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冬梅 石長武
【摘??要】目的:觀察人性化護理在婦產科護理中的效果。方法:90例婦產科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模式;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配合人性化護理模式。結果:兩組焦慮與無焦慮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差異均具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人性化護理干預可有效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婦產科護理;人性化護理;效果
近年來,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人們對護理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人性化護理是基于傳統醫療服務的基礎,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在護理過程中,注重對患者身心的護理結合[1]。我們通過對在婦產科護理中采用人性化護理,探討其護理效果,取得較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我院婦產科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9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患者年齡22~52歲,平均年齡(33.2±4.6)歲;患者中宮頸炎14例,盆腔炎16例,子宮肌瘤22例,月經失調20例,多囊卵巢綜合癥8例,妊娠合并癥10例。隨機將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45例,兩組患者年齡、病情等方面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模式,護理方法包括護理前的健康教育、心理護理、并發癥預防等。
1.2.2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在各個環節配合人性化護理模式,具體方法如下:(1)護理準備。患者入院后了解患者病情情況,根據患者癥狀進行護理評估,制定有針對性的護理方案,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情況,給予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對護士進行溝通能力、護理理念等相關培訓,提高護士的專業技能與理論知識,加強護士對人性化護理理念的認知度。(2)心理護理。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了解患者的心理情緒變化情況,給予及時疏導,護士可采用肢體語言配合,安撫患者,減輕患者的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樹立患者治療的信心。積極傾聽患者的心理需求,并給予正確的解答,調節患者情緒,指導患者自我調節,同時,護士應注意對患者隱私進行保密,與患者家屬保持良好的溝通,使患者家屬配合對患者的護理,提高患者的舒適度。(3)護理操作。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對手術使用的醫療器械要進行嚴格消毒,預防感染等問題發生,內置管采用較好的材質,減少對患者器官的影響,嚴密觀察患者臨床癥狀表現,對患者可能存在的并發癥進行積極的預防,減少并發癥的發生。(4)環境護理。營造良好、舒適的住院環境,病室內擺放溫濕度劑,調節病室溫濕度,定期通風、消毒,保持病區安靜,使患者獲得充足的睡眠。關注患者的起居及喜好情況,病室內擺放書籍、報刊等,患者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活動,轉移患者對疾病的注意力。(5)飲食調節。加強對患者的飲食指導,根據患者病情,結合患者飲食喜好,進行合理安排,提高蛋白與纖維素的食物,提高患者機體免疫力,促進病情的康復。
1.3療效判定標準
1.3.1采用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對兩組患者護理滿意程度進行評價,護理滿意度調查內容包括住院環境、護理主動性、護理滿意度等,滿意度評分滿分100分,得分越高,護理滿意度越高。1.3.2采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對患者進行檢測,焦慮:>14分;輕度焦慮:7~14分;無焦慮:<6分。焦慮=焦慮+輕度焦慮。1.3.3護理依從性。對患者護理依從性分為完全依從、部分依從與不依從三個維度,依從性=(依從例數+部分依從例數)/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2.0統計學分析軟鐵包進行數據統計,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2檢驗處理,計數資料采用t檢驗處理。P<0.05具有顯著性差異。
2 結果
2.1兩組患者焦慮情況比較觀察發現,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焦慮6例,輕度焦慮10例,無焦慮27例,對照組患者焦慮18例,輕度焦慮14例,無焦慮15例,兩組患者中焦慮與無焦慮患者比較,結果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
2.2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比較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92.1±15.4)分,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75.4±14.9)分,經統計學處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患者護理依從度比較護理過程中,觀察組依從23例,部分依從20例,不依從2例,依從度95.6%,對照組依從16例,部分依從18例,不依從11例,依從度75.6%,經統計學處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人性化護理有別于其他護理干預方法,其更注重對患者主觀意愿進行考慮,研究指出,身體與心理健康是相聯系的,當身體出現問題時,會影響患者的心理情緒,而心理情緒發生變化,也會對身體產生影響。當采用人性化護理干預時,通過對患者的病情及個人情況進行了解,加強對患者身體、心理的調節,改善患者心理。住院環境是提高護理滿意度的客觀條件,除主觀調節外,在實施人性化護理模式時,營造舒適、整潔、安靜的住院環境,可保持患者的身心舒適,緩解患者心理壓力,促進患者疾病的康復。婦產科護理中開展人性化護理模式,可使患者與護士建立良好的關系,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身心舒適度,消除其不良心理情緒,積極配合護理工作,提高療效。
本組研究中,通過采用人性化護理干預模式加強婦產科患者的護理。在護理干預前,加強對護士的專業技巧及知識的鞏固情況,提高護士對人性化護理的理念的認知,這樣才能在護理實踐中,有效運用人性化護理方法,為患者提供有效的護理干預。針對患者的主要護理措施,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個人情況,圍繞患者環境、心理等方面進行護理。本組研究中,觀察組經護理后,其護理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有效提高了患者對護理的配合度,這對于改善病情具有積極的意義。在患者的心理情緒狀態觀察上,觀察組發生焦慮者明顯低于對照組,而無焦慮患者明顯高于對照組。對護理滿意度的調查中發現,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
綜上述,人性化護理干預可有效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提高患者的護理依從性及護理滿意度,這對于促進患者積極配合護理及治療工作,提高患者臨床療效,改善病情,緩解護患關系具有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魏智慧.婦產科患者術后疼痛的評估與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z2):108
[2]姜奎金,張敏,王俊梅,等.婦產科手術患者切口感染防治與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