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洋洋
【摘? 要】目的:對骨科康復訓練在脊柱損傷后患者術后的應用效果進行探析。方法:選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之間來我院進行治療的脊柱損傷手術患者共100例作為實驗研究對象,根據隨機分組的原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康復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骨科康復訓練進行治療。比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脊髓功能和神經功能情況。結果:對照組患者神經功能評分顯著高于觀察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經骨科康復訓練后,脊髓功能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脊柱損傷術后患者在常規康復治療期間聯合骨科康復訓練可有效提升患者的脊髓功能,恢復患者的神經功能,具有一定價值,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脊柱損傷;神經功能;骨科康復訓練;脊髓功能
脊柱損傷主要是因為脊柱、脊髓受直接或間接機械外力作用,引起各種類型的脊柱骨折、脫位,使其穩定性破壞,而脊柱的不穩定是造成脊髓損傷的主要原因[1]。從脊柱損傷的臨床分類上看,可分為穩定性骨折和不穩定性骨折,穩定性骨折指,椎體壓縮性骨折不超過三分之一;不穩定性骨折,指椎體壓縮性骨折壓縮程度超過二分之一,或同時有明顯的后突畸形,椎管占位,脫位,或者合并神經損傷,都為不穩定性骨折。脊柱損傷患者多數傷情相對嚴重,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威脅[2]。就當前階段而言,進行脊柱損傷患者最好的治療方式就是進行手術,為了使手術治療效果更加理想,做好后期的恢復訓練有著及其重要的意義。本次研究為了探析骨科康復訓練對脊柱手術患者的臨床效果,選取了2017年6月~2018年6月之間來我院進行治療的脊柱損傷手術患者共100例作為實驗研究對象,現有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之間來我院進行治療的脊柱損傷手術患者共100例作為實驗研究對象,根據隨機分組的原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齡21~65歲,平均年齡(35.25+10.65)歲。觀察組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齡22~63歲,平均年齡(34.65+10.2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1)兩組患者均符合脊柱手術相關臨床診斷標準。(2)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1)合并嚴重腦部,心肝疾病患者。
1.2方法
對照組:在術后進行常規康復治療,主要包括:(1)術后患者需臥床休息期間避免壓瘡。(2)術后運用矯形支具讓患者脊柱處于穩定狀態,同時做好相關的保護措施。(3)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嚴密監測,一旦出現病情變化及時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治療。(4)在患者恢復期內采取常規的康復手段進行神經元恢復訓練。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骨科康復訓練。主要包括:(1)檢測患者術后恢復情況,及早進行相關的功能訓練。(2)護理人員每日為患者進行足部關節和手部的按摩。(3)根據患者病情恢復情況指導患者逐漸增加運動量。(4)針對高位損傷患者進行體位指導,避免患者因體位改變速度或幅度較大出現的體位性低血壓。(5)對患者進行戰力訓練和上下肢關節活動指導。(6)和患者進行良好的交流,緩解其緊張情緒,建立其戰勝病魔的信心。
1.3 觀察指標
神經功能評分:運用腦卒中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量表對患者神經功能進行評價。總分為45分。輕型:0~15分。中型16~30分。重型31~45分。分數高低和神經功能缺損情況成正比。
脊髓功能:利用美國脊柱損傷協會(ASIA)制定的即孫順上神經功能分類標準進行脊髓功能的評定。等級為5級。A級:不完全損害,無運動功能和感覺。B級:有感覺功能無運動功能。C級:存在運動功能,但大部分肌肉肌力小于3級。D級:存在運動功能,肌肉肌力大部分大于3級。E級:感覺功能及運動功能均正常。
1.4統計學處理
使用統計學SPSS21.0的軟件進行統計和對比分析。計數的資料數據用(%)率表示,采用t檢測,計量平均數資料用±標準差(x±s)表示,采用χ2檢驗不良反應發生率,P<0.05認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神經功能評分
對照組患者神經功能評分顯著高于觀察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脊髓功能比較
觀察組經骨科康復訓練后,脊髓功能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骨科康復訓練主要是針對脊柱損傷手術病人的損傷部位和具體病情進行針對性治療的一種方式。主要包括對患者進行足部,手部以及上下肢關節進行相應的康復訓練和按摩,達到促進患者肢體內血液循環,促進患者神經功能恢復和防止患者因恢復期臥床出現的靜脈血栓等目的[3]。但在對患者進行針對康復訓練的過程中,要注意保持正確的體位,避免加重患者病情。
本次實驗選取了2017年6月~2018年6月之間來我院進行治療的脊柱損傷手術患者共100例作為實驗研究對象,實驗結果說明,對照組患者神經功能評分顯著高于觀察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經骨科康復訓練后,脊髓功能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對脊柱損傷術后患者在常規康復治療期間聯合骨科康復訓練可有效提升患者的脊髓功能,促進患者神經功能恢復。
綜上所述,說明對于脊柱損傷手術后患者進行針對性康復訓練臨床效果明顯,具有一定價值,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張吉玉,楊友麗,隋陽,等.脊髓損傷患者的護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9(7):357-358.
[2]方青,何清義,吳新軍.脊柱骨折伴脊髓損傷患者的康復護理[J].中國傷殘醫學,2012,20(1):26-27.
[3]方紅群,劉曉娟,高利英.脊髓損傷患者的康復護理體會[J].中國民康醫學,2014,26(5):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