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由線下走向線上,不僅打破了教育時間、地域的限制,而且使得教學內容向多媒體化互動化發展,并推動了教育教學資源更加高效的配置。本文對在線教育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并對如何實現預期教學目標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在線教育;預期教學目標
引言
大數據的發展,為互聯網教育的個性化和定制化創造了條件,將成為未來互聯網教育發展的重要亮點。通過紀錄用戶的線上學習行為和測試結果,利用大數據分析為不同學生用戶匹配個性化、“因材施教”的學習內容和教學方案,能夠有效的解決在傳統教育時代針對個人設計學習方案成本高、難度大的問題,能夠使得教學資源得到優化匹配,提升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诖髷祿脑诰€教育是目前包括“猿題網”在內的很多在線教育企業的重要探索方向。
一、關于在線教育的價值
在線教育的價值就是借助網絡實現知識高效低成本的傳遞。各大學的網路學院可以說是較早的在線教育實踐者了,在他們身上最容易發現在線教育的價值。網絡學院的初衷就是利用在線教育的低邊際成本、不受地理空間限制等條件而實現較大規模的學位教育。這里存在兩個客戶價值要點:(1)邊際成本低。因為除了早期投入授課錄制費用外,一旦招生就可以反復播放,不用再支付教育產業中最昂貴的變動成本:教師基本工資與課時課酬。所以當某個系受邀參與網絡學院課程建設時,其大部分成本就在教師的錄制費用上,其后的邊際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因此比起在校生的教育成本不知要低多少。(2)網絡學院是學位教育,也就是說,學生完成網絡課程學習后,可以獲得相應的國家承認的文憑,如果英語考試過關,還可以獲得學士學位證書。其實這一點對學生客戶而言極為重要,如果國家不承認網絡學院頒發的文憑,即使價格再低也不會招到多少學生。
二、目前在線教育的困境
在線教育的難點恰恰就在于很難打通專業化知識在網絡上的有效傳遞。與傳統教育相比,在線教育(1)缺乏隱性知識的協助。雖然都是傳遞已經編碼的顯性知識,但是在傳統教學中這種知識的傳遞還是要依賴教師的教學經驗這種隱性的知識,有時候老師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給與一個小小的點撥,往往就會收到傳遞過程中的頓悟奇效。(2)缺乏教學過程的監督和互動。傳統教學顯然存在一個監督過程,課堂中有誰不專心聽課,都會被教師觀察到,一般都會采取恰當的提醒;而且傳統教學的師生之間互動問答甚至辯論,都會產生良好的效果。有時教師并不知道學生到底怎么理解他所教授的知識,通過問答,這些環節可以得到解決。(3)缺乏同學之間互動。傳統學習環境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同學之間互動。在一個擁有良好學風的環境中,同學們之間不僅可以相互探討問題,而且還可以相互激勵學習的熱情。
因此,目前在線教育所面臨的困境就是對在線教育的知識傳遞規律了解不足。因為由于上述三個問題存在,如果在線教育僅僅采取將傳統的教學直接搬到線上是不可能顛覆傳統的教育模式而開辟一個嶄新的教育產業。
在線教育要想像電子商務那樣對線下業務產生重大影響,它就必須解決三個問題:其一,與傳統教育相比,什么知識最適合在線上高效傳遞,即解決一個what的問題;這樣就要求我們對已經編碼的顯性知識還需要再做細分,分為適合傳統教學和適合線上傳遞兩類,只有做出這樣的區分才可能發揮出線上教學的優勢;其二,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即必須理解線上知識的傳遞以何種方式進行才是最有效的,即解決一個how的問題;目前在線課程不過是將課堂教學直接搬到網絡上,其效果顯然就會低于傳統教學。其實線上有很多電腦能做到知識表現手法,在某些情景下可以勝過教師的口頭表達,但是目前這些能力幾乎都沒有發揮出來。最后,如何解決線上教育的認證問題。大學的網絡學院其實就是解決了一個認證問題,就幫學生回避了所有線上教育挑戰和難題。因為要想讓人們系統學習一門專業知識,恐怕不是一門或兩門課程的問題。是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到網絡上閱讀、觀看、作業以及考核等諸多環節,如果最后不能得到認證,不能最終在勞動力市場得到承認,那么網絡教學的前途也是不太光明的。
三、在線教育實踐的價值目標探討
互聯網教育使得教育時間和地點更加自由,滿足了不同年齡階段、不同職業人群的教育需求。很多上班族在進入工作大軍后,意識到自己學歷、技能上的不足,希望能通過繼續教育彌補、提高自己。然而,工作已經占據了大部分的可用時間,工作上的壓力也讓在職人員很難再有精力去報名輔導班進行學習。在信息化爆發式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在線教育的優勢越發凸顯。在線教育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大大提高了人們獲取知識的便捷性,而這也是大多數人選擇在線教育的原因。據德勤2014年1月發布的問卷調查,32%的學生認為時間自由是互聯網教育最具魅力的特性,而28%的人認為是地點自由。不同的細分市場中,在線教育有著不同的作用和地位。目前在基礎教育和學歷教育市場,傳統教育擁有較大優勢,在線教育很難顛覆,更多以輔助、補充的作用為主。但在其他細分市場,如學前教育、語言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市場,在線教育則具有較高的滲透率,正在逐步打破傳統教育的壟斷性地位。
結語
總之,由于教育過程存在大量的人際關系因素,在線教育要想完全顛覆傳統教育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能夠進一步把握在線教育規律,在所需傳遞知識的選取上以及傳遞技巧上采取更符合在線教育的特點,更符合人們在網絡時間運用上的規律,那么在實現系統化專業知識的網絡傳遞應該是有潛力和前景的。如果相關教育管理機構,也能夠使得在線教育的成果能以某種認證方式得到社會承認,那么在線教育潛力就會得到釋放和發揮。也只有當在線教育的潛力完全釋放出來的時候,它才會有力地促進傳統教育的變革,從而實現在線教育與傳統教育之間的合理化分工,最終提高整個社會的教育效率和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方貽聰.“慕課:對網絡學院在線課堂的啟示[J].教育前沿,2015(9):295-296.
[2]李紅美,陸國棟,張劍平.后MOOC時期高等學校教學新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6):58-67.
作者簡介:
馬宏偉(1981-),男,身份證號碼370281198108286717。
(作者單位:中國海洋大學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