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帥
摘 要:BIM技術在市政道路設計中的應用有助于提高市政道路施工的效率,為保證市政道路施工質量,各施工單位應大力推廣該技術,打破行業限制,將為BIM技術的發展和市政道路建設提供良好的環境。
關鍵詞:BIM;市政道路設計;應用
1 前言
在我國經濟極速發展的今天,我們已經跨入了新時代,我國的各項建設的完善需要盡快完成,目前,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獲得了極大的提高,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因此,人們對市政道路的建設要求也比以往更高了,相應的,市政道路修建的技術要求也更高了,市政道路建設工作作為市政工作的極為重要的一部分,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城市交通是否能順利發展、城市交通壓力能否得到有效緩解,它也是一個城市的重要外在,展現著所在城市的經濟水平和交通水平。
2 BIM技術的簡述
2.1 BIM技術的概念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是以建筑工程項目的各項相關信息數據作為基礎,通過數字建模,來仿真模擬施工對象所具有的真實信息,并且通過三維模型,實現工程監理、物業管理、設備管理、數字化加工、工程化管理等功能。在市政道路設計中運用該技術,設計人員就可以根據已建立的模型對市政道路進行設計。
2.2 BIM技術的優勢
模擬仿真性。由于BIM技術的應用,可以在市政道路設計中使用數字化智能仿真系統,并以模型的形式展示市政道路。此外,它還可以在建立好的模型中,對市政道路進行設計操作。直觀可視性。通過運用BIM技術,能達到較好的可視化效果,確保專業技術人員各個環節和工序都能夠按照設計方案和國家標準的規定進行,提高整個工程的質量和施工效果。可協調性。在市政道路具體施工過程中,應用BIM技術,可以及時協調對業主、施工單位以及設計單位三者之間的關系,提前解決可能發生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形成對應數據,提升設計效率和施工質量。估算精確性。在傳統的二維設計模式中,對工程量進行估算,需要較準確地計算橫段面和長度。當道路所在區域地形較復雜時,就很難保證數據的準確性。而使用BIM技術,可以通過模型屬性和各種數據的分析,較便捷地統計長度、面積、體積等數據,最終計算出較精確的工程量數據,確保工程進展順利。
3 BIM技術在市政道路設計中的作用
3.1 充分表現設計意圖
BIM技術的廣泛應用,基本上實現了三維數據模型的建立,這樣能夠有效地避免傳統二維設計模式在設計表現形式上的不足。在市政道路工程設計階段,BIM技術能夠更加直接的將城市道路完工后的效果圖加以描述,工作人員更加直接的看到城市道路完成后的視覺效果,因此將BIM技術引入到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可以更加直觀的對城市道路設計意圖進行表達。
3.2 較強的模擬分析能力
BIM技術的一大優點就是能夠在設計的初級階段就將城市道路工程完工后的效果表現出來,這可以讓人們更早的、更直接的感受到該設計意圖所帶來的效果,同時在表現出完成體效果時,還能對其特質進行全方面分析。這樣就可以使相關的設計人員在設計初級階段認識到該設計中所存在的不足,并及時的對設計方案以及設計理念加以調整和改進,這就是BIM技術在市政道路工程中模擬分析能力的體現。
3.3 較高協調性
在市政道路設計過程中,傳統的二維設計模式是前些年在這一領域應用較為廣泛的設計模式,在道路條件較好的區域可以發揮出很好的效果。不過,隨著全國經濟高速發展,城市道路工程也逐漸向鄉鎮方向擴展,這體現出了傳統二維設計模式存在性差這一特點。當面對道路條件不好的區域,高低起伏、高差相差太大的一些因素會使設計存在較大的誤差,從而影響市政道路工程的順利施工,然而,BIM技術中可以通過三維數據模型的精確信息來對市政道路工程的工程量進行精確地確定,這樣促進了工程施工的順利進行,BIM技術擁有較高的精確協調性。因此,在市政道路設計這一領域有著很廣泛的前景。
3.4 多領域協調工作
隨著市政道路工程的飛速發展,市政道路的設計難度也在逐漸提高,這對于傳統的二維設計模式又是一個更加嚴峻的考驗,在傳統的二維設計模式工程中,要通過復制、粘貼以及應用等幾道程序來完成對模型的設計和分析。這樣一來,往往會忽略掉一些細節上的問題,致使這些設計環節很難完美的協調工作,導致在市政道路設計完成時會不可避免的出現一些設計問題,需要更多的時間去對市政工程道路設計進行檢查和糾錯,就會大大降低市政工程道路設計效率。而BIM技術可以使多領域工作協調更加便捷流暢,同時以更高的質量和效率完成設計工作。
4 BIM技術在市政道路設計中的應用
4.1 場地規劃分析
將BIM技術應用于市政道路設計過程中,首要應用環節就是場地規劃環節。在場地規劃過程中,先利用BIM技術將場地內元素以立體的形式直觀地表達出來,這樣才可以將場地內的布置工作做得更好。在建立場地模型過程中,要運用專業軟件導入現場地形,注意導入地形工作要嚴格按照標高方格網來進行,同時,對于市政道路的排水系統以及標高系統要提前做好策劃工作,盡量減少臨時建設的挖方填方。其次,在市政道路設計過程中應用BIM技術,要積極結合地理信息系統優化道路布局,進而保證道路設計工作充分智能化。
4.2 地下管線綜合設計
地下管線綜合設計工作通常包括以下內容:要做好市政道路橫斷面的各個工程項目的布置工作;要做好豎向高程的協調工作。在進行市政道路設計時,要提前了解地下管線的相關資料,迅速掌握規劃管線的種類、管線的管徑以及管線的走向等資料,從而通過借助BIM技術來實現管線排布模擬。借助BIM技術對地下管線實施綜合布局,提前確定各個管件的尺寸,進而將管件尺寸上報給加工廠及時加工。此外,由于在市政道路建設工程的預埋階段,經常會出現因為施工不當而產生漏留孔洞、漏埋套管以及預埋位置不當等問題。這時就要利用BIM技術,對管線的預留孔洞實施精準定位,有效減少后期施工困難。
4.3 道路景觀分析
在市政道路設計過程中,還需要利用BIM技術對道路景觀進行三維模擬,進而便于科學分析景觀布置。通過BIM技術可以將道路兩旁的植物群視為一個整體,能夠十分快速地將其導入到模型之中,利用模型對景觀植物進行分類,對其空間布局以及養護高度進行合理規劃,最終保障市政道路景觀設計的圓滿完成。
4.4 工程量統計分析
在市政道路設計過程中,通過BIM技術可以有效的完成工程量分析,將建設項目的工程量迅速提取出來,結合算量軟件,讓工程量可以實現自動統計,進而得出工程量清單。例如,斯維爾算量軟件以BIM技術為基礎的算量軟件,利用該軟件可以快速識別算量建模,根據不同規則,準確實現鋼筋、土建以及混凝土工程量的精確測算,隨后生成工程量清單,為后續的材料采購工作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
5 結束語
總之,在BIM技術概念下的市政道路設計,是由不同的設計平臺協同設計的。在城市建設規模增加的趨勢愈加明顯的今天,市政道路的設計由此可以擺脫傳統的二維設計,并推動創新和促進三維模型設計領域的市政道路設計的發展,進行科學有效的布局、合理規劃。在此基礎上有效提升市政道路設計水平和設計質量,推動當今社會市政道路設計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鷹翔.古建筑基本信息模型在保護工程中的應用研究[D].蘭州交通大學,2016.
[2] 余萌.BIM技術在市政道路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四川建材,2016(2):149~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