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鎮林
摘 要:本文詳細闡述了海綿城市理念的基本內涵,對現階段市政給排水設計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分析,同時深入探討了海綿城市理念在市政給排水設計中的具體運用,以供參考。
關鍵詞:海綿城市理念;市政給排水設計;運用
1 前言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我國城市相關管理部門從預防城市內澇和山洪的角度提出了建設“海綿城市”的治理理念,海綿城市有利于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落實,不僅能夠減少因大量降雨造成洪澇災害現象的發生,而且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態的發展。
2 海綿城市理念的基本內涵
海綿城市理念,是指在城市建設規劃和日常管理過程中通過利用或者借助建筑物道路、綠地等生態系統對城市雨水的吸收、吸納、滲透和釋放等能力,進而對雨水徑流進行一定的控制,從而對雨水進行深度消化、滲透和凈化,進而改善雨水天氣等汛期對城市交通帶來的壓力和不良影響,提高城市水資源的利用率,進一步提高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維護水平。海綿城市理念,為市政給排水設計提供了重要的發展思路和方向。海綿城市理念注重在基礎設施規劃和改造過程中要堅持科學設計的理念,是科學發展觀要求的直接體現。針對當前我國城市給排水系統不科學、不完善等情況,功能發揮不到位等影響,通過采用 “滲、滯、蓄、凈、用、排”等綜合性辦法,進而提高城市的自然修復和滲透功能,有效緩解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各種矛盾和問題,促進水資源再生利用。當前海綿城市理念并不是通用的,或者有統一的建設模式,必須要結合城市現狀,充分借助海綿城市理論,對城市基礎設施給排水系統進行科學規劃和設計,才能更好地發揮應有的功能,提高城市建設的科學性、合理性,推動城市現代化進程穩步推進。
3 現階段市政給排水設計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3.1 相關設施缺乏完善性
現如今,我國城市在不斷擴建,建筑物的種類以及數量在不斷增多,在我國現存的給排水系統中,一個最為嚴重的問題便是原本老舊的排水管道在今天已經不能負荷現階段城市給排水負荷提出的要求,為了可以確保城市得以正常發展以及運行,就必須要對市政給排水展開更新以及優化。伴隨著高層建筑數量的不斷增多,生活污水以及城市用水量在不斷加大,這就需要相關部門給予市政給排水設計工作一定的重視,采取有效的措施對排水系統展開改建以及擴建,為實現城市更好的發展提供一定的基礎。
3.2 天氣因素
現階段我國天氣變化無常,會經常出現氣候無征兆變化現象,這樣就會導致人們在面對突發氣候問題時不能展開及時并且有效的應對,市政給排水也受到嚴重影響,故對給排水管道提出了相較之前更高的要求。由于這類突發氣候問題是人們不能提前預料的,導致設計人員在對市政給排水設計時不能考慮到這方面的因素,一旦出現由于惡劣天氣帶來的問題時不能對其展開及時并且有效的解決,導致城市其他方面也遭受巨大影響,同時也嚴重影響人們的正常出行。
3.3 不能對雨水資源展開充足的利用
水資源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以及生產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盡管我國的土地資源非常廣闊,但是水資源的實際分配并不均衡,水資源如果不能得到均勻分配將會給城市的建設帶來一定的限制,因此,有效提高雨水資源的使用效率將會成為對水資源進行補充的一個非常有效的途徑。現如今,各個城市都在不斷的發展以及建設,城市中地面的硬化率也在不斷提升,城市發展給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會導致很多雨水不能及時地滲入到地下,而最終被排放到地下的排水管道中,導致雨水資源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形成一種雨水資源浪費。因此,需要人們給予雨水資源一定的重視,通過海綿城市的建設來對雨水資源展開綜合的應用,從而使城市的排水系統壓力得到有效的降低。
