政教學的方式,依然遵循傳統的灌輸教學方式,以提高政治成績為目標。即使有的初中政治教師涉獵一些時事,但由于只是生搬硬套地把時政信息傳送給學生,所以根本起不到把時政教學引入初中政治課堂的作用。初中政治教師應該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與時俱進,這樣才能為國家輸入高素質的棟梁之才。其次,有些偏遠的貧困地區,受經濟、技術條件的制約,時事的時效性往往得不到保證。
2初中政治課堂引入時政教學的現實意義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時政教學被列為初中政治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在初中政治教學課堂中,將時事政治作為教學內容開展教學活動。初中政治課堂引入時政教學,對初中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1促進政治教學改革
在當前的初中政治課堂中,依然以教師的“講解”為主導,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枯燥的政治理論知識。這完全背離了新課程改革的初衷,更無法真正地實現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以人為本”、“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本”是新課程改革的出發點;而回歸生活是新課程改革的落腳點。初中政治課堂中引入時政教學,就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引導的教學模式,通過政治生活化,使學生真正地理解政治理論知識,并且提高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時政教學促進了新課程政治教學改革。
2.2順應社會發展要求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多元化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正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初中學生的健康成長。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形成時期,思想不成熟,分辨是非的能力差,自控力薄弱,抵擋不住各種不良思潮的侵入。因此,必須加強對初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而為他們提供更好的成長環境。
2.3提高思想道德素質
時政教學不僅使學生了解國情國策,而且可以引導他們成為真正德才兼備的人。在商品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物質利益已然沖昏了人們的頭腦,社會倫理道德呈現急速下滑的趨勢。“年輕人不敢扶老人”的例子比比皆是,這不得不引起我們深入的反思。初中學生面臨這種道德選擇時,往往陷入迷茫與困惑。這時,政治教師可以反其道而用之,來正確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使他們在實際的生活中逐漸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
3初中政治課堂引入時政教學的策略
3.1時政教學與生活
初中政治教學應遵循的一條重要原則是貼近初中學生的實際生活,貼近未成年人。因此,初中政治教師在時政教學時,應該從初中學生的生活實際和思想實際出發,激發他們學習政治的興趣,培養他們參與時政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政治教學中,教師恰當引入時政新聞,理論與實踐結合,促進學生的理解;課后,教師應布置與課上所講的理論知識相關的時政作業,以培養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收集信息的能力;當學生未能真正理解某一時政熱點時,教師應有意識地從各個角度向他們解釋,以提高他們客觀分析時政信息的能力;教師在引導學生應用時政熱點時,盡最大努力引發學生情感價值觀的共鳴。從這一系列的措施中,學生能夠體會到政治與生活的緊密聯系,能夠提高自己的政治意識。
3.2時政教學與實踐
在時政教學中,教師應通過各種時政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學會利用政治理論知識分析實際生活,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的能力。在政治課堂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時事新聞討論,在課堂分組討論中,逐步提高學生的時政教學參與度。為提高學生普遍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教師可以設計適當的時政教學小活動,例如大力開展新聞播報活動、鼓勵學生開辦時政小報、建立合理的初中時政小論壇等。在這一系列的活動中,學生是主體,教師只詳細地指導他們對時事熱點的透析。經過不斷的實踐,使學生的分析、解決問等各方面能力得以全面提高。
4總結
總而言之,初中政治課堂中引入時政教學,是新課程改革一次最有效的實踐,也是一種提高學生有關政治理論各方面能力的最好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翁劍釗.初中政治課堂中引入時政教學的策略探討[J].廣東科技,2014.
[2]劉忠平.初中政治課堂中引入時政教學的策略探討[J].中學政史地,2017.
[3]夏國琴.初中政治課堂中引入時政教學的策略研究[J].中學教育,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