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昔
摘要:本文以影像后這門藝術類專業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中的《關鍵幀動畫》為例,從課堂任務單設計、課堂微視頻資源的制作、學生學習方式、課堂實施策略等方面規劃教學過程,旨在建設高效的、互動的、開放的課堂,讓學生能夠在探究中學習,在討論中深化認識、在質疑中探索、在實際運用中實現能力的提升,在合作中不斷地反思與總結,從而有效的將知識不斷深化。
關鍵詞:微課;翻轉課堂;應用實踐
隨著互聯網+教育的興起,以及教育體制的改革,與時俱進的涌現出很多種新型的教育教學方法。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近年來在互聯網+教育背景下教育信息化過程中涌現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之一,翻轉課堂的出現顛覆了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下的師生關系與學習方式,影像后期課程作為數字媒體藝術類專業的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之一,能夠將該課程與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有效融合,勢必是對學生創作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徑。
一、微課與翻轉課堂的內涵
(一)微課
微課是指基于教學設計思想,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微課的時長一般為5—8分鐘左右,最長不宜超過10分鐘,教學視頻是微課的核心組成內容。微課所講授的內容呈點狀、碎片化,微課不僅適合于移動學習時代知識的傳播、也適合學習者個性化、深度學習的需求。
(二)翻轉課堂
所謂翻轉課堂就是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教師創建視頻學習資料,學生在家中或課外觀看學習視頻與資源,回到課堂上師生面對面交流和完成作業的一種教學形態。翻轉課堂打破了傳統知識接受與知識內化的時間順序和空間,將知識的內化過程由課外轉為課內。通過同學與同學之間的互動,以及與教師之間的交流互動,更深層次的完成知識的內化過程。
二、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實施的設計與過程
文中筆者以制作開發的影像后期課程中的《關鍵幀動畫》微課為例。
(一)任務書設計
任務書作為實施翻轉課堂中微課的第一步,首先任務單是教師對于教學任務的下發、安排、布置的主要依據,學生能夠清晰準確的了解并掌握相關學習知識要點。其次任務單作為教師能夠了解相關知識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重點難點的理解與掌握情況,學生通過任務單可以有效將學習中主要的問題進行反饋,以便教師在后續的教學過程中對相對集中的問題進行答疑與交流。也為微課的設計與制作提供有利的改進方案,進一步優化微視頻資源。
(二)微視頻資源的搜集、整理、設計與制作
微課的主要構成為教學微視頻,將教學計劃、教學素材、教學講授、教學小結、教學反思等眾多內容集為一體的微視頻?!蛾P鍵幀動畫》微課采用二維動畫形式講授并結合計算機操作演示以及案例分析和任務驅動的方式進行全程講解,二維動畫形式在微視頻制作中增加了難度,但是這種二維動畫形式能夠使學生在觀看學習中避免出現枯燥乏味,增加學習興趣。該微課的制作使用了錄屏軟件+動畫制作+視頻剪輯合成軟件進行開發制作完成。
《關鍵幀動畫》微課在教學設計由知識回顧、新課講授、課堂小結、知識拓展是個部分構成。
1.知識回顧
首先以回顧上節課圖層的五大基本屬性知識點為本節微課的開始,本節課是基于圖層的這五大基本屬性完成關鍵幀動畫的制作,從而引出本節課內容---關鍵幀動畫,知識點的回顧為本節課知識點的引出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使知識點之間有效的銜接。
2.新課講授
通過以動畫的形式對比區分關鍵幀動畫與傳統意義上的逐幀動畫的區別,明確什么是關鍵幀動畫;從而得出關鍵幀是在關鍵的位置產生變化,而關鍵幀之間的變化則由計算機運算完成;案例分析---分析案例動畫的運動方式;通過任務驅動法完成新課知識講授。
a講授關鍵幀動畫的三要素。
b結合案例講授如何創建關鍵幀動畫。
c總結創建關鍵幀動畫的原理。
在知識點講授的過程中屏幕的錄制根據內容對屏幕進行推拉,也就是屏幕局部放大或是縮小,首先是對知識的強調和加強認知,其次是避免長時間觀看屏幕,出現視覺疲勞。
3.課堂小結
高度精煉總結創建關鍵幀動畫原理為9個字,分別為屬性請,位置變,數值差。
4.知識拓展
根據本節課所講授如何創建關鍵幀動畫以及相關原理,完成難易程度以及不同風格的4個案例制作,加強關鍵幀動畫知識的掌握和實際應用能力。
《關鍵幀動畫》作為影像后期課程關鍵幀動畫的開篇部分,該微課用了7分多鐘的時間通過案例分析、任務驅動了解關鍵幀動畫的形式,學會如何創建關鍵幀動畫,并掌握關鍵幀動畫實現的三個要素以及關鍵幀動畫的原理,使學生能夠獨立獨立應用關鍵幀動畫完成相關動畫作品,片頭片尾制作,宣傳片的后期處理等效果,并從中感受和體驗關鍵幀動畫帶來的技術上的享受。注重課前任務書的設計與資源建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三)學生學習方式與知識接收
通過教學任務單的下發與收集,以及微課的觀看與學習,課堂實施過程改變了傳統課堂教師講授、學生被動接受的灌輸性的教學方式,實現知識接收地點的轉換。
(四)知識的內化與拓展
1.問題的收集、討論與答疑
問題的收集與解答,有效地了解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以便集中解決相關問題,使相關共性問題重點詳細的解答,個性問題通過交流互動深化學習。討論答疑的過程增加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
2.發布課堂任務
一般一個微課有相應配套作業由簡入難2—3個,獨立完成與小組協作完成兩種方式,學生通過知識的學習完成作業,在作業的設計中一般是由多個知識點融會貫通的方案,不但完成本節知識的深化過程還能夠將知識組接,完成知識之間的銜接。
3.注重評價展示
課程模式的改變必然帶來課程評價方式的改變。進行優秀成果展示、作品分享,最后教師對任務進行點評和總結。學生在做任務時,教師對學生或小組進行個性化的輔導,每個任務可設置固定的時間,以保證課堂效率。任務完成后采用學生與學生之間互相評價,小組與小組之間相互評價以及教師評價等方式。學習小結為課堂為活動和內容的最后一個階段。通過課程的評價過程以督促學生課堂積極參與活動,同時檢驗課堂學習的效果,并根據反饋結果修訂本節課的微課教學活動中的教、學、做部分內容或形式,也為后續的課程教學提供有力的調整依據。
三、教學效果分析
(一)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模式有效的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的學習由被動接受逐漸轉變為主動探究。
(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知識的接收與內化過程變得主動,從而使知識點理解和掌握會更加扎實與穩固。
(三)采用微課形式的翻轉課堂,通過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在知識的傳授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熱情。
(四)注重評價展示過程,大大提高了學生課堂的參與度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協作能力,增加師生、生生間的交流與互動,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
四、小結
翻轉課堂的出現顛覆了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下的師生關系與學習方式,微課為翻轉課堂提供了長效的資源保證。學生在學習方法上通過自主探究式學習將知識融會貫通,在學習結果上將知識的遷移解決實際創作中的問題?,F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和互聯網的普及,為翻轉課堂的實現與實施提供了技術支持與平臺的搭建,讓翻轉課堂能夠實現,并且易于實現,并且為基于微課形式的翻轉課堂的設計與實施過程提供更加的高效與便捷。從而為教育信息化提供有力的實現途徑,教育教學水平的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