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桂昌
21世紀的現代社會已經步入到知識經濟時代,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知識更新變化速度越來越快,而處于這一背景之下的個體,為了能夠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占據有利的位置,具備健全的品格和完善的能力是關鍵,而在個體所需要具備的能力中,閱讀能力又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而閱讀能力的具備,需要通過語文教學來實現,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僅僅依靠課內閱讀來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遠遠不夠的,畢竟課內閱讀涉及的范圍較為狹窄。
因此,教師要加強課外閱讀,通過搭建課外閱讀平臺,讓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實現能力的培養以及提高,因為學生只有大量地閱讀課外讀物,才能透過書本更好地接觸到更多知識,體驗實際的生活,從而促進能力的有效培養。
加強課外閱讀的重要性研究
閱讀是人們獲得知識、了解生活、認識世界的主要渠道,在閱讀教學中,課外閱讀活動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加強課外閱讀教學活動,無論是對教師的教學,還是對學生的學習,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這一部分就主要針對課外閱讀教學活動的加強能夠帶來哪些方面的重要作用進行探討和研究。
有利于推動思想教育的開展
語文學科是具有思想性的基礎學科,而且在教學大綱中明確提出,加強語文學科教學對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具有重要的意義。而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就需要把德育滲入到教學中,其中最有效的途徑之一就是加強課外閱讀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有選擇性、有目的性地閱讀課外書,通過課外閱讀潛移默化地進行德育,因此,加強課外閱讀活動,有利于推動思想教育的開展。
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
課內閱讀的作用在于培養學生閱讀的方法、技巧等方面的能力,而課外閱讀的作用在于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認知。因此,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僅僅依靠課內閱讀是遠遠不夠的,需要通過課外閱讀的加強來促進目標的實現。
除此之外,寫作與閱讀之間本身存在著緊密相連的關系,因此加強課外閱讀不僅有利于學生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而且能從不同角度啟發學生的寫作思路,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加強課外閱讀教學的措施
加強課外閱讀對學生整體的發展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采取合理的措施來加強課外閱讀呢?筆者針對這一部分,提出以下三個方面的策略來進行研究,希望可以促進學生整體的進步與發展。
從教材入手,激發學生課外閱讀興趣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任何事物在興趣的驅動下與沒有在興趣的驅動下,所獲得的效果截然不同。因此,在加強課外閱讀的過程中,激發學生課外閱讀興趣是非常有效的措施之一。而激發學生課外閱讀興趣,可以采取以下兩個方面的措施:
第一,選入語文教材中的課文都是非常優秀的,同時語文教材中的課文有一個特點,就是很多課文都節選自不同的地方。因此,教師可以從語文教材入手,在教學中調動學生對課文內容的興趣,以此來引發學生閱讀與之相關的文學作品,通過這樣的形式來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
第二,教師從創新的角度出發,靈活采用教學方法,以此來有效提高學生閱讀課外讀物的興趣。
例如,《荒島余生》這一節課程節選自《魯濱遜漂流記》這一本小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情境教學法,借助多媒體教學工具為學生創造一個荒島的情境,讓學生在身臨其境中,去學習這一節課程,以此來激發學生閱讀《魯濱遜漂流記》這一本小說的興趣。
閱讀優秀名著,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習慣對于個體的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一個良好的習慣能夠對個體的發展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而一個壞習慣則會對個體的發展帶來消極的抑制作用。因此,在加強課外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以此來促進整體的進步與發展。此外,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教師自身要在這中間發揮重要的引導作用,因為學生的年齡普遍偏小,自制能力還不夠,很容易被新鮮事物吸引,而要想發揮閱讀對學生的引導作用,教師必須從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出發,挑選一些高質量的課外讀物,以此來豐富學生的知識,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以及陶冶學生的情操。
比如《紅樓夢》《三國演義》等名著能夠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偉大的民族精神;《林海雪原》《紅巖》能夠培養學生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還能培養其愛國主義情感。
結語
綜上所述,加強課外閱讀教學活動,不僅有利于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也有利于促進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提升其語文核心素養。因此,筆者就從加強課外閱讀對提升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要性入手,在此基礎上探討課外閱讀加強的措施,希望可以促進學生整體的進步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