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晶 劉玲
【摘 要】目的:探討醫護人員使用微信群對脊髓損傷神經源性膀胱患者實施出院隨訪、居家健康指導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科2017年1月-2017年12月出院時60例脊髓損傷神經源性膀胱患者,并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30例與觀察組3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出院后1周、1個月、3個月、6個月的電話隨訪,觀察組除了給予常規出院后的電話隨訪,同時利用科室工作人員創建的微信群給予患者或家屬健康指導、定期發布神經源性膀胱相關健康知識、醫護人員隨時回答患者或家屬提出的問題及關于各種疾病咨詢。干預半年后觀察兩組神經源性膀胱并發癥的發生率(主要包括尿路感染、尿路結石、尿路損傷和出血三個方面)、對醫護人員的滿意度、兩組患者間歇性導尿的依從性。結果:半年后,醫護人員使用微信群進行隨訪及指導的觀察組的脊髓損傷神經源性膀胱并發癥的發生率、對醫護人員的滿意度、間歇性導尿的依從性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的常規電話隨訪(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醫護人員使用微信群對脊髓損傷神經源性膀胱實施出院隨訪、居家健康指導能明顯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患者對醫護人員的滿意度和間歇性導尿的依從性,進一步提升優質護理服務。
【關鍵詞】微信群;神經源性膀胱;隨訪
當前社會,因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工傷事故、交通事故以及運動外傷等的發生率不斷增加,造成脊髓損傷(spinal cord injury,SCI)也呈逐年增加趨勢。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的脊髓損傷患者人數已突破百萬,并以每年12萬的速度劇增,而全球脊髓損傷人數已突破300萬[1]。由于臨床救治技術不斷提高,大量的傷員存活下來,但損傷導致的平面以下運動、感覺、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與社會活動能力[2]。脊髓損傷后所致神經源性膀胱大多是終身的,同時患者常常因神經源性膀胱伴發尿路感染、腎積水等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隨著微信慢慢進入人們的生活,且成為人們日常生活通訊溝通的基本方式之一。另外,有研究顯示,微信群能提高護理質量和工作效率[3]。同時還有研究顯示,基于微信群的管理模式可有效控制妊娠期糖尿病孕婦的血糖,從而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并發癥的發生率[4]。為此本研究通過使用微信群對 脊髓損傷神經源性膀胱患者實施出院后隨訪、居家健康指導,從而降低患者出院后神經源性膀胱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患者對醫護人員的滿意度、提高間歇性導尿的依從性,進而提高其生活質量,促進康復。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本科室2017年1月-2017年12月出院時60例脊髓損傷神經源性膀胱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30例與觀察組30例,入選標準:經過CT、MRI等影像學檢查確診為脊髓損傷,經過尿流動力學確診為神經源性膀胱;出院時仍需實施間歇性導尿的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參與該研究;④觀察組的患者或家屬擁有智能手機并能使用微信進行交流。排除標準:出院時患者已存在神經源性膀胱并發癥者;排斥、不愿參與該研究者;不能堅持,中途可能中斷者。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職業、文化程度、經濟狀況、婚姻狀況以及病情等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對照組的患者常規的在出院時留取患者有效的聯系方式,在患者出院后1周、一個月、三個月和六個月分別給予一次電話隨訪,由主管護士完成,隨訪內容主要針對患者當前狀況給予患者健康指導、詢問患者目前執行間歇性導尿情況和有無并發癥發生、同時詢問患者對科室工作人員是否滿意,同時收集患者對工作的意見或建議。
1.2.2 觀察組:除了與對照組一樣采用常規的出院電話隨訪外,在患者出院時讓患者或家屬加入科室工作人員創建的神經源性膀胱隨訪的微信群,利用微信群進行出院隨訪、健康指導等相關內容,具體方法如下:
1.2.2.1 在科內成立神經源性膀胱隨訪微信群,此群由科室護士長、各位主管護士和兩名責任醫師組成。群小組成員均具有扎實的專科理論知識和豐富的臨床工作經驗和良好溝通技能。
1.2.2.2 科室制作脊髓損傷神經源性膀胱相關知識,包括導尿方法、飲水計劃、導尿次數安排、隨訪事項、并發癥的觀察及預防等各方面知識,每周發送一個內容。
1.2.2.3 觀察組的患者在出院時由主管護士負責讓患者或其家屬加入該微信群,并告知該微信群的目的,告知患者或家屬如有任何疾病相關知識的疑問,均可在該微信群提問,工作人員會一一回答。科室工作人員在看到有患者或家屬提問時會盡快回復其提出的問題。
1.2.2.4 出院后每個月,主管護士會詢問患者的情況,針對性的給予相關健康指導。
1.3 觀察指標
兩組均于干預半年后在患者進行門診隨訪時對進行患者神經源性膀胱并發癥[5]發生率、對醫護人員滿意度、間歇性導尿依從性進行調查比較。
1.3.1 神經源性膀胱并發癥發生率 尿路損傷和出血主要通過詢問患者和查看患者出院半年內進行常規尿常規隨訪結果,以“是”和“否”表示。尿路感染,也是通過查看患者出院半年內尿常規結果,以“是”和“否”表示。尿路結石,以患者出院半年內行泌尿系B超結果為依據,以“是”和“否”表示。
1.3.2 對醫護人員滿意度,采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患者滿意度調查表,讓患者或家屬如實填寫,此表共包含十項內容,滿分為100分。查看患者最終打出的分數。
1.3.3 對間歇性導尿依從性 分別收集兩組中中途因各種原因放棄實施間歇性導尿,改用留置尿道或恥骨上膀胱造瘺的例數。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出院6個月后神經源性膀胱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對照組尿路損傷和出血發生率為27%,尿路感染發生率為63%,尿路結石發生率為23%;觀察組尿路