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瑜
【摘 要】 目的:研究兒童保健門診嬰幼兒發生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的臨床情況。方法:此文調查統計分析的資料是2015年4月至2017年12月本院兒童保健門診收入及進行健康體檢的100例嬰幼兒,收集100例嬰幼兒左手的無名指末梢血液開展血常規指標測定,且調查嬰幼兒是否及時添加輔食,統計100例嬰幼兒的營養性缺鐵性貧血檢出情況。結果:100例嬰幼兒檢出營養性缺鐵性貧血占34.00%,6個月~1歲的嬰幼兒的營養性缺鐵性貧血檢出率顯著高于1~2歲的嬰幼兒,P<0.05,證實數據檢測及分析的統計學意義,及時添加輔食的嬰幼兒占60.00%,沒有及時添加輔食的嬰幼兒的營養性缺鐵性貧血檢出率顯著高于及時添加輔食的嬰幼兒,P<0.05,證實數據檢測及分析的統計學意義。結論:6個月~1歲嬰幼兒及沒有及時添加輔食的嬰幼兒更容易出現營養性缺鐵性貧血,需要增強對嬰幼兒及其家長的營養知識宣教,并指導其及時添加輔食,減少嬰幼兒出現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的情況。
【關鍵詞】 兒童保健門診;嬰幼兒;營養性缺鐵性貧血
文章編號:WHR2018062201
貧血是嬰幼兒比較常見的疾病之一,營養性缺鐵性貧血則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貧血類型,需引起充分重視和關注[1]。本研究對2015年4月至2017年12月本院兒童保健門診收入及進行健康體檢的100例嬰幼兒開展調查研究,分析兒童保健門診嬰幼兒發生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的臨床情況。
1 資料及方法
1.1 基礎資料
本文調查研究的資料是2015年4月至2017年12月本院兒童保健門診收入及進行健康體檢的100例嬰幼兒,女性46例,男性54例,年齡最大2歲,最小6個月,其中6個月~1歲的嬰幼兒有61例,1~2歲的嬰幼兒有39例,其年齡平均值為(0.89±0.12)歲。
1.2 方法
對100例嬰幼兒基礎信息及臨床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在嬰幼兒6個月、1歲、2歲的時候分別開展抽血檢測,收集嬰幼兒左手的無名指末梢血液,采取自動血細胞計數儀器對血液標本開展血常規指標測定。并通過詢問嬰幼兒家長對嬰幼兒是否及時添加輔食,輔食主要是指菜泥、蛋黃、米糊等。
1.3 指標觀察
1)調查和研究不同年齡段嬰幼兒的營養性缺鐵性貧血檢出率,其中,判定為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的指標是:血紅蛋白測定值在110g/L以下,紅細胞平均體積測定值在80fl以下,平均血紅蛋白含量測定值在26.0pg以下,平均血紅蛋白濃度測定值在31%以下,且將其他因素引發的貧血排除。2)調查和研究是否及時添加輔食嬰幼兒的營養性缺鐵性貧血檢出率,其中,判定為及時添加輔食的指標是:于嬰幼兒4個月至6個月時添加輔食。
1.4 統計學分析
嬰幼兒相關數據輸入統計學軟件(SPSS 21.0版本)開展檢測及分析計算,嬰幼兒的營養性缺鐵性貧血檢出率表示為例數(n)或率(%)的形式,開展卡方檢驗,P<0.05時表示數據計算和檢驗的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統計并分析不同年齡段嬰幼兒的營養性缺鐵性貧血檢出率
100例嬰幼兒共有34例檢出存在營養性缺鐵性貧血,占據百分比是34.00%(34/100),61例6個月~1歲的嬰幼兒共有8例檢出存在營養性缺鐵性貧血,檢出率是13.12%(8/61),39例1~2歲的嬰幼兒共有1例檢出存在營養性缺鐵性貧血,檢出率是2.56%(1/39),6個月~1歲的嬰幼兒的營養性缺鐵性貧血檢出率與1~2歲的嬰幼兒的營養性缺鐵性貧血檢出率對比及分析,前者更高,χ2=7.7168,P=0.0054<0.05,出現數據計算和檢驗的統計學意義。
