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泉
摘要: 數字媒體專業工作室是由學校獨立建設或校企合作共同建設,配屬專業教師進行指導,集專業技能學習、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職業技能提升為一體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在工作室進行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可協調企業將部分適合大學生參與的項目引入工作室,引導學生在實際環境中融入角色,幫助在校大學生開拓視野,培養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深入了解涉及項目制作的各方面內容,使創新創業教育更好的融入專業教育并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通過工作室這個平臺,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提升,促成創新創業項目的落地。
關鍵詞: 大學生工作室創新創業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以及“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逐步成為了時代發展的新形勢,尤其大學生的創新創業,得到了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社會各界的關注關心,很多地區組建了創新創業孵化基地,開設了各種各樣的眾創空間,部分高校相繼成立了創新創業學院進行創新創業教育,以幫助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的發展壯大。
1、基本情況
數字媒體專業工作室以輔導老師提供的教學項目為主線,利用學院的教育資源和校友資源,以理論結合實際的培訓體系為依托,目前是工作室創新創業教育的核心內容。我校數字媒體專業工作室通過2年的運行,積累的教學項目已涵蓋數字媒體應用技術、視覺傳播設計與制作2個專業內容,學生已經完成工作室宣傳片1部,各類視頻制作10余部。
2、項目制作
以教學內容為牽引,以校企合作為手段,引領學生進入市場化綜合項目,使學生在運用所學知識技能完成項目的同時深入了解涉及項目制作的各方面內容,使創新創業教育更好的融入專業教育并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
3、促進作用
(1)理論指導,完善教育環節
教育部在2010年印發的《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指出要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明確了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兩者之間有著緊密的關系——專業教育為創新創業教育提供理論基礎,創新創業教育則是專業教育的實踐與應用。從目前開展的創新創業教育來看,很多高校僅是開設一兩門創新創業類課程,沒有形成體系,而且很多課程為選修。另外很多課程都停留在課外環節,處于一種應付差事的狀態。我校數字媒體工作室緊跟教育部指導方向進行建設并投入運行,為加強創新創業教育提供了一種切合市場實際的教育培養方式,并在逐步積累經驗的過程中進一步完善整體教育環節。
(2)教學牽引,鞏固基礎知識
構建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需考慮課程的銜接和連貫。專業人才培養還包括各類實習實訓、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實踐類課程。我們在數字媒體工作室的運行過程中,以輔導教師為主體,以教學方向為牽引,設計了一整套內容由淺入深,難度逐步遞進的實訓項目,力求讓學生在項目制作過程中能夠充分運用專業課程中所學知識點,達到鞏固基礎知識,理解運用方式的目的。
(3)開拓視野,培養創新思維
實踐教學是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專業教育密切相關的實踐課程,通過在工作室的實訓項目制作,學生能夠把掌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用于解決實際問題。另一方面的實踐課程主要是讓學生能夠參與到具體的創新創業,我們采取了校企合作方式,將市場實際項目帶入工作室,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在項目制作過程中更為深入的了解知識技能運用原則,思考不同的角色定位,培養創新思維。
(4)產學對接,提高實踐能力
在創業教育的基礎上,數字媒體工作室通過校企合作讓大學生投身創業實踐,在實踐中提高創業能力。與校內外資源充分結合,主動溝通省內創業孵化器、校外實踐基地和創業基地等,尋求專業教學與創業教學的結合,激勵大學生積極參與到工作室的各項活動中,通過參賽、交流展示、研討等形式把合作創新成效作為創業項目產生的源泉,把工作室活動與創業教育活動關聯起來,將團隊成員作為創業實踐的骨干,讓學習成果有所產出,學生在其中體現出的積極性有明顯提高。
總的來說,專業工作室對大學生的創新創業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1、各級支持力度較大,教育體系尚不完備
甘肅省大力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甘肅省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明確了各高校建立健全創新創業學分管理和學分積累轉換制度,優先支持參與創新創業的學生轉入相關專業學習,加大創新創業基金、專項資金對貧困地區大學生的支持力度等一些列政策;蘭州市就業局啟動實施的“泛海揚帆——蘭州大學生創業行動”可為自主創業并符合條件的大學生提供無償資金援助;我校2018年度申報立項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xx個,申報資金xx萬。然而在政府和學校各級熱切關注、大力支持的情況下,數字媒體工作室在具體運行上依然停留在較低層次,主要依托于組織學生進行設計類社團活動、參加創業大賽等方式進行,雙創教育還沒有形成統一、科學的體系,學生難以選擇自己真正需要的課程和項目進行學習實踐。
2、學生參與熱情高漲,項目落地不盡人意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國家對全民創新創業的大力推動,專業工作室的創業形式正不斷滲透到各行各業中,我校數字媒體工作室也呈現出學生參與熱情高漲的現象。然而通過工作室近兩年的實際運行情況發現,獨立項目往往停留在教學應用階段,難以進入市場,校企合作項目也鮮有成功落地。究其原因,首先是學生還處于學習階段,初始能力無法滿足復雜項目的要求,而符合教學需求的階梯式難度的市場項目又比較少,這就需要指導老師具備較高的選題能力和項目設計能力;其次是項目的定位和設計周期較長,完成一整套實訓方案需要經過學生學習過程的檢驗,而目前數字媒體專業技術更新較快,容易出現學生畢業時學到的知識和完成的項目已經被市場淘汰的尷尬局面;最后是校企合作項目要實現落地,配套的制度和政策還不完善,校方的根本目的在于人才的培養和輸送,而企業的目的在于盈利,能夠兼顧二者的項目還需要長時間的市場磨合。
3、學生層次參差不齊,帶入項目進度緩慢
媒體工作室建設的核心目的還是在于教書育人,以更完備的教育制度和方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在工作室成員的選擇上,我們的寬容度還是比較高,允許每年進入工作室的學生在專業素質上有所差異。這直接導致了學生培養周期與項目周期之間的沖突,新人進入項目情況比較緩慢,而新項目人員編配也較為困難,雖然有個別學生表現出較強的個人能力,但短板效應嚴重,難以介入大型綜合項目。
結束語
總的來說,目前大學生創新創業氛圍濃厚,專業工作室更逐步體現出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的優勢。我校以數字媒體工作室建設為抓手,積極貫徹教育部指導意見,通過工作室運行實踐,逐步深入總結工作室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促進作用。同時也看到了目前仍然面臨著教育體系不完備、工作室運行不成熟、創業導師缺乏、創業項目難落地等一系列問題。在面臨這些問題時,政府、學校、企業和個人多方應協同方向,共同做出應對措施,確保專業工作室模式對創新創業教育的持續推動。
參考文獻
[1]曹劍輝,周合兵,羅一帆.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模式[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29(8):195-198.
[2]劉寶存.確立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J].中國高等教育,2010(12):82-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