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宇
中職《英語(基礎模塊)》是教學目標,也是教學難點之一,要求鍛煉培養學生們在日常生活學習中對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而要達到這種目標,就必須增加各種實際應用場景中不斷實踐的機會。貫穿式案例教學法通過引入大量實際案例,結合中職英語教學的特點,為學生再現了鮮活生動的應用場景,并使其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極大地提升了學生們的英語學習興趣,在表達能力得到強化的同時,也增強了學好英語的信心。本文主要探討了貫穿式案例教學法在中職《英語(基礎模塊)》的實踐中應注意的若干問題,以及相應的解決辦法,希望為廣大中職英語教學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借鑒。
在當前的中職英語教學中,傳統教學方法依然是主要手段,上面講下面聽,師生之間缺少互動環節,更多的是枯燥的理論知識學習,導致多數學校只能培養出高分低能的學生。作為教學目標和主要教學難點之一,如何引入更有效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在實踐中使用英語的綜合能力,打破傳統教學方式的弊端和局限性,已經成為英語教學領域迫切需要面對的問題。
貫穿式案例教學法的概念
貫穿式案例教學法,就是指在整個中職英語基礎教學過程中,借助大量的實際案例,把英語基礎知識串聯其中,為學生們營造特定的英語應用場景,進而展開英語教學活動的方法。
根據中職英語(基礎模塊)的教學目標、教學任務以及重點難點,通過選取適當的實際案例,模擬特定的應用場合,組織學生對案例內容進行討論、分析,甚至可以飾演不同角色,讓學生們以更主動的方式理解、學習知識,從而有效地鍛煉了實際應用能力,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貫穿式案例教學法的主要特點
知識體系連貫
在中職英語教學中,案例教學法本身并不陌生,甚至會經常用到,但傳統的教學方式中,只是針對一個或幾個知識點來設定不同的情景案例。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往往無法體會到知識學習的目的性、連貫性。英語基礎知識往往環環相扣、由淺入深,如果案例的場景各個相對零散、獨立,很難使學生把涉及的知識點有效地串聯起來。
貫穿式案例教學法因此應運而生,它的案例設計與選擇將貫穿整個中職英語基礎模塊的始終,所有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包括重要的單詞、語法、句型等都會被設計其中。打破了書本章節之間的限制,將枯燥的語法知識融入到生動的案例場景之中,使學生可以形成更加系統連貫的知識體系。
倡導主動學習
在中職英語基礎模塊教學實踐中,采用貫穿式案例教學方法,把各章節的課本知識融入統一的具體案例中,教師會在具體教學中圍繞一系列知識點,不斷地制造和提出相關的問題,留給學生自己去場景案例中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
通過模擬飾演不同角色,有效地鍛煉了學生們的英語實踐能力,使其在英語學習中身臨其境,有效地增強了他們的學習興趣。這種教學方法可以極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了其主動學習的意愿,真正實現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型教學模式,徹底顛覆了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學習效率和質量。
鼓勵獨立思考能力
傳統的英語教學僅僅告訴學生這個知識點是什么,如何去記憶,只鍛煉了死記硬背的能力,而在實際情況中,往往需要結合上下文的具體語境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含義。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學生失去了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貫穿式案例教學法不會直接告訴問題的解決辦法,而是要自己去尋找答案,結合上下文的具體情境去思考原因,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語法知識變得活潑生動,易于記憶和理解。而且貫穿式案例教學還會不斷要求每個學生發表自己對案例的理解和觀點,彼此之間分組進行討論交流,從而有效地提高了英語表達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
注重綜合應用能力
中職英語的基礎知識點繁多,但通過死記硬背掌握的知識并不等于貨真價實的能力。如果為了應付考試而一味死啃書本,最終換來大量的高分低能畢業生,這對社會有多少價值可言,而其中家長、學校多年付出的培養代價如何計算,這些問題值得深思。貫穿式案例教學法,可以有效地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多動口動手、注重學生英語的綜合應用能力。
貫穿式案例教學法的具體應用
自行準備
一般在中職英語某章節內容正式學習前兩周左右的時間內,就要把案例的補充材料發給學生,包括相關視頻、音頻、圖片、文檔,或書籍文獻等。通過提前理解這些案例材料,查閱調取指定網站的資料文獻,引導學生主動搜集必要的背景知識,使其對案例中涉及的問題做出自己初步的原因分析或者解決方案。相關英語教師也可以在這個階段給學生們列出一些思考題,通過積極的啟發式問答形式,讓學生有目的地做好相應準備。這個階段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學生準備工作不夠充分,勢必會影響到接下來的英語學習效果,所以要及時監督檢查,確保學生保質保量地完成自行準備的內容。
小組討論
根據學生們的性格、興趣愛好、男女比例、座位遠近等因素,將其劃分為由6~8人組成的若干小組。確保小組之間能夠相對獨立完成后期分配的任務。每個小組要設立小組長,小組成員要保證多樣化,使其在知識準備和討論時表達出更多不同意見,這樣每個人對場景或案例的理解也就更深刻。另外,各個學習小組在組長帶領下可以自行組織活動,對于前期的活動,教師可以參與討論,必要時給予一定的引導和啟發,防止討論的內容偏離主題。每個小組的討論地點應該相對獨立,避免結果雷同。
小組集中
每個小組討論完成后,可以選派出本組的代表表達對于案例的分析和處理意見。每次發言時間盡量控制在半小時以內,發言之后要接受其他小組成員提出的問題并給出具體的解釋,此時本小組的其他成員也可以代替發言人回答問題。
小組集中討論過程,是每個小組學生自由發揮的過程,可以充分展現自己的觀點,鍛煉自己的表達能力,此時的發言和討論有助于擴展和深化學生對案例的理解程度。此時教師不要過早對觀點給予點評,而是充當一個組織者和主持人的角色。最后為了引導方案的合理解決,教師可以對幾個意見比較集中的問題,提出若干不同的處理方式,組織各個小組再對這些問題和處理方式進行重點討論。這樣可以將大家的注意力引導到正確的方向上。
全面總結
小組最后集中討論完成以后,教師不要急于給出最終結論,應該再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們發揮主動思考能力,再給出問題的答案。這種答案既可以是規律總結,也可以是獲取這種經驗知識的方式。教師還可讓學生們給出書面總結,這樣學生們會獲得更深的體會,對場景或案例展現出來的問題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認識,從而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掌握了主動學習的方法。
結語
綜上所述,現代英語教育應更注重實際應用能力,不是一味地灌輸理論知識。貫穿式案例教學法在中職英語基礎模塊教學中,通過選取與學生生活貼近且易于接受的案例以及互動啟發式的教學實踐培養了學生所學知識的連貫性、系統性,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認識到英語學習與實際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從而增強主動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極大提高了自身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
雖然貫穿式案例教學法在中職英語基礎教學實踐中還有一些不足,但相信通過采取各種必要措施,以及在實踐中結合其他先進的教學方法并積極探索,一定會有效提高中職英語教學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