2.2 統計并分析是否及時添加輔食嬰幼兒的營養性缺鐵性貧血檢出率
100例嬰幼兒共有60例及時添加輔食,占據百分比是60.00%(60/100),有40例沒有及時添加輔食,占據百分比是40.00%(40/100),60例及時添加輔食的嬰幼兒共有6例檢出存在營養性缺鐵性貧血,檢出率是10.00%(6/60),40例沒有及時添加輔食的嬰幼兒共有例檢出存在營養性缺鐵性貧血,檢出率是25.00%(10/40),沒有及時添加輔食的嬰幼兒的營養性缺鐵性貧血檢出率與及時添加輔食的嬰幼兒的營養性缺鐵性貧血檢出率對比及分析,前者更高,χ2=7.7922,P=0.0052<0.05,出現數據計算和檢驗的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嬰幼兒營養性缺鐵性貧血和其機體對鐵的攝入量不充足有關。例如,嬰幼兒先天的儲鐵不充足和早產等因素引發胎兒自母體內得到的鐵量降低,而出生之后對鐵的攝入量不充足,而嬰兒期的發育比較快,但是鐵的攝入量不能滿足嬰幼兒的生長需求,另外機體對鐵的吸收存在障礙等因素,最終導致嬰幼兒出現營養性缺鐵性貧血[2-4]。
營養性缺鐵性貧血對嬰幼兒的生長發育帶來嚴重的不良影響,主要是缺鐵損害嬰幼兒的機體免疫系統,降低嬰幼兒的免疫抵抗力,還有可能導致嬰幼兒的聽覺傳導相關通路周圍出現損害現象,對嬰幼兒機體健康帶來極大危害[5-7]。本次研究結果呈現,100例嬰幼兒中,34.00%檢出存在營養性缺鐵性貧血,6個月~1歲的嬰幼兒的營養性缺鐵性貧血檢出率和1~2歲的嬰幼兒相比較明顯更高,P<0.05,表明數據計算和檢驗的統計學意義,60.00%嬰幼兒及時添加輔食,沒有及時添加輔食的嬰幼兒的營養性缺鐵性貧血檢出率和及時添加輔食的嬰幼兒相比較明顯更高,P<0.05,表明數據計算和檢驗的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6個月~1歲嬰幼兒與沒有及時添加輔食的嬰幼兒更易發生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的情況,應該進一步增強對嬰幼兒和其家長的營養知識宣教,且積極指導嬰幼兒家長對嬰幼兒進行及時添加輔食,將嬰幼兒發生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的情況明顯減少。
參考文獻
[1] 陳映雪.兒童保健門診中嬰幼兒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的患病情況及相關貧血原因探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26):56-56.
[2] 呂紅,呂梅英,蔡友英,等.湛江市流動人口嬰幼兒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的相關影響因素分析[J].廣東醫學院學報,2015,33(01):66-69.
[3] 麥文英,謝笑英,廖桂桃,等.兒童保健門診嬰幼兒營養性缺鐵性貧血臨床分析[J].當代醫學,2015,(02):114-115.
[4] 王向文,牡丹,劉建平,等.151例蒙古族嬰幼兒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5,(02):140-142.
[5] 趙瑋婷,傅弦琴,杜兆輝,等.社區兒保嬰幼兒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篩查與高危因素分析[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5,29(12):36-37.
[6] 汪芳.社區醫院體檢嬰幼兒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的現狀及保健策略[J].現代實用醫學,2016,28(11):1436-1438.
[7] 江信琴.兒童保健門診嬰幼兒營養性缺鐵性貧血臨床分析[J].飲食保健,2017,04(11):272-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