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蓬勃發展,其教學模式與方法也不斷走向規范化。當前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授課方式通常為大課和小課相結合,其比例通常為1:5,小課教學為主要方式。本文針對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教學中小課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
關鍵詞:實踐小課;教學特點;教學方法
引言
與傳統采用集中授課的專業大課不同,實踐小課則是以學校具體情況來對班級進行分組,每組由一名專業教師帶領,對學生因材施教,有效幫助學生理解理論知識、強化實踐能力。小課教學在傳統教學方式的基礎上,與時俱進不斷融合新的特征。
一、小課授課方式存在的問題
(1)小組人數過多,效果不佳
通常在大學里所謂的“小課”包容性強,往往是將幾十人或一百人的大班級進行分組,如此一來平均一個小課組最少也會有十幾到二十人,這種情況就和傳統的集體授課區別不大。因此對老師和學生來說一一提問十分困難,在上午的所有課時中每個同學只能練習朗讀一篇文章并得到老師的評價和建議。如果聯系時間過長,師生兩方都容易倦怠,積極性降低。
(2)“灌輸式”教學,學生缺乏獨立思考的動力
目前的授課方式仍傾向于填鴨式教學,首先自己示范播讀一篇文章,之后讓學生獨自練習。這種方法的弊端是忽視了學生的個性發展,老師應該認識到朗讀可以突出學生的特點,并非只有固定的規范和標準。況且示范后學生模仿的成果都是間接的資料,長此以往會消磨掉學生的熱情和積極性,使得他們對知識的探索浮于表面,缺乏積極思考、主動練習的空間和動力。并且學生本身獲得的知識渠道較為狹窄,這樣學生非常容易產生對老師和課件的依賴心理,使學生對聲音和技巧的關注超過最重要的情感因素。
(3)課堂效率較低,資源配置不合理
設備使用不當是常見的授課問題,無形中浪費了許多的課堂時間,大部分教師并不能在小課上合理規劃資源的分配,例如錄音是否正常、能否將錄音和錄音后的內容合理銜接等。
(4)課上與課后、校中與校外斷檔嚴重
總結過往的經驗,我發現一些學生課上課下的表現差距很大,上節課聯系過的語氣和咬字,在以后的課堂中又恢復原樣甚至問題更加嚴重,又出現同樣的問題甚至會出現原本沒有的錯誤;特別是假期過后在家長疏于練習的同學,在重新朗讀時失誤更是嚴重。這主要是因為宿舍同學來自五湖四海,彼此溝通交流時難免被方言影響語音語調。這就給教學的連續性和連接性帶來了挑戰,反復復習只會影響學生的自信,也在一定程度上拖慢了授課的整體進度。
(5)專業教師隊伍知識結構仍需完善
教師是學生理論知識和實踐方式的主要來源,要想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必須建立知識儲備量大且實踐經驗豐富的教師隊伍。教師若沒有成熟完善的知識體系和框架,就會導致教學模式出現漏洞。通常來講教師都缺乏在一線實踐的經驗,因此教師隊伍應與業內最先進的理念接軌,努力提升綜合實力。
二、解決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小課教學問題的策略
(1)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
老師在小課上對理論的分析講授并不是簡單的重復書本內容,而是在細致觀察學生常見的問題后,用通俗易懂的言語將理論分解,使其從乏味無趣的文字為靈活多變、吸引學生付諸于實踐的技巧,真正使理論和實踐相統一。例如在《播音發聲》這一課中,“語音語調”這部分是難點,學生在練習時經常失誤。在具體的小課教學時,可以結合語調原理和發聲技巧,讓書本知識和感官體驗相輔相成,讓學生有針對性地體會不同語調時嘴角的開合和力度的控制,這樣能使學生更有效的掌握發聲技巧。與此同時,因為播音專業的教學中教材內容通常與日常生活聯系緊密,新聞、跨文化、美文、社會學、學生的生活經歷、體驗等多種內容都是常見的素材。因此,教師在授課中應該善于抓住重點,提煉出精華來進行深刻剖析,幫助學生攻克難題,為實踐工作做好準備。
(2)老師親身示范
播音小課課堂中的示范法是指在學生練習之前先由教師進行示范,或者由綜合實力強的學生精心準備表演或即興表演。學生單單有天賦還不夠,還需要經驗豐富的老師從旁指導,教師在關鍵部分給學生作示范能夠使學生快速找到差距,有針對性地進行完善,同時也可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業務能力強的老師應為學生樹立榜樣,有效激發學生勤加練習的動力。
(3)完善評價機制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建立健全評價機制,結合組內互評和教師評價,以組內互評為主。這種方式可以促進學生的鑒賞水平的提升,使學生發展別人的優點和自身的不足,及時調整。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使其綜合考慮對別人的評價,發散學生思維,真正從被動學習到熱愛學習。老師也堅決不能忽視最后的總結,不能敷衍學生的努力,特別不應出現“表現很好,再接再厲” “或者“還有一些地方需要改進,但是已經很好”等官方套話。評價標準不能只局限于傳統模式,學生不必在任何領域都出類拔萃,應引導他們發揮自己的最大優勢,挖掘自己的潛力,認清適合自己的定位,為自己真正喜愛的節目做準備。
(4)模仿優秀案例
播音專業的顯著特征就是與時俱進,時刻關注廣播電視中最新、反響最熱烈的案例。例如,在之前的口語表達訓練中,筆者就和學生一同觀看了央視在“奧運”“世界杯”報道中直播時的一些片斷,學生在經過分析探討后自己設置相應的場景并多次練習,有效達到教學目標。
在篩選素材時,教師應原則具有民族特色的、新穎的,特別是經典案例,其價值仍需要不斷發掘。與此同時,學校也應增加教學設備,建立健全檔案保存機制,處理好資料的留存、保護工作,為小課教學保駕護航。
(5)培養學生良性競爭
播音學小課的課堂實踐必不可少,而此時學生的積極性和勝負欲非常強烈,教師要善于利用這種心態和氛圍,培養學生敢為人先、奮勇拼搏的學習和工作精神,讓每個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競爭,與同學交流經驗,取長補短,提升整體教學水平。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不同方式的點撥,要及時表揚學生的閃光點,關注學生的進步和成長。針對學生需要提升的方面,多鼓勵,少批評,委婉地指出錯誤或建議,以學生自主學習、熱愛學習為基礎,促進班級內部良性競爭。
結束語
總之,播音小班教育需要耐心,不可盲目求快,教師不僅要關注業內最新的動向,又要不斷總結經驗,提升教學效果。老師應結合理論與實踐,以具體情況為基礎,使培養出的人才符合廣播電視行業的發展的要求,為國家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北京廣播學院播音主持藝術學院.面向21世紀播音主持藝術專業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研究.
[2]張頌.播音教學法研究管窺[J].現代傳播,2006,(6).
[3]付程.播音主持教學法十二講[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5.
作者簡介:
王鑫有.(1987-),男,漢族,遼寧丹東,助教,本科,播音與主持藝術方向。
(作者單位:天津師范大學津沽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