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尚峰
在素質教育要求下,德育被高度重視,而且在各學科的教學活動中都進行了積極推廣與實踐應用。由于我校地處于歷史悠久,擁有寶貴而燦爛文化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淄博,因此將這里的一山一水以及鄉土文化融入歷史德育教學中,不僅能夠達到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教育目的,還能使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從而使國家、地區的文明得以傳承,并由此推動德育功效的良好發揮。
融入鄉土文化,感受家鄉魅力
淄博,不僅孕育了濃郁的鄉土文化,而且還與中國的傳統文化緊密相連,使其不僅為高中歷史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也進一步地促進了學生對家鄉文化深深的熱愛。淄博,既是齊文化的發祥地,也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與底蘊,最激動人心的就是因齊國最早開始興起蹴鞠運動,因此淄博被國際足聯認定為世界足球的起源地。齊風陶韻,這里既有著名的東周殉馬坑與田齊王陵,著有《聊齋志異》的蒲松齡的故居也坐落于此,還有沂源猿人遺址以及齊長城等。可以說,淄博的鄉土文化不僅鐫刻在了一山一石、一草一木之上,更是根植于家鄉人的內心深處。基于此,歷史教師在展開這方面的教學時,不僅可以信手拈來,還能增強對學生們的親切感,在促進其感受家鄉無窮魅力的同時,更有助于德育功效的發揮。
解讀鄉土文化,培養科學三觀
高中歷史中,既包括對學生人文素養的教育內容,同時也有對學生的品格與情感以及其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樹立具有重要的影響。在解讀鄉土文化的基礎上推進德育教學,不僅能使學生更容易接受,還能讓他們在身邊、在眼前隨處發現德育資源,從而提升學生們學習的自主性,更能使其作為指路明燈照亮學生們未來的成長之路。在淄博這片土地上,其文化歷史不僅具有開放包容性,而且還兼容并蓄,孕育了許多著名人物,對于培養學生的三觀具有科學的指導作用,如:具有百家宗師之稱的姜子牙、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還有早年輔助其成事的齊國大夫鮑叔牙,他不僅使齊國由弱變強,還向齊桓公推薦了被譽為“華夏第一相”的管仲。在幾百年后的唐朝還出現了一代名相房玄齡,他既具有遠見卓識,又幫助唐太宗迎來了“貞觀之治”的太平景象。歷數一個個鮮活的歷史人物,每一段歷史中都能夠找到一位值得我們敬仰與學習的名人,在他們的思想引領下,不僅潛移默化地滲透了德育,更能進一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而科學的三觀。
探討鄉土文化,提升愛國情懷
高中歷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必不可少,這不僅是德育開展的最佳時機,更是有效結合鄉土文化提升其愛國主義情懷的有效途徑。淄博在抗日戰爭的過程中,不僅與日本侵略者展開了頑強的抗爭,并為抗日戰爭取得全面勝利進行了英勇不屈的戰斗,同時也為此做出了巨大的犧牲以及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在1937年的盧溝橋事變之后,日軍對山東展開了大舉侵犯,不僅一路燒殺搶掠,更在淄博當地的大尚村造成了慘絕人寰的屠殺慘案,日軍不僅在村莊周圍見人就殺,就連過路討飯的也不放過。日軍的暴行徹底激怒了素有血性的淄博人民,他們以堅定的覺悟、高漲的熱情投入到了保家衛國的抗日救國戰斗中,至今大尚莊的李家大院還保存著這段歷史鐵證,讓我們在銘記這段血色歷史的同時,也更加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考察鄉土文化,構建和諧社會
在淄博地區進行鄉土文化的考察,既具有一定的歷史教學意義,同時也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無論是對上古歷史文明的考察,還是對于近代歷史文化的挖掘,都可以在此探尋。利用節假日等閑暇時間,我們將學生分成幾個活動小組,讓他們在游覽觀光中進行名人故居的實地考察,在文物名勝的探尋中增強民族自豪感,進而培養其熱愛家鄉、熱愛社會,由此更加熱愛我們的國家與民族,而這也正是在學生的親身體驗中發揮德育功效的有效方式。與此同時,鄉土文化的考察還可以增強學生們對歷史的學習興趣,也為構建和諧社會起到積極作用,是德育教學開展必不可少的一個內容。
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歷史中滲透德育,通過挖掘鄉土文化,既能夠使學生增強對歷史知識學習的親切感,更能進一步培養學生愛祖國、愛家鄉的民族情懷。并且,在為歷史教學提供豐富教學內容的前提下,還增強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同時又促進了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從而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實現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