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土昌
小學生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和好奇心,所以小學階段是學生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對教育工作者來說,應該重視小學生的品德及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們在學習優秀品德的同時,也能夠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使學生成長為一個自信、獨立、抗挫折能力強和具有創新精神的人。
就目前小學思品課來說,絕大多數教師只是按照課本的內容對小學生進行思想觀念和道德品質方面的教育,看似沒有問題,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樹立優良的品德,還能夠幫助學生從小就樹立起比較高的人文素養,但是卻忽略了他們的心理狀況。由于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心智也沒有成熟,他們對很多事物還無法做出自己的正確判斷,這個時候家長和教師就應該擔當起引路人這個角色,幫助他們克服困難,同時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克服心理上的不適與障礙,讓他們在遇到困難時有勇氣去迎接挑戰并愿意為之付出努力,以更好的心態去面對學習和生活。因此,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學的思品課當中,讓學生們知道什么是健康心理的同時,也能夠正確地調節自己的心態,以健康、積極、樂觀的態度擁抱未來的每一天。
影響小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因素
學業壓力
雖然小學生并不像初高中學生一樣需要面對升學的壓力,但是父母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待往往也將他們壓得喘不過氣來,各種各樣的輔導班占據了學生的周末時光,隨之而來的就是無休止的作業和卷子,這使得學生還沒來得及消化這些新學的知識就要急于行走在學習其他新知識的道路上,所以很多知識并沒有掌握好。當學生取得不好的成績時,一些家長和教師采取的是批評的態度,有些學生能夠很好地消化,而多數學生卻是感到自卑,對教師產生了一種恐懼心理,對學習產生抵觸情緒,長此以往,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會造成極大傷害。
外部環境
一些學生由于受到生活環境的影響,相較于其他的學生來說,心理會比較脆弱,例如因為父母離異或者身體缺陷等某些原因而遭到其他同學的嘲笑和辱罵,這些學生往往不能很好地接受他人的建議,有很多學校的所謂學困生就屬于這一類,基本上都能從他們的學習和生活環境中找到問題的來源與癥結。
提高小學生心理素質的重要性
目前我國越來越多的學生都存在心理健康問題,如此看來,在思品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不僅能夠讓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及時意識到自身的問題,避免在不正確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也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這將為他們今后的生活和學習指引方向,進而使他們能夠掌握并獲得快樂學習、生活的能力。就目前形勢而言,心理健康教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注意,我國教委所確立的教學大綱中,對德育要求進行了明確的說明: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與心理健康教育。
所以,在思品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僅符合當前教育所面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響應了國家制定的教育政策。要想幫助學生們在今后的人生中對碰到的挫折與困難能有正確的態度,避免他們因為暫時的障礙產生消極的情緒,就只能通過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這個重要的方式。在今后,學生們可能會遇到種種不一樣的挑戰,但只要他們能夠正確運用這些心理知識,就能夠更好地去應對困難,這對他們將來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促進未來的發展以及取得事業上的成功具有非常大的幫助。由此可見,在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很重要的任務,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積極主動地學習心理相關的知識,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認知,當學生遇到困難或問題時,要及時給予他們幫助,幫助學生成長。
小學思品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明理法
學生就是國家的未來,小學生處于人生的最初階段,他們的心是最純凈無瑕的,所以教師在教授思品課時,重中之重就是要打造他們美好的心靈,培養他們健康的心理,明理法既簡單又容易懂,很適合小學生。明理法指的是注重培養學生的道德認知,并且引導學生們正確認識和評價現實生活中真善美和假丑惡的現象,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念、美丑觀念和榮辱觀,培養他們積極健康的心理觀念,從而達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示范法
小學生的模仿能力比較強,我們可以為他們提供能夠進行效仿的榜樣,這個榜樣的身份首先就是教師自身,其次才是教材中所提到的偉人、科學家或者是其他英雄人物。另外,要教導學生們尊重那些很容易被大眾所忽略的普通勞動者,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在以上教學的基礎上,我們可以因勢利導,與養老福利院聯合,將學生帶入養老院進行打掃衛生等活動,提高小學生的道德認識和心理健康水平。例如,在上《學習真有趣》一課時,就可以采用展示互動的教學方法,如“讓我們像他們那樣,也來露一手。”等,讓學生展示在學校學到的新知識、新本領,并介紹新朋友,且這一活動要擴大學生的參與面,面向全體學生,盡量讓每個學生都主動展示他們的本領。同時,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多給他們鼓勵,通過這種示范作用,能夠有效地使心理健康課程中融入心理教育內容。
感染法
人的情感總是能夠相互感染的,這種方法要求教師要用自己健康美好的情感和言行去感染學生,這時候的教學就不能僅限于書本和課堂教學,而是需要打破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充分運用情景和音響設備,以便達到教學目的,也可讓學生自己在課下通過網絡或者書籍搜集有關材料,并帶到課堂分享給其他同學。
鍛煉法
優秀心理素質的形成是通過讓學生參加社會實踐達到的,而鍛煉法就是讓學生離開傳統課堂模式,出去參與各種各樣有趣的社會實踐活動。在這些活動中,教師提出適當的行為要求,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們良好的心理品質,每次活動都應要求所有的學生參與進來,這樣才能更好地對他們進行心理素質的培養。
例如課本中的案例,教師在組織“紅黃藍綠大行動”活動時,除了教材上提示的講故事、踢足球、折紙、畫畫等活動外,為了讓剛認識的新朋友之間加深了解,也為了幫助學生創造交流的機會,還可以組織學生玩一些需要彼此配合的游戲,如兩人一足、運氣球等,讓學生積極地參與游戲中,從而使心理素質得到鍛煉。
結語
在小學思品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值得每一位小學思品課教師重視,由于小學生心靈很純凈,模仿能力又很強,所以他們是很容易被塑造的。小學思品課教師應當勇于探索和實踐,用自己的言行去教導學生,也成為他們的榜樣,幫助學生擁有一個陽光積極的人生態度,使其遇到困難挫折也不會畏懼,并且努力地戰勝它們,培養學生們的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使得他們在今后的學習中能取得更好的成績,也為學生今后的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可見在小學思品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是極其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