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英
【摘 ?要】目的:觀察保留尾狀葉肝次全切除,對肝內膽管結石病患者治療的效果。方法:將我院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7例肝內膽管結石病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所有肝內膽管結石病患者,均接受保留尾狀葉肝次全切除治療,觀察患者的臨床效果。結果:7例患者的平均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分別為:(276.5±22.4)min、(2955.5±103.6)ml、(38.9±3.3)d。手術后6個月,并發膽管支氣管瘺者占14.28%,經對癥治療后好轉。結論:肝內膽管結石病患者通過保留尾狀葉肝次全切除實行治療,臨床療效確切、安全,適用于臨床方面應用和推廣。
【關鍵詞】保留尾狀葉肝次全切除;肝內膽管結石;臨床效果
肝內膽管結石病,為膽管結石的類型之一,即為左右肝管匯合部以上所有分支膽管內的結石,可以獨立存在/和肝外膽管結石共同存在[1]。膽道細菌感染、寄生蟲感染、膽汁滯留等,均會引發肝內膽管結石病。臨床癥狀:上腹疼痛、患側肝區疼痛、胸部疼痛等[2]。本次研究,將我院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7例肝內膽管結石病患者為主,觀察通過保留尾狀葉肝次全切除治療的臨床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7例肝內膽管結石病患者。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上腹疼痛、發熱、乏力等表現,研究前知情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排除對本次治療禁忌者。7例患者中,男、女各占71.43%(5/7)、28.57%(2/7);病例年齡區間為35~52歲,平均年齡(43.5±4.4)歲。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CT檢查、CTA檢查、PTCD造影檢查。參照肝切除術前肝臟儲備功能評估標準,進行多學科討論,所有肝內膽管結石病患者均存在保留尾狀葉肝次全切除手術指征,均通過保留尾狀葉肝次全切除方法治療。
探查腹腔時,發現肝臟表面發生結節樣改變,II~VIII段肝葉萎縮、色澤減退、肝內結石散處于突出肝表面現象。同時,尾狀葉代償性增大。這時,對第1肝門實行游離,將左右肝管后分離、牽引,對肝左右動脈、供應尾狀葉獨立動脈、膽管系統進行游離處理,能夠觀察到肝左動脈分支供應尾狀葉。第1肝門游離清楚時,可對第2肝門實行處理。采用電刀將肝圓韌帶、左右冠狀韌帶,以及鐮狀韌帶和左右三角韌帶打開,將部分下腔靜脈側韌帶切開,確定右后葉——下腔靜脈肝短靜脈位置后,做好肝尾狀葉靜脈的保護工作。這時,可將第2肝門充分暴露,利用鉗夾對肝右靜脈、肝中靜脈和肝左靜脈,予以離斷處理。下降靜脈端通過4-0 Prolence線鎖邊縫合,完成第2肝門處理工作。處理第1肝門時,對于迂曲左右肝動脈環繞尾狀葉來講,應順著分出的多根細小動脈供應增大尾狀葉,顯露、保留左右肝動脈,所發出的供應尾狀葉小動脈。對方門靜脈左右分支進行游離處理后,于門靜脈左支發出尾狀葉靜脈后,進行遠端離斷結扎處理。暴露門靜脈右支,切將肝實質切開,加以離斷結扎操作。將肝尾狀葉、肝IV、VII、VIII段的肝實質離斷,且離肝臟左右葉,加強對進入尾狀葉管道系統的保護,然后予以肝創面血管、膽管斷端縫扎,將肝左葉、肝右葉移除。最后,在肝右外側、頂部,分別置于1根橡膠引流管,做好腹壁引出固定工作。
1.3觀察指標
觀察所有肝內膽管結石病患者的臨床效果。
1.4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中,所有肝內膽管結石病患者的臨床全部數據,均輸入SPSS20.0,進行分析和處理。
2?結果
手術時間為268~282min,平均(276.5±22.4)min;術中出血量為2889~3022ml,平均(2955.5±103.6)ml。手術后,所有患者均接受保肝治療、預防感染治療、靜脈營養支持治療等。手術后1周,將腹腔引流管拔除,住院時間為35~41d,平均(38.9±3.3)d。手術后6個月,并發膽管膽汁瘺者1例,通過保肝、抗炎、穿刺引流等方法治療后好轉、出院。
3?討論
肝膽管結石病,屬于我國發病率較高的病癥,病癥的發生和較多因素有關,會嚴重威脅到患者的生存質量。臨床上一般采取手術切除病肝的方式治療,本文經保留尾狀葉肝次全切除,對肝內膽管結石病患者進行治療。治療需要注意事項:手術前進行CT、CTA、PTCD等檢查,手術過程中,對第1肝門進行游離、顯露處理,然后再進行第2肝門處理。第2肝門處理后,自第1肝門骨骼化游離左右肝動脈,保留供應尾狀葉細小分支,將肝臟II~VIII段經尾狀葉切離。同時,手術中還需采用頓性鉗折法/超聲吸引器,對肝實質紀要離斷,以此確保肝內管道結構骨骼化[3]。此外,應嚴格遵循肝切除術前肝臟儲備功能評估標準,做好手術前安全評估工作。通過經驗豐富的醫師操作,保證剩余尾狀葉流入、流出保持通暢的狀態,并且準確掌握安全切除的范圍,從而降低切面細小膽管膽汁瘺發生率、術后并發癥發生率[4—5]。需要注意的是,膽管膽汁瘺為肝膽病最嚴重的并發癥。因此,通過對癥治療的同時,應進行右側胸腔穿刺引流、經皮肝周穿刺引流,本次研究中的1例膽管膽汁瘺患者,通過治療得以好轉、出院。
總而言之,肝內膽管結石患者經保留尾狀葉肝次全切除治療,可達到較好的臨床效果,同時確保治療的安全性。為減少術后發生并發癥情況,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發病原因、病情等,制定針對性治療方案處理。
參考文獻:
[1]汪珍光,傅思源,林川等.經前入路肝尾狀葉全切除術治療累及腔靜脈旁部肝腫瘤的臨床療效[J].中華消化外科雜志,2017,16(2):195-200.
[2]王宏光,紀文斌.機器人肝尾狀葉切除[J].中華肝臟外科手術學電子雜志,2017,6(3):181-186.
[3]余德才,吳星宇.以尾狀葉為中心解剖性肝切除的臨床定義與意義[J].中華腔鏡外科雜志(電子版),2017,10(3):131-135.
[4]彭創,李佳,易為民等.單獨保留肝尾狀葉解剖性肝切除治療肝膽管結石病[J].中華消化外科雜志,2016,15(1):81-84.
[5]萬春,王哲,萬品文等.單獨全尾狀葉肝切除術14例臨床經驗[J].中華肝膽外科雜志,2016,22(6):367-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