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


摘 ?要: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訪談法、個案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對高一留守學生學習動機這一非智力因素的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探究促進提高一年級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成績的方法。問卷采用SCL90癥狀自評量表對其進行測量,了解高一留守學生學習動機現狀。結果表明,高一留守學生學習目標因子的平均得分高于非留守學生。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科成績密切相關,我們應科學對待高一年級學生在學習動機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差異,探尋思想政治學科成績的提高的方法。
關鍵詞:高一留守學生??學習動機 ?思想政治學科成績
隨著廣東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在較高經濟報酬等的吸引下,農村勞動力從粵西北地區涌向珠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這就出現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由于父母長期外出,留守學生在生活與學習中遇到困難缺少家庭支持,如何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并提高學科成績,需要學校和教師等各方共同研究與努力。
本文以廣東省肇慶市孔子中學高一年級留守學生為研究對象,重點關注留守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中的學習動機,包括以下幾個問題:一是高一留守學生現狀如何,二是高一留守學生學習動機調查與動機分析,三是留守學生思想政治學科學習干預。
一、高一留守學生現狀如何
肇慶市孔子中學高一年級共1026名學生,其中留守學生共815人。在留守學生中,68.3%的留守兒童是父母一方外出,31.7%的留守兒童是父母同時外出。在父母同時外出的留守學生中的83.7%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撫養,8.7%的孩子被托付給親戚、朋友,7.6%為不確定或無人監護。上述數據中可以得出,高一年級留守學生與父母聚少離多,留守學生缺乏父母的引導與關愛。加上在進入高中后,面對新的學校和班級環境,高一留守學生普遍面臨適應性困惑和焦慮,這也導致部分留守學生成績下降和滑坡。
二、高一留守學生學習動機調查與分析
學習動機是指引發與維持學生的學習行為,并使之指向一定學業目標的一種動力傾向。?學習動機的主要內容包括對知識價值觀、學習興趣、學習能力感、成就歸因四個方面。學習動機推動著學習活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保持一定的喚醒水平,指向特定的學習活動。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對高一留守學生學習動機進行調查分析。
(1)研究對象
本研究在孔子中學高一級進行,隨機抽取527人發放問卷,有效回收483份,其中男生277人,女生206人。
(2)測量工具
癥狀自評量表(SCL-90)(TheSelf-ReportSymptomInventorySymptom Check,90)由Nerogatis.L.R 于1975年編制,共由10 個因子(分測驗) 組成。這10 個因子包括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和其他,分為五級評分(1-5級),分數越高,心理健康狀況越差,癥狀越明顯。
(3)數據處理
所有數據通過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4)結果與分析
留守學生與非留守學生學習動機差異比較,結果(見表1)可以看出,留守學生學習目標因子的平均得分高于非留守學生,有極其顯著的統計學差異(P<0.001)。比較男女留守學生在因子平均得分的差異,結果(見表2)可以看出,女生學習興趣因子的平均得分高于男生,存在顯著的差異(P<0.05)。
(5)討論
1.對留守學生學習動機和學習目標的相關分析研究表明,相對于非留守學生,留守學生學習目標較為明確。學習動機可以分為內部學習動機和外部學習動機。內部動機可以促使學生有效地進行學校中的學習活動,具有內部動機的學生渴望獲得有關的知識經驗,具有自主性、自發性。具有外部動機的學生的學習具有誘發性、被動性,他們對學習內容本身的興趣較低。留守學生學習動機中外部動機占比較大,學習興趣很低,學習穩定性差。這些學生多是希望通過成績單上的分數來獲得父母的關注與肯定。
2.留守學生的學習動機不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但是女生學習興趣因子的平均得分高于男生。這可能是因為女生比男生成熟得早,加之受到傳統的社會文化和教育因素對性別角色不同期待的影響,女生一般比男生穩重、依賴和聽話。反映在學習上,女生的學習態度較認真些。因此,在留守學生學習態度的培養和激發中,應注意性別因素的影響。然而由于學習積極性更多地是源于獲得高分和他人的表揚,更多的是受學習結果因素控制的。長遠來看,這對學生的學習是不利的。
三、留守學生思想政治學科學習干預
筆者在擔任高一B9班政治科教學工作時,發現班上劉筠榆同學,上課認真聽講,課后作業也認真完成。但學科成績卻靠后。筆者利用晚修時間找她談心,得知她父母在外打工,家里只剩下年事已高的奶奶及姐姐與弟弟兄妹三人。她說父母打工不容易,得考個好成績回報父母,所以平時學習很認真。但除了按老師要求做好筆記和作業外,她又不知道該做什么。每次考試之后,她都覺得倍受打擊,覺得自己“很笨、對不起父母”,覺得“很自卑”。針對這種情況,筆者一方面在學習方法上注意引導其主動思考、主動學習;另一方面,筆者邀請劉筠榆擔任政治科代表,以幫助其培養建立自信心。經過一個學期,劉筠榆同學從政治課的學困生變成了學優生,同時還積極為同學解答疑難問題,比之前更加自信、主動。
四、結語
留守學生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和學習目標的差異特征,為我們激發與維持留守學生學習動機指引了方向。要促進思想政治學科成績的提高,就要積極探究,善于了解與分析存在學習問題的的學生的實際情況,既要認真向學生傳授知識,同時也要采取多種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其內部動機和學習態度,促使學業成績積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張娟,張大均,王智.高一新生心理健康狀況及教育對策[J].現代中小學教育,2007(03).
[2]林黎華.基于教育生態學理論的高中思想政治課生態教學[M].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