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凱
摘要:隨著經濟和科技的發展,中國移動互聯網技術也到達了一個全新的高度。進入了大數據時代。先進的技術和思想正改變著我國的產業結構,這種技術也促進了我國教育行業的發展。因此我國高職院校該如何適應這個大數據的時代的潮流,該如何利用大數據對學生進行德育工作和教育,本文通過對大數據時代下,教育行業該如何改變高職院校班主任如何進行德育工作進行研究,提出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大數據;高職院校;班主任德育;運用管理
1.大數據時代高職院校德育的特點
1.1更加全面的研究內容傳統的德育
在教學開展之前,我們要保證確定樣本的科學性,以保證能夠在進行教育問題分析的結果,能夠根據科學樣本,得到有科學性的結論。如果我們選用與問題研究要求不相符的研究樣本,那么我們就無法保證研究結論能夠滿足研究問題的解決要求。所以,在大數據的要求下,在研究問題時要改變傳統的樣本選擇方式,突破傳統方式對大數據時代樣本選取的限制。大數據技術要求更加全面的研究傳統,推陳出新,研究更多形式、標準的樣品選擇方式,更加保證進行樣品選擇時的科學性,讓研究結果更具有現實意義和科學意義。推動高職院校德育教育工作的發展與進步。
1.2數據化的研究對象
數據的搜集與研究是高職院校的德育教育的主要內容之一,大數據技術能夠保證在高職院校德育教育過程中收集數據具有客觀性和科學性,避免傳統教德育數據收集方式的局限性和主觀性。大數據時代將數據收集的方向拓展到有關于高職院校學生的方方面面,實時把握學生各個方面的動向和心理,這種數據分析方式為高職院校德育教育提供堅實的數據基礎。高職院校班主任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選擇德育的方式,讓德育教育能夠切實的讓學生產生真實的改觀和進步,能夠通過對教育環境和氛圍進行設計,讓學生德育水平能夠切實的增長。
1.3混雜化的教育內容
由于大數據搜集信息的廣泛性,難以避免的收集了一些需求之外的信息數據,造成信息分析結果的不穩定性。需求之外的信息,成為搜集信息的一部分,這讓就難以將需求信息和需求之外信息有效的分開,這樣需求之外的信息也成為決定結論的信息的一部分。所以高職院校要能夠學會分辨,把握結論的科學性,發揮結論對德育教育的積極作用,從大局上把握信息的反饋結論,從結論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讓大數據技術發揮促進德育教育發展的積極作用。班主任要把握大數據技術給德育教育帶來的便利之處,將大數據技術與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動態把握一起,對學生進行及時及時有效的德育教育,保證高職院校學生能夠積極健康的成長。避免混雜化的教育內容帶給高職院校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消極影響。
2.大數據運用于德育工作的新理念新思維
在大數據時代,高職院校要及時把握大數據技術對德育工作的積極作用、及時轉變思想,對原有的教育模式推陳出新,在教學模式上要有創新的思維方式,敢于創新敢于實踐。新思維新理念要有三點認識:一是把握機會。將大數據技術結合德育工作之中,開拓具有針對性計劃性的德育教育模式。二是改變工作思維。要根據科學的數據來分析學生的心理和生理,能夠做到有的放矢,能夠每一次教育都能讓學生有進步與成長。三是重視數據分析,要將大數據技術應用與德育教學之中,拋棄經驗教訓和主觀教學。對學生能夠有計劃的、有目標的而進行的德育教育,讓高職院校德育教育模式能夠符合新時代的要求。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給出知識,“要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這就要求學生能夠建立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世界觀、認識觀與價值觀。提高學生的思想水平和品德素質,讓學生能夠在大數據技術的教育模式是及時對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心理動態進行撥亂反正。讓學生能夠拋棄不良嗜好,養成符合社會主義價值觀的行為習慣。高職院校要技術利用大數據技術對學生的行為進行分析,將學生的德育工作做到有針對性、有目的的教育,讓學生能夠及時改正自身缺點,讓學生成長為對國家有利、對社會有用的素質型人才。所以高職院校的班主任要具有大數據背景下的德育教育的新思維新理念。
3.大數據時代高職院校德育創新策略
3.1樹立大數據德育理念
高職院校要學會利用大數據技術并結合學生的個性,有目標的,有計劃的對高職院校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高職院校學生具有獨特的特點和心理狀態,高職院校班主任要學會利用學生特點,對學生的心理、身體等多方面進行分析和要求,把握學生的需求和規律,找尋方法教會學生自我教育、自我德育。要通過利用大數據技術,通過對現代社交平臺學生行為進行分析,及時調整對學生的德育計劃和方案,及時有效的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3.2充分互聯網技術提高德育水平
高職院校班主任要學會利用社交平臺和大數據技術,了解學生的真正的心理想法,消除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距離感,讓學生能夠了解老師的教育的意圖。高職院校也要及時對班主任進行大數據方面的專業素質培訓,保證班主任能夠利用大數據技術與德育教育有機結合,提高教育學生的專業能力。
3.3利用大數據,更新高職德育環境
高職院校德育教育是一個任重道遠的任務,這關系到人才的培養素質的發展和中國的未來。高職院校要構建大數據網絡教育系統。讓學生能夠接受系統的、全方面的德育教育培養。保證高職院校的德育教育環境能夠在最先進的環境進行。
結論:在大數據背景下的高職院校的德育教育要保證能夠發揮的大數據技術對于德育教育的積極性,充分將大數據技術與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心理動態有機結合。讓學生能夠在系統的、全方面的教育模式提升學生的德育境界,不斷提高道德水平和綜合素質,保證學生能夠樹立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求的世界觀、價值觀與人生觀,讓學生能夠在投身于社會時能夠為新中國建設添磚加瓦,發揮中積極的光和熱。
參考文獻:
[1]胡乙.高職院校學生班委考核內容文獻綜述[J].科技視界,2016(27):339-340+428.
[2]張瑞敏.大數據時代的高校德育研究綜述[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2(03):68-84.
[3]于菲.高職班主任工作中情感管理的策略探究[J].成功(教育),2013(24):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