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曉棉
摘 要:視唱練耳是音樂課的基本內容,也是中職音樂教學的主要課程之一。在中職音樂教學中,教師要重視視唱練耳課,關注學生學習上的主體性發展。視唱練耳課是學生學習音樂提升音樂能力的基礎,唯有在視唱練耳課中游刃有余,才能在音樂的世界里“展翅翱翔”。筆者結合長期的教學實踐經驗,將在以下章節中,針對視唱練耳課的有效發展淺談相關建議和措施。
關鍵詞:中職;音樂課;視唱練耳;學生主體;建議
音樂課中的視唱練耳課包括視唱和練耳兩項內容,同時又是構建音樂學習的兩個區域,兩者相輔相成實現音樂的整體性發展。視唱簡而言之是通過學生對樂譜主體性再現,從而實現引導學生逐漸形成正確的音樂聽覺能力。而練耳則是對有效視唱能力的技術性陪練,從這個角度上而言,視唱是為了更好的練耳,為了更有效的培養學生準確的音樂聽覺內化再現能力。同時,練耳不僅僅是為了更準確的“唱”還包括無誤的“寫”,其中“唱”是“模唱”而“寫”則是指“聽寫”,兩者對學生的音樂理論知識學習和音樂技能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在課堂教學中重視視唱練耳教學
在中職音樂教學中,教師對視唱練耳課的重視程度并不高,其中原因很大部分是視唱練耳課的單一乏味性。但作為音樂教學最基礎的能力培養,視唱練耳課又是音樂教學必不可少的環節,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學生視唱練耳基礎能力如何,將直接影響著其未來音樂領域的發展空間。并且作為以實踐能力培養為主要方向的中職教育而言,音樂教學同樣是為了更好的讓學生掌握音樂技能和發展能力,音樂課的開展也不僅僅是為了正常課程的補充,中職音樂教學學習的目的和價值在于實踐和運用。因此,中職音樂要重視視唱練耳教學。
視唱練耳課開展中,學生視唱和聽寫往往是反復模仿重復的。對學生而言難免會感到課程內容單調乏味,缺乏生趣,心理上比較排斥。對教師而言,視唱練耳課是為了鍛煉學生音樂學習的基礎能力,是音樂學習“跋山涉水”的“起步”。而怎樣照顧到學生的學習情趣又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呢?筆者的建議是,在視唱練耳課中應該遵循音樂上的原汁原味情感訴求,從學生的興趣出發,讓視唱練耳課體現出音樂學習的整體性,而不單單是音樂符號聲調的單一化聽寫訓練,讓音樂情感表達貫穿始終,讓學生感受到音樂學習的趣味性。
二、從學生興趣出發構建視唱練耳課
正如上文所述,興趣是提升視唱練耳課教學效率的捷徑。興趣的激發在于教師對學生學習心態和個性的尊重,而這也是素質教育教學精神理念的貫徹和實施?,F代化教學思維是對傳統教學方式的革新與優化。關注學生主體,把課堂還給學生,并不意味著課堂教學完全被學生的情緒所牽引,而是教師成為潛移默化的引導者,教學上并非再是以往的“一刀切”,而是尊重學生興趣愛好,開展教學活動。
比如為了活躍視唱練耳課堂的學習氛圍,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游戲的方式展開學習,如筆者會開展“聲臨其境”的游戲,游戲的興趣點取材于最近熱播的綜藝節目《聲臨其境》,筆者注意到學生們對這個節目都很熱衷,并且會進行討論,借助于學生的熱情,游戲環節的設置同樣是模仿節目的元素設置,以模仿自創為主。當教師唱出一個音,并做出雙手捧著(聲音)的樣子送給學生,學生接力,同樣的音但音高可以自由變換,以此類推,并逐步加快,一陣陣歡笑聲回蕩在課堂上……再比如,在培養學生樂感的教學中,可以“以熟帶新”的方式讓學生在熟悉的旋律中,聽音識譜,這樣的視唱練耳教學方式看似“本末倒置”,而經過長期的教學實踐發現,“本末倒置”的教學方式卻收獲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學生的視唱練耳能力也顯著提升。
三、提升學生聽音記譜能力的有效途徑
視唱練耳教學學習是為了鍛煉學生聽音記譜的能力,作為音樂學習最基礎的能力之一,怎樣提升學生聽音記譜的準確性呢?只是課堂上不斷的重復模仿是往往不夠的,還需要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正如開篇所述,教師需要將音樂教學的每個環節整合起來,讓音樂情感的表達貫穿于視唱練耳的聽音記譜練習中。
以情感為基點的視唱練耳教學,可以激發學生自由的想象力,借助于想象力的翅膀,有助于學生了解不同的音樂風格和音樂語言,學生的學習視野也隨之獲得拓展,從而激發學生音樂表現的主動性。
在聽音記譜能力培養中,教師可以分為三項內容進行,一是,單項練習;二是,提示性綜合訓練。三是,綜合訓練。三項內容是逐步遞進的,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掌握程度,有計劃有針對性的開展。比如同樣的視唱練耳教學,對于掌握能力較為弱的學生,可以著重進行單項練習,而學習基礎較高的學生則適宜開展綜合性的訓練。單項練習在于訓練學生的節拍和音準辨別能力,也是最基礎的音樂學習技能,而隨著學生學習基礎的牢固和提升,綜合性的訓練則在于對學生音樂整體性情感的把握。在這一環節,教師可以放手讓學生自行創編,視唱過程中,也可以讓學生自由發揮,借助于自我對音樂情感的把握和理解,在唱法音轉上允許有些許創新。
四、結語
總而言之,中職音樂教學不能脫離實踐運用的思維,正如文章中所闡明的觀點,中職教育旨在對學生較為專業化知識運用能力的培養,而音樂的教學和學習同樣是為了良好的運用實踐。音樂的學習對音樂專業的學生意味著才能和技能,作為一門藝術化的專業課,教師在教授音樂時,要兼顧到音樂自身的藝術性,當然也不能忽略音樂學習的技能。唯有藝術和技能相結合教學,才能真正實現中職音樂教學的創新和發展。
視唱練耳教學類似于音樂理論的學習,兩者是相輔相成的,視唱練耳是理論的實踐和再現,理論是視唱練耳教學的知識基礎。在這一教學環節上,筆者的建議是關注學生個體性,激發學生興趣化為宗旨,靈活的開展教學方式,多樣化的變通教學思路,實現學生視唱練耳訓練的高效率。
參考文獻
[1]趙芳.高職音樂教育視唱練耳課程改革的相關建議[J].青年時代,2017(31).
[2]安杰.淺談高職音樂教學中視唱練耳的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2013年(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