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寶玉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小學語文教育要堅持現代化教育理念,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結構,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小學語文教學要積極地參與到教育改革隊伍中,嘗試將快樂教學引入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通過快樂的教學氛圍和教學方式,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發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強化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進而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探究融快樂教學于小學語文課的實踐嘗試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快樂教學的核心要義
快樂教學是以快樂為核心,利用擴充或是間接的方式促進教學內容生活化,并通過游戲、表演、娛樂等方式,為學生創造自由而快樂的教學環境,輔以現代化教育技術,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樂于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發智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進而實現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方法。快樂教學是突破傳統教學的一次偉大嘗試,落實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讓學生在自由而快樂的氛圍中,形成積極的情感體驗,從而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從本質上看,快樂教學主要是將傳統被動接受知識轉化為主動獲取知識的學習模式,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接受,以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融快樂教學于小學語文課的實踐嘗試
為了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可以將快樂教學嘗試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從教學內容、教學氛圍以及教學形式入手,構建基于快樂的語文課堂教學體系,進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重構教學內容,引入生活經驗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為了強化學生的快樂體驗,教師要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新構建和設計,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教學內容設計,提高教學內容和學生生活之間的貼合性,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教學內容,領會到文章主旨,形成積極因素,提高語文學習的主動性。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教材《四個太陽》教學設計中,教師利用多媒體出示太陽的圖片,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談談對太陽的了解,教師則適當補充。其次,教師引導學生質疑,讓學生回答生活中可以看見幾個太陽,為什么會有四個太陽呢?引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帶著問題朗讀課文。
學生讀完全文,教師提出 :“生活常識告訴我們,天上只有一個太陽,可是課題卻是‘四個太陽,相信小朋友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已經有了自己的發現。”進行過渡,明確綠色太陽、金黃太陽、紅紅太陽、彩色太陽分別對應著夏、秋、冬、 春四個季節,讓學生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作者為每個季節畫了什么顏色的太陽,進而完成教學任務。
加強課堂互動,營造教學氛圍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加強課堂互動,通過合作探究,增加學生間和師生間的交流,將課堂教學建立在平等自由的基礎上,為學生營造積極快樂的課堂教學氛圍,刺激學生的快樂體驗,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增加語文學習的內在動力,保持課堂注意力,進而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綜合質量。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材《巨人的花園》教學設計中,教師引導學生組建學習小組,6人為一組,每組安排一個組長,負責整體統籌工作,并設計以下問題:一是巨人回來以后,花園多次發生變化,這是為什么呢?二是巨人為什么叱責孩子們,從中體會到了什么?三是你認為孩子們在胡鬧嗎? 各個小組根據問題進行討論研究,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聯系生活,合理想象,明白快樂應該和大家分享的道理,并愿意和大家一起交流閱讀后的感受。
創新教學形式,保證教學效果
受年齡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制約,小學生自我控制能力比較薄弱,尤其是小學低年級學生,無法在課堂上保持長時間的注意力,這也是傳統教學低效的原因之一。對此,為了將快樂教學融入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創新教學形式,引入“故事會”、角色扮演、競賽或是游戲的形式,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加強學生的快樂體驗,發揮出快樂教學的作用,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材《晏子使楚》教學設計中,教師引入故事會形式,讓學生在課前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大體內容并編寫成一則故事。在課堂上,教師邀請學生分享“晏子使楚”的故事,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并利用小學生喜歡故事的天性,吸引學生的關注,進而提高教學效果。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為了發揮出快樂教學的作用,教師要明確快樂教學的核心要義,堅持快樂理念、重構教學內容,引入學生的實際生活,加強課堂互動,營造快樂的教學氛圍,創新教學形式,進而保證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