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萍
初中階段是青少年身心發展的黃金時期,也是人生觀、價值觀和是非觀建立的關鍵階段。初中政治作為基礎教育中的重要課程,關系到學生的成長,對學生的未來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情境教學是課堂教學中人為模擬創造的一種形象的教學場景,能夠有效啟發學生思維、發掘學生潛力,使學生能夠更好地融入課堂,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這樣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彌補了以往灌輸式教學模式的不足,創新了政治教學的形式。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把握教學重心,將情景教學引入課堂,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本文主要以情境教學法為主題,針對情境教學的特點,從三個方面闡述了情境教學法的應用技巧,以期提高初中政治的教學質量。
案例導學,身臨其境
案例教學法主要是教師提供給學生一些經典的課堂案例來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并開展分析討論,幫助學生建立書本知識與現實生活的關系網絡,使學生能夠結合所學知識,對案例進行評價和思考,從中得出自己的觀點。在此過程中,教師應多鼓勵學生積極討論并參與意見交流,幫助他們學會知識的轉化和運用,由注重課本知識到注重生活實踐,培養學生的邏輯思考能力和語言表達技能,促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
如在教學《我們的朋友遍天下》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進行情景模擬,選擇不同的學生分別代表韓國人、美國人和歐洲人等,要求學生提前準備,了解各國特點,確保情景模擬的效果,然后組織一批學生組成“旅游觀光團”去“各國”旅游,體會不同特色的風土人情,并且要求學生互相介紹特色。通過這樣一次妙趣橫生的“異國之旅”,學生能充分感受到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和世界各國聯系的密切性,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完成教學任務。同時,角色扮演能充分地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課前自主去了解各國的歷史背景,豐富文化底蘊,開闊知識視野。此外,教師還可組織開展一些情景劇表演活動如“扶不扶”,讓學生扮演摔倒的老人和路人,在這種處境下,做出抉擇。通過學生自導自演,在劇本的演繹中體會人性的善良和本真,能夠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良好的道德風尚。
對話機制,誘導思考
所謂對話機制,就是教師和學生在彼此平等、互相尊重的基礎上,進行話題的探討和表達。對話機制填補了傳統政治教學模式中的空白,符合當今社會高尚道德人才的培養標準,更適應現代教育的發展要求。它能激發學生主動思考,讓學生由“受眾”變成“收眾”,轉變身份變成課堂主角,主動獲取知識,培養思維。更重要的是,在對話過程中學生能敞開心扉,對教師傾訴內心的真實想法,從而促使教師更好地把握學生心理,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避免心理問題進一步惡化,保障學生心理健康。而且在對話過程中,師生之間不僅僅只是授業解惑的關系,更是親密的朋友關系,彼此相互欣賞與包容,秉承互相尊重和理解的原則,能夠使師生之間的交流越過知識的鴻溝,呈現更高層次思想火花的碰撞,這不僅極大地推動了學生知識能力的提升,還促進了師生之間友誼的發展。如在教學《老師伴我成長》一課時,學生和教師可建立對話機制,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來回答,也可采用調查問卷和演講的方式來讓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如:“對老師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最想對老師說的話”等,這種對話機制,能打開學生的心門,讓教師深入了解學生,在幫助學生獲取知識的同時,增進了師生關系。
科技輔助,豐富課堂
在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多媒體技術開始進入學校課堂,因此,作為新時代的教師,一定要善于運用高科技來輔助教學,利用高科技來創設情境,這些高科技的運用能夠豐富課堂,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突破學生思維匱乏的局限,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學愛國知識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放映《大國外交》《大抗戰》等優秀愛國紀錄片,以及《戰狼》《湄公河行動》等愛國電影,以觀影的形式對學生開展愛國教育。富有感染力和視覺沖擊力的紀錄片會讓學生真實而深切地感受到祖國的強大,內心自豪之情油然而生,這種效果是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所遠遠不及的。因此,在今天的教學中,教師一定要跟緊時代步伐,把握時代脈搏,善于利用高科技來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優化教學模式,把握教學重心,讓高科技真正地走進課堂,服務學生,從而促進教學事業的蓬勃發展。
結語
綜上所述,情境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在日常的教學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其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發掘學生的內在潛力,培養學生的思考表達能力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在日常的實踐教學中,要注重技巧、把握方法,不斷改進創新,優化情境教學模式,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政治素質的培養和初中政治教學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