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瑞
【摘 要】目的:探討改良呼吸機脫機指數在急診重癥監護病房急性呼吸衰竭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回顧分析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41例急診重癥監護病房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臨床資料,統計患者與脫機關系密切的多個因素,并對呼吸機脫機指數的臨床應用價值進行綜合評估。結果:<40歲組患者的脫機成功率顯著高于其他組別(P<0.05),并且患者的年齡越大,脫機成功率越低;脫機指數越高,患者的脫機成功率越好,各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改良脫機指數能反映患者的自主呼吸能力,可作為脫機預測的重要指標。
【關鍵詞】機械通氣; 脫機指數; 呼吸衰竭
呼吸機是治療急性呼吸衰竭的重要方法之一,而臨床上對于需要脫機的患者需進行綜合評估,因此迫切需要尋找一種安全、可靠的評價方法。本研究旨在分析改良呼吸機脫機指數在急診重癥監護病房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對41例急診重癥監護病房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分析,詳情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基本資料回顧分析
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41例急診重癥監護病房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臨床資料,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的年齡在25~76歲,平均年齡為(45.63±3.57)歲;原發疾病: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10例,中毒10例,神經肌肉疾病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12例,冠心病2例,腦血管病4例。
1.2方法
回顧患者的臨床資料,主要指標包括原發病、年齡、氣道閉合壓、上機時間、咳嗽能力、氧合指數、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自主呼吸頻率、淺快呼吸指數、潮氣量、脫機試驗、并發癥、營養狀況等,上述指標均為0-2分,參照2004年池麗莊等[1]的研究方法,將上述項目的計分之和作為脫機指數,總分24分。探討年齡、脫機指數與脫機成功率的關系。
1.3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使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年齡與脫機成功率的關系
<40歲組患者的脫機成功率顯著高于其他組別(P<0.05),并且患者的年齡越大,脫機成功率越低,見表1。
2.2脫機指數與脫機成功率的關系
脫機指數越高,患者的脫機成功率越好,各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3.1年齡與脫機成功率的關系分析
本研究發現,<40歲組患者的脫機成功率顯著高于其他組別(P<0.05),并且患者的年齡越大,脫機成功率越低,因此提示年齡是影響脫機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年齡越小患者的心肺功能越好,并且年輕人的修復再生能力強,康復質量更好[2]。而部分老年患者多合并肺部慢性疾患,年齡越大患者的臟器功能越差,對于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而言,由于患者的氣道黏膜粗糙、肺動脈壓升高明顯,容易引起咳痰無力和反復的肺部感染,因此脫機難度更大。對于合并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而言,過早脫機可能會引起機體局部組織灌注不良,增加代謝性酸中毒的發生率,甚至可能加劇多器官衰竭,增加患者的死亡率。
3.2脫機指數與脫機成功率的關系分析
脫機指數是通過對各項指標進行量化處理,使之更好的表達出來,本研究發現,脫機指數越高,患者的脫機成功率越好,各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改良脫機指數越高患者的脫機成功率越好,可作為反應急診重癥監護病房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脫機的重要指標,具有較好的臨床推廣價值。
3.3脫機指數的臨床應用價值
(1)脫機指數通過結合多種指標,統籌兼顧,更有助于對患者的病情進行綜合評估,不易發生重大疏漏,因此對脫機的評估準確性相對較好。(2)對脫機指數進行連續監測,可對患者的治療計劃進行不斷調整,幫助患者獲得最佳的治療方案[3]。(3)加強對患者的脫機訓練,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
綜上所述,急診重癥監護病房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脫機時機評估,對改善患者的預后質量具有重要價值,應用改良后的脫機指數可提升脫機成功率,適于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周厚榮, 張謙, 楊秀林,等. 改良呼吸機脫機指數在急診重癥監護病房急性呼吸衰竭中的應用[J]. 中華危重病急救醫學, 2009, 21(7):434-435.
[2]宋廣宇. 急診重癥監護病房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危險因素分析[J]. 中國醫療器械信息, 2017, 23(16):58-59.
[3]孔媛, 王玉生. 急診重癥監護病房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危險因素分析[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7, 4(12):2201-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