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靜 高彩軍
【摘 ?要】目的:探討口腔修復治療在老年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老年牙體缺損或牙列缺失患者97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治療方法分組:49例患者采用固定橋或種植義齒治療,進入觀察組;48例患者采用局部義齒或覆蓋義齒治療,進入對照組。結果:觀察組患者疼痛、炎癥、修復體異常、食物嵌塞等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牙體缺失或牙列缺失患者采用固定橋或種植義齒治療的療效良好,并發癥少,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口腔修復;老年患者;效果
牙體缺損或牙列缺失在口腔科比較常見,若不及時進行治療則可影響口腔功能,導致咀嚼功能減退,攝食受阻,發音準確性降低,鄰牙超負荷、移位、偏斜、齲懷,甚至導致面部美觀度下降[1]。除此之外,牙體缺損或牙列缺失的發展是漸進性的,早期不易察覺,這就導致患者的咀嚼效率不知不覺中下降,胃腸道的消化負擔逐漸增大,間接影響到了患者的消化功能。若要阻止病情加重,防止更多的牙齒發病病變,則需及早實施有效的口腔修復治療。目前,臨床中治療牙體缺損或牙列缺失的方法較多,常用的有嵌體或核樁冠治療、局部義齒或覆蓋義齒治療、全冠或部分冠治療、固定橋或種植義齒治療等[2]。這些治療方法的應用效果各不相同,臨床中一般根據患者的牙齒病變情況以及患者的經濟能力選擇合適的修復治療方法。本研究選取老年牙體缺損或牙列缺失患者97例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分組研究,探討不同的治療方法所產生的治療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97例老年牙體缺損或牙列缺失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治療方法分組。觀察組:男27例,女22例;年齡63-83歲,平均年齡(65.28±7.30)歲;病程3-24年,平均(15.74±3.68)年;齲齒22例,外傷8例,牙周病16例,其他3例。對照組:男28例,女20例;年齡61-84歲,平均年齡(65.80±7.29)歲;病程2-23年,平均(15.64±3.26)年;齲齒20例,外傷7,牙周病18例,其他3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性(P>0.05)。
1.2方法
在實施口腔修復治療之前,口腔科醫師仔細詢問患者的年齡、病史等基本情況,傾聽患者的訴求,并檢查全口牙齒,必要的情況下指導患者進行X線檢查;同時,安撫患者的情緒,告訴患者如何配合治療。做好上述準備工作之后開始實施口腔修復治療。
觀察組:采用固定橋或種植義齒治療。①固定橋治療:對需要修復的牙列旁邊的基牙進行打磨并保持平行,之后從塑料橋、金屬橋、烤瓷橋等固定橋中選出一個適合患者的,讓患者試戴,試戴時指導患者做咬合動作。②種植義齒:對其他方法治療無效的患者實施種植義齒治療,即把具有生理活性的牙根植入牙槽骨,之后將修復體覆蓋在牙根上。
對照組:采用局部義齒或覆蓋義齒治療。①局部義齒治療:調整并磨平牙體缺損或牙列缺失患者的余留牙,把牙槽嵴當做固定支持,之后試戴局部義齒。②覆蓋義齒治療:對余留牙較少或基牙條件不符合要求的患者,治療師把義齒的基托覆蓋在牙根或牙冠上。
1.3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的疼痛、炎癥、修復體異常、食物嵌塞等并發癥的發生情況,并進行對比。
1.4統計學分析
統計學處理軟件為SPSS13.0統計軟件。計數資料用x2檢驗,P<0.05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12.24%)明顯低于對照組(31.25%)(P<0.05)。
3 討論
老年人是口腔疾病的高發人群,發病原因主要為牙齒、牙齦、黏膜層發生退行性改變,口腔衛生狀況不佳,飲食習慣不健康,等等[3]。牙體缺損或牙列缺失是常見的口腔疾病之一,可影響到患者的攝食、發音、面部美觀、胃腸道功能等多個方面,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4]。只有及時進行有效的治療,才能減輕此病造成的危害,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目前,臨床中雖有較多的方法治療牙體缺損或牙列缺失,但是部分患者的治療效果不佳,出現了牙齒疼痛、牙齦發炎、食物嵌塞、修復體松動脫落等并發癥,最終導致治療失敗。為提高口腔修復治療效果及避免并發癥的發生,本研究選取97例牙體缺損或牙列缺失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展開探討。研究結果表明,與采用局部義齒或覆蓋義齒治療的患者相比,采用固定橋或種植義齒治療的患者其并發癥發生率明顯更低。從這項研究結果來看,固定橋或種植義齒治療在治療牙體缺損或牙列缺失方面具有更大的優勢,究其原因,主要為以下幾點:①固定橋的固定性比局部義齒的固定性更強,在患者正常咀嚼的情況下,修復體不會發生松動;②固定橋與基牙邊緣的密合性較高,不會引起不適感[5];③種植義齒對牙槽的刺激和傷害較小,患者耐受性高;④局部義齒或覆蓋義齒治療的操作難度更大,治療周期更長,治療期間易發生牙周炎或基牙齲懷。固定橋或種植義齒治療的療效雖好,但是也可能使病情復發,若要降低復發率,則患者需做好口腔衛生清潔工作,每天至少刷牙兩次,防止食物嵌塞;同時,注意保護牙齒,少食或不食堅硬、刺激性強的食物;此外,謹遵醫囑,配合治療;定期去醫院檢查口腔健康,若發現問題則及時進行治療。
綜上,口腔修復治療手段較多,對老年牙體缺損或牙列缺失患者實施固定橋或種植義齒治療可取得比較理想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江鵬. 老年人口腔修復的臨床治療特點和效果研究[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5(8):84-85.
[2]羅建軍, 趙明莉, 李東妮. 分析正畸+修復聯合治療在口腔修復中的臨床應用[J]. 中國實用醫藥, 2015, 10(35):101-102.
[3]華桂梅. 口腔修復治療技術在中老年患者中的臨床應用分析[J]. 中國保健營養, 2016, 26(5).
[4]吳曉平, 王友山. 老年人口腔修復的臨床治療特點和效果觀察[J]. 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6(9):1661-1662.
[5]楊穎, 曲曉巖. 老年人口腔修復的臨床治療效果分析[J]. 中國老年保健醫學, 2016, 14(1):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