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振輝
摘 要:公路系統是我國現代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承擔著改革發展的重要任務,但與此同時公路涉及到的利益相關非常多,存在一定的信訪穩定問題,給公路系統的正常運行造成了一定的壓力。本文對公路信訪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應對措施,旨在為更好的維護社會穩定作出貢獻。
關鍵詞:公路系統;信訪工作;問題;對策
信訪是送上門的群眾工作,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行業形勢的變化和企業改革的推進,人民群眾的價值觀念和利益訴求日益多元化,公路系統承受著一定的信訪穩定壓力。處于大變革、大調整時期,職工有訴求也屬正常,應該正面對待,核心是應勢而謀、因勢而為,爭取工作主動。
一、新形勢下我國公路系統信訪工作的現狀
伴隨著我國現代社會的發展,公路系統的改革也在不斷深化,與此同時,公路信訪工作不斷出現。雖然近幾年我國公路信訪工作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從整體上看,形勢依舊嚴峻。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筆者發現新形勢下的公路系統信訪工作現狀主要突出表現在以下幾方面:早期住房公積金欠繳。在九十年代末期,一些自籌自支的事業單位由于生產經營效果不理想,在職工收入不高的情況下,未及時申請緩繳個人及單位的公積金,導致目前房價攀高的情況下職工無法爭取到住房公積金貸款。工齡工資待遇。面臨退休的職工存在間斷工齡接續后養老金補繳標準的問題。工傷及老工傷待遇問題。由于早期一些單位未交納工傷保險,發生工傷事故后,就會與工傷者約定給予一定的金額補助及日后每月按正常工作給予工資,因而未上報工傷者的工傷檔案,工傷者個人檔案沒有任何記載,此情況與目前新的工傷賠償標準存在差異,容易造成單位和工傷人員的糾紛。
二、當前公路系統信訪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信訪工作總量較大
信訪問題成因復雜、解決不易、用時較長,一定程度上造成總量不斷上升。尤其是物價飛漲形勢下下,公路系統收益并沒有顯著提升,因此大幅壓減投資、壓減費用、甚至降低薪酬,不僅導致吸納社會就業不足,而且企業內部職工生產生活生產受到一定影響,各種新老矛盾集中凸顯,部分職工群眾因此信訪。
(2)群訪問題較為突出
過去,公路系統對職工子弟包分配,現在已經不存在了,部分公路系統職工群眾大規模信訪,圍堵公路系統乃至政府,要求解決子女就業問題。還有一部分是工程建設領域問題,比如,質量、招標和拖欠工程款引發的群訪問題,給公路系統和當地經濟社會穩定帶來嚴重影響。特別是現代信息技術高度發達,跨區域、跨領域的串聯群訪也有所增加,影響范圍大、控制難度也相應加大,對于公路系統的全面發展極為不利。
(3)工作機制缺乏創新性
總體而言,公路系統信訪還處于“圍住堵截”的事后防控階段,常態化的事情防控機制還未完全建立。比如,因職工安置、待業員工與退養家屬養老保險、企業生產環境污染糾紛等引發的信訪。公路系統需要適應時代發展要求,大膽探索新方法,創新工作機制,為發展營造良好氛圍。
三、現階段解決公路系統信訪工作問題的措施
(1)提高信訪工作認識
黨中央已經把信訪工作提到了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高度,公路系統要提高政治站位,把思想和行動高度統一到中央安排部署上來,著力落實領導責任、部門責任、單位責任和責任人的責任,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信訪穩定工作責任體系;要堅決克服厭戰、松懈、麻痹思想,實行領導干部帶班和報告制度,對現有信訪工作問題進行分析,探究后續問題發展的基本趨勢,全面解決信訪矛盾問題,掌握信訪工作規律,這樣才能提升企業信訪工作的積極性和效率性。
(2)轉變信訪工作作風
發生信訪問題,有社會大環境發生變化的因素。但從主觀上講,實質是管理問題、責任問題、態度問題。一些公路系統對信訪風險評估不足,矛盾隱患排查不到位,信息掌握不及時,疏于防范。一些領導干部政治站位不高,群眾觀念和責任意識淡薄,對信訪工作重視不夠、研究不透、抓得不實,解答職工訴求敷衍了事,結果把小事積成大事、易事拖成難事,而且遇到信訪就推脫責任、上交矛盾,傷害了職工感情、影響了穩定大局。公路系統從轉變干部作風入手,督導企業各部門人員定期開展信訪苗頭的排查調處工作,將隱患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
(3)強化信訪工作措施
公路系統借助法律手段,依法處理一類涉及法律的上訪案件。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落實“五包”責任,集中化解,不允許回流重訪。針對突出信訪問題和信訪積案,進一步落實領導干部包案化解積案制度,專題研究、歸納分類、集中解決,最大限度“清倉見底”。發揮企業黨組織作用,強化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化解各項矛盾的能力。高度重視群眾初信初訪,企業領導人員及時接訪,及時解決問題,避免問題擴大化[3]。
(4)夯實基層責任
做好信訪工作,核心在基層。公路系統要重心下移,健全領導干部接訪下訪制度,把基層作為化解矛盾糾紛的“主戰場”,到信訪矛盾突出的地方重點約訪、帶案下訪、上門回訪、現場辦公,與職工坦誠相見,答疑解惑,“依情、依理、依法”開展工作。特別是各層級必須強化初次信訪問題辦理,落實基層單位工作責任,把群眾合法訴求第一時間就地解決,從源頭上減少信訪問題發生。要加強法律政策、信訪法規制度宣傳普及,讓群眾理解政策、懂得法律,引導職工群眾依法逐級走訪,按照法定程序理性表達訴求,推動信訪工作不斷制度化、規范化。堅持以案釋法、說事講理,讓大家明白既有依法反映訴求的權利,也有遵守法律法規的義務,防止以鬧求解決、無理纏訪現象發生。
綜上所述,面對新形勢新要求,完善公路系統信訪機制是一項長期性工作,公路系統要以群眾利益為中心,進一步厘清信訪職責,優化工作流程,全面夯實責任,不斷創新工作方法,為公路系統穩健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參考文獻
[1]黃德歡.以黨的群眾路線為導向開展高速公路信訪工作的探索實踐[J].企業導報,2014(7):23-24.
[2]張新霞.淺析公路系統信訪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社會科學:引文版,2016(1):00294-00294.
[3]汪偉.高速公路信訪工作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經營管理者,2017(25).
(作者單位:莊河市公路管理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