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燕
【摘? 要】目的:評價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自開展家庭保健員培訓工作以來對高血壓患者的綜合性影響。方法:根據懷柔區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居民健康檔案及家庭保健員培訓情況,選擇家庭中至少有一位高血壓患者的居民100戶,隨機分成兩組各50戶,其中管理組家庭中有至少一人參加家庭保健員培訓,對照組則沒有。然后對居民一年后健康檔案體檢項目結果進行對比,比較兩組高血壓家庭中的高血壓患者基本生理指標,遵醫行為,健康知識等內容,分析家庭保健員的影響效果。結果:兩組家庭初始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通過家庭保健員培訓實施一年后,管理組在體重指數、不良行為習慣改變、遵醫行為、收縮壓舒張壓等方面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保健員培訓在高血壓病綜合防治中起到重要作用,能有效干預各種危險因素,提高降壓效果,改善生活質量。
【關鍵詞】家庭保健員;高血壓;社區衛生;
高血壓病是長期危害人體健康的慢性病之一,隨著社會老齡化的加重、生活及工作節律的加快,第五次全國高血壓控制狀況調查顯示,我國高血壓發病率23.2%,治療率40.7%,控制率15.3%,農村地區人群血壓水平高于城市,整體控制十分不理想,離發達國家(65-70%)相差很遠。所以,探索一條較為理想的高血壓防控模式尤為重要,懷柔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除了對高血壓患者的日常管理外,充分利用家庭保健員的作用,提高了高血壓患者的依從性,從而達到了較好高血壓防控效果,現將方法和結果總結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根據懷柔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17年底居民健康檔案及家庭保健員培訓情況,選擇家庭中至少有一位高血壓患者的居民100戶,隨機分成兩組,管理組及對照組各50戶,其中管理組家庭中有至少有一人參加了2017年家庭保健員培訓計劃,對照組家庭則沒有人參加家庭保健員培訓,按照普通方式管理。高血壓病診斷標準 管理組及對照組所選病例,符合2017年《國家基層高血壓防治管理指南》[1]診斷標準。
1.2 研究方法? 對于管理組及對照組病例按照2017年《國家基層高血壓防治管理指南》進行管理,定期門診復查,并參加中心組織的體檢,體檢結果錄入居民健康檔案。管理組家庭,除了患者接受一般管理外,家庭保健員還按照要求至少每2月參加1次社區服務中心(站)的關于慢性病防治基礎知識、健康護理基本技能等健康教育及健康促進等宣傳活動。高血壓患者家庭日常管理由家庭保健員負責。
2 結果
2.1 一般情況? 管理組50例患者中,男性33例,女性17例,男女比為1.9:1。年齡最小38歲,最大73歲,平均年齡52歲。文化程度大學2人,高中15人,初中27人,小學4,文盲2人;對照組50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男女比為1.5:1。年齡最小40歲,最大70歲,平均年齡50歲。文化程度高中13人,初中30人,小學6,文盲1人;兩組患者均無明顯的高血壓并發癥,兩組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高血壓患者遵醫行為、不良行為及健康行為改變比較,有家庭保健員管理組患者對高血壓各種遵醫行為、生活行為習慣的改變及對于自身疾病的主動關注等均較無家庭保健員組明顯改善及提高(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家庭保健員是指掌握了較多慢性病防治知識和技能,能夠承擔起家庭健康教育、健康生活指導以及醫患互動聯絡作用的家庭成員。在農村地區,人們的健康知識普遍缺乏,就醫意識及遵醫行為較差,給慢性病防治工作帶來了困難,并且會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造成嚴重并發癥的發生,導致生命質量的下降[2]。通過家庭保健員的培養,能有效控制各種慢性病的危險因素,對家庭慢性病患者的生活方式、用藥安全、遵醫行為等進行監督和干預,有效提升了慢性病的防控效果。
參考文獻
[1]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基層高血壓管理辦公室,基層高血壓管理專家委員會;國家基層高血壓防治管理指南(2017年)[J].中國循環雜志,2017,32(11):1041-1048
[2]董昀球,黃婷婷,陳家應.我國農村地區高血壓患者生命質量評價[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2,29(7):538-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