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石萍
【摘? 要】目的:探討在早期食管癌臨床診斷中應用無痛胃鏡的臨床效果及價值。方法:選擇2016年8月—2017年6月間我院經臨床病理診斷確診的84例早期食管癌患者,分別以觀察組與對照組表示這些患者,對照組中患者選擇常規胃鏡方法進行診斷,觀察組中患者以無痛胃鏡進行臨床診斷,觀察兩組患者臨床診斷情況。結果:在經過診斷之后,對兩組患者臨床診斷準確率進行觀察比較,結果顯示觀察組中患者臨床診斷準確率為90.5%,對照組中患者臨床診斷準確率為85.7%,兩組患者間差異不明顯;觀察兩組患者臨床診斷中的依從性,結果顯示觀察組中患者依從率為95.2%,對照組中患者依從率為71.4%,兩組患者之間差異顯著。結論:對早期食管癌臨床診斷中應用無痛胃鏡具有比較理想的臨床效果,診斷準確率比較高, 并且對患者造成痛苦比較小,可提升患者依從性,使其更好配合診斷,具有較高臨床價值。
【關鍵詞】早期食管癌;無痛胃鏡;診斷價值
食管癌在現代臨床上屬于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疾病,近幾年在臨床發病率呈現不斷增加趨勢,對患者生命安全具有嚴重威脅。由于食管癌在早期無明顯臨床表現,很多原則在發現時已經是晚期,失去最佳治療效果,因而在早期對該疾病進行有效診斷具有重要臨床意義及價值,而胃鏡檢查就是比較有效的一種方法,但常規胃鏡檢查對患者造成的痛苦較大,患者依從性較低,而無痛胃鏡檢查可使這一問題得以較好解決。本文特選擇選擇2016年8月—2017年6月間我院經臨床病理診斷確診的84例早期食管癌患者,分別對其行常規胃鏡檢查與無痛胃鏡檢查,特進行如下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資料來源
本文研究中選擇的所有對象均為選擇2016年8月—2017年6月間我院經臨床病理診斷確診的84例早期食管癌患者,分別以觀察組與對照組表示這些患者。在對照組中患者總人數為42例,該組中共包括24例男性患者與18例女性患者,其年齡大小均在45—68歲之間,年齡大小平均數為58.8±±2.8歲;在觀察組中總患者數量為42例,該組中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分別為22例與20例,所有患者年齡區間均處于44—70歲,其平均年齡大小為56.8±2.8歲。兩組患者的年齡及性別等一般資料無差異,具有可比性。兩組均在自愿情況配合本次研究,并且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在檢查之前,對患者病史詳細詢問,對患者體格進行檢查,將嚴重心、腦及腎臟疾病患者排除,在檢查之前將麻醉機、吸引器以及氧氣與有關藥品和搶救設備準備。告知患者患者常規禁食8h,并且要禁水4h。在患者入室之后,選擇患者右上肢以常規方法建立靜脈通道,對患者行心電圖檢查,對于高血壓較嚴重患者,應當給予其短效降壓藥物,即給予患者20mg硝苯地平使其于舌下含化,在確?;颊哐獕航档偷秸顟B時再給予其胃鏡檢查。在實施檢查前,先以1%丁卡因對其咽喉部進行噴灑,從而對患者黏膜實行潤滑麻醉,使患者選擇左側臥位,對其血壓、脈搏及血氧飽和度進行監測,通過經鼻導管使患者吸氧,將氧流量控制在每分鐘2—4L。在此基礎上,觀察組中患者由專一麻醉醫生給藥,選擇芬太尼及丙泊酚給予患者靜脈注入,其中芬太尼首次劑量為0.5—1.0ug/kg,丙泊酚首次劑量為1.5—2mg/kg,在患者意識及睫毛反射均消失,且眼球凝視,全身肌肉處于松弛狀態下,對其行胃鏡檢查,在檢查過程中依據進程及患者實際反應對藥物進行合理調整,若患者有干嘔、躁動及呃逆等情況出現,則每次追加丙泊酚劑量為20—40mg,確?;颊卟淮嬖谥X及體動,但應注意避免過深麻醉。對照組中患者以常規方法進行麻醉后便進行檢查[1]。在完成檢查之后,將檢查結果與臨床病理診斷結果進行比較,以判斷其診斷準確性,并且觀察患者依從性。
1.3依從性判斷標準
患者能夠完全配合醫生檢查診斷,不存在反抗情緒及行為,則表示為完全依從;患者基本能夠配合醫生檢查診斷,存在輕微反抗情緒及行為,則表示為一般依從;患者無法配合醫生檢查,則表示為不依從。
1.4統計學分析
選擇統計學軟件SPSS20.0對患者臨床診斷情況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以均數±標準差對結果中相關計量數據進行表示,對于結果中有關計數資料以%進行表示,對兩組數據行t檢驗及χ2檢驗,以P<0.05表示兩者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觀察兩組患者臨床診斷準確率
在經過檢查診斷之后,對兩組患者臨床診斷準確率進行觀察,結果表明觀察組中患者臨床診斷準確率為90.5%,對照組中患者臨床診斷準確率為85.7%,兩組患者間差異不明顯。
2.2觀察兩組患者依從性
在檢查診斷結束之后,觀察兩組患者診斷依從性,結果顯示觀察組中患者依從率為95.2%,對照組中患者依從率為71.4%,兩組患者之間差異顯著.
3 討論
在早期食管癌臨床診斷過程中,胃鏡檢查屬于常用的一種方法,并且在臨床診斷中表現出比較明顯的優勢,診斷準確率比較高,可及早確診患者疾病,以便及時給予患者治療,對于提高臨床治療有效率比較有利。在對早期食管癌患者以胃鏡方法進行診斷過程中,利用常規胃鏡方法雖然也能夠得到較高診斷準確率,但對患者造成的創傷比較大,對于患者依從性及接受性會產生一定影響,而無痛胃鏡檢查可避免這一情況的出現。在早期食管癌臨床診斷中,應用無痛胃鏡方法,可使患者疼痛得以減輕,使患者壓力降低,并且可使胃鏡適應證得以擴展。在利用該方法對患者進行檢查過程中,比較容易插入患者食管中,可減輕對患者咽喉部造成的損傷,在檢查中不會有插鏡困難現象出現,并且患者在睡眠狀態接受檢查,有利于進行操作,因而可得到更加理想的診斷效果[2-3]。
綜上所述,對早期食管癌臨床診斷中應用無痛胃鏡具有比較理想的臨床效果,診斷準確率比較高, 并且對患者造成痛苦比較小,可提升患者依從性,使其更好配合診斷,具有較高臨床價值。
參考文獻:
[1]葉冠男,王偉寧,譚智,曾微.胃鏡超聲檢查在老年食管癌患者術前評估中的臨床價值[J].中國臨床研究,2017,30(01):97-99.
[2]黃曄.無痛胃鏡檢查臨床應用的探討[J].中南醫學科學雜志,2016,44(02):200-204.
[3]傅德英.食管癌鋇餐造影與胃鏡活檢的對比分析[J].現代醫藥衛生,2015,31(03):405-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