4 海綿城市理念在市政給排水設計中的具體運用
4.1 綠化帶設計
(1)自然排水系統。自然排水系統由多部分共同組成,如植物、地表洼地、滲透空間、人工改良土壤、本地土壤和排水管道等都是其組成部分,其中,植物能夠對雨水進行有效的過濾與滲透;地表洼地也儲存水資源起到了重大作用。自然排水系統的工作原理是建立在現有的排水系統的工作原理之上的,在地下水補充浸潤過濾后保存水分,這種方式相較于傳統的排水系統成本更低。
(2)雨水花園。所謂“雨中花園”,是指在一個凹陷區種植灌木、花草等植物,其原理是利用過濾器、土壤和植物,提高雨水滲透能力,從而達到降低徑流的效果,雨中花園將雨水管理的技術與景觀相結合,在解決雨水問題的同時對環境也起到了美化作用,目前,相關部門著重于研究如何減少雨水污染元素。
(3)緩排滯蓄上的設計。對此要點設計的過程中,必須對綠化帶位置上的地形地址條件進行深入分析,繼而科學合理的設置導流系統,保證雨水流入底下的時候出現層次性,除此之外,還必須在明溝兩個斷點的位置設置水溝渠,如此一來,就可以保證在梅雨季節來臨的時候,水體能夠在綠化帶的范圍短期內滯留儲蓄。
(4)排放上的設計。在綠化帶排放設計過程中,需要確定一個準確的位置設置溢流系統,如此一來,可以保證雨水系統和排水管道之間有效銜接,特別是在夏季雨水較多的時候,在雨水口收集的位置上就會溢滿水,無法做到及時處理,此時,我們就可以利用綠地分流一部分雨水,通過溢流系統把多余的水排放掉,防止洪澇災害的出現。
4.2 路面及結構內部排水設計
對于寬闊的大馬路,就排水效果而言或多或少的都會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所以,在對給排水系統設計的時候,就需要站在全局角度考慮問題,保證寬度設計符合要求,確保雨水口設計的合理性,能夠助推雨水得到有效排放,做到有效回收水資源。如果路面寬度不夠,此時,就應該在道路某一側位置進行單坡設計,如此,既能夠保證雨水實現橫向排放。不僅如此,還必須優化路面結構設計,防止路面出現裂縫。對于道路結構層面進行優化設計的過程中,需要以實際路面坡度作為基準點進行施工操作,保證結構層內部不會出現大面積積水,使得雨水可以順利排出。在道路中央分隔帶的滲水位置下端處設置縱向的盲溝,如此能夠在短時間內收集到大量積水,需要等距離進行多個集水井的設計以及橫向排水管的相關工作的設計。
4.3 附屬設施的設計
首先需要介紹路緣石這個重要的排水設施,設計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在通常情況下,平緣石的高度與周邊地表的高度具有一致性,如此一來,可以保證大范圍的降水能夠直接流到雨水口或是綠化帶當中,防止出現積水。還有一種立緣石,較之周圍地表要高出許多,此時當雨水總量積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剩余的雨水就會直接流入雨水口位置。還有一個需要重點設計的位置就是路肩邊溝,在制定設計方案的過程中必須考慮需要運用的施工材料。在傳統的施工中,都會運用到混凝土材料,但是其外表缺乏美觀度,而且還容易受到自然環境因素的影響,不但無法對雨污水進行凈化,還很容易造成堵塞,所以設計時就要采用到植草溝,實現對雨水的收集、凈化以及排放作用。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海綿城市理念在市政給排水設計中的運用對促進城市發展、提高環境質量以及提升水資源的利用效率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然而現階段我國海綿城市理念在給排水設計中的具體應用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這限制了海綿城市的更好建設,因此,需要人們給予海綿城市理念一定的重視,使海綿城市理念可以在市政給排水設計中得到更為科學以及成熟的運用,從而促進城市的更好規劃與發展。
參考文獻:
[1] 徐鋒.分析海綿城市理念在市政給排水設計中的運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7(8):214.
[2] 朱永海.海綿城市理念在市政給排水設計中的應用[J].城市建筑,2017(9):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