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平 張會超
摘要:最近這些年以來,我國豬的飼養量比較大,但是由于飼養水平的不同,導致豬場中疾病的發生增多,而且流行的疫病多為典型性、多種病毒混合感染的趨勢發展,感染患豬在臨床上表現的癥狀沒有明顯的特征性,從而導致對于疾病的確診更加的困難。現主要通過對于PCR技術特性的簡單介紹,從PCR在臨床生產中對于豬常見傳染性疾病的診斷和防治方面展開分析,以期對疾病發揮更好的控制作用。
關鍵詞:PCR技術;豬病;診斷;防治
中圖分類號:S858. 2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9737(2018)06-0069-01
1 PCR檢測技術的發展
通過多年在臨床應用PCR技術對于豬病的檢測經驗可知,該技術不僅擴增速度快,特異性高,而且最重要的優點就是便于操作,所以方便于臨床應用。PCR檢測技術可以在比較短的時間內針對目的基因展開比較快速的擴增,使得微量目的基因的檢測在臨床生產中得以實現,靶序列兩端的寡核苷酸引物是決定PCR檢測技術特異性的主要因素。最近這些年PCR檢測技術呈現不斷的發展狀態,不僅是局限于傳統的PCR檢測技術,而是在此基礎之上繼續研究從而衍生出各種新型PCR技術。
2 應用PCR技術檢測單一病毒
2.1 豬2型圓環病毒
2型圓環病毒( PCV)是目前所知的最小的動物病毒。根據相關研究可知有PCV1和PCV2兩個血清型,其中PCV1屬于非致病性的病毒而PCV2則是致病性的病毒。臨床中PCV主要會引發斷奶仔豬多系統衰竭綜合征,如果引起的是急性發病,則患病豬群的病死率可能達到10%,而耐過豬在生長的后期發育遲緩非常明顯,生產中通常可以采用疫苗給豬群加以免疫,還有多種抗生素類藥物也能對該病發揮一定的治療效果。
根據相關的報道可知依據基因庫中2型圓環病毒ORF2的基因序列設計引物,以臨床分離的該病毒基因為模板,通過篩選合適的反應條件,建立了一種能夠檢測圓環2型病毒的PCR方法。根據結果可知該方法的特異性非常良好,應用PCR檢測的方法可以針對最低限度為含PCV- 2DNA含量為10.8 pg的樣品加以檢測,此結果說明PCR檢測法相對比較靈敏。生產中采用此檢測法該方法在實際臨床中對于送檢病料加以檢測,均能獲得比較高的準確率,所以證明PCR檢測的方法符合實際生產的需要,可以在豬的防疫方面提供相對可靠的依據。
2.2 豬瘟病毒
豬瘟在豬飼養過程中具有嚴重的危害性,一旦在豬場中發生流行,就會給飼養者帶來比較嚴重的經濟損失。我國有關部門一直采取相應的措施以控制豬瘟的發生和蔓延,但是僅有很少的收效。所以最近這些年已經有相關專業的科研人員通對引物加以不同的設計,然后建立用反轉錄聚合酶鏈反應( RT- PCR)技術檢測豬瘟病毒的方法。通過科研人員的相關實驗可知,表明采用RT - PCR檢測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傳統免疫血清學方法不能解決的問題。PCR檢測法具有比較強的特異性和比較高的可靠性,在實際生產中加以應用可以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對豬瘟病毒做出準確的診斷分析。
2.3 母豬繁殖障礙與呼吸綜合征
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目前在全世界的范圍內都有發生和流行,感染的母豬在繁殖功能方面出現異常,仔豬死亡并且免疫機能出現障礙。所以在實際生產中,對于該病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做出快速診斷是防治該病比較重要的因素。如果在出現疾病的時候仍然采用比較常規的檢測方法,操作非常繁瑣而且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診斷的時候與豬瘟、細小病毒非常容易發生混淆,所以導致結果的可信性不高。因此有相關專業的科研人員通過建立利用反式聚合酶鏈式反應的方法對于該病毒加以檢測,在實際生產中的應用和不斷的摸索,從而建立PCR方法用于該病的檢測。
3 PCR在混合感染中的應用
目前PCR檢測技術領域中還有一種多重PCR技術,是在同一反應體系里加入兩種以上病毒的引物,此多重PCR檢測方法與普通的PCR技術相比可以實現同時檢測兩種或三種以上病原菌的目標,且能夠獲得比較準確的檢測結果,給出的反應比較快速,此外還具有敏感度高等優點,這些都是普通PCR檢測技術所缺少的。實際的養豬生產中出現多種病毒混合感染的情況比較常見,獸醫工作人員一直堅持憑經驗或者是治療性的診斷方式進行介入治療,很容易錯過疾病最佳的治療時間,所以多重PCR技術的建立對于疾病的快速診斷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目前的研究階段,多重PCR技術應用于病原檢測的研究還是需要進一步加以改善的。增加檢測病原的數量,可以通過進一步增加反應體系中的引物對,從而將一次擴增反應的檢測范圍進行拓寬。除此之外,以后的研究可以對于檢測疫苗株和變異株作為重點內容進行相關的流行病學調查,可以在疾病防治的方面進行基礎的奠定。其次,還應該將多重PCR檢測技術與其他技術互相結合,這樣能夠將檢測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并且將檢測時間相應的縮短。最后要嚴格區分實驗室,同時加強實驗室的相關管理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