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宴
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逐漸深入到了小學教學中,充分發揮出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教師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與信息技術相結合,使得傳統的教學模式得到了實質的創新,從根本上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有效地提高了教學效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主要闡述了翻轉課堂教學的內容,并提出相對應的設計策略,以期為提高小學教學質量,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發展提供參考。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概述
翻轉課堂教學主要是指為了鍛煉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運用信息技術將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及方法進行翻轉的新型教學形式。隨著翻轉課堂教學的廣泛應用,使得小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或小組協作的方式吸收知識并鍛煉其思維能力。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翻轉課堂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者,能夠促進學生興趣愛好的提升,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實現小學生的多元化發展。
由于當下信息技術的改革創新,使得小學信息技術課堂融入了多種教學方式,為師生創造了良好的溝通橋梁,創建了和諧積極的學習氛圍,從根本上豐富了小學課堂。
小學信息技術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方法
傳統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模式通常以教師為主體,先對課本內容進行講解,再組織學生以小組或自己為單位進行練習,這種教學模式已無法激發當下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教學質量得不到提升。而伴隨新課程改革的落實,翻轉課堂教學徹底推翻了傳統的信息技術教學模式,從很大程度上調動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效地提高了教學效率。以下對小學信息技術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的主要設計方法展開研究。
師生關系的轉變
在翻轉課堂教學中,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應明確課堂角色的轉變,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進而對小學生起到正確的引導作用。
在新課改下,新型的教學模式已逐漸應用于小學課堂中,并得到了顯著的效果。對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開展,首先,由于小學生的身心發育具有還不成熟、活潑好動、注意力不夠集中等特性,導致教師在課堂上需要將全部精力都放在組織學生上,才能使學生有效地吸收課堂知識。
其次,教師應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使得學生能夠更加適應未來的社會生活,提高其綜合素質。并且教師要開展創新型的教學模式,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這樣更有利于學生之間的溝通互動。
再次,需要教師自身的綜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比如制作視頻、剪輯動畫、發布網絡視頻等現代信息技術,只有教師能夠熟練掌握信息教育技術,才能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能。最后,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按照學生的學習能力將其劃分為幾個小組,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構建互動式的教學,進而達成集思廣益的教學目的。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需要從小學階段抓起,由于小學階段是學生成長發展中最重要的階段,所學習的知識與思想道德都能為其日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且通過新課程的改革,現如今的小學都開始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打破了傳統意義上的教學模式,將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擺在首要位置。因此,在小學信息技術翻轉課堂中,教師應對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水平,有針對性地布置課堂任務,或者分為幾個學習小組進行知識探討。
例如:在學習《有條不紊理文件》一課中,教師首先引導學生進行大致的操作流程,然后讓學生自主進行文件的移動、復制、刪除及恢復刪除的相關操作。并引導學生在遇到問題時,先詢問小組內的同學,與小組內同學一同進行問題的分析并找出解決辦法,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達到培養學生良好信息管理習慣的目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開展,能夠從根本上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水平,使得學生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養成自主思考、探究的良好習慣,促進學生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進而在交流互助中共同提升思維和能力。
創新信息技術教學
信息技術教學的創新是實施翻轉課堂教學的必要條件。首先,小學生的信息技術課程整體時長較短,需要教師確保教學時間得以充分利用,因此,應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同時需要將課程內容與網絡相連接,使得學生在課堂中能夠學習到真正有效的知識,從而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對所學知識進行理解與消化。其次,教師可結合課程需要制作一些視頻或動畫,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再根據不同學生喜好的不同領域進行多元化創新拓展,引導學生朝著自己喜歡的方向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從而促進課堂效率的提高。
結語
綜上所述,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普及應用,不僅能夠改善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還能夠從根本上提升小學教學效率。并且這種新型教學模式對信息技術教學創新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也為我國小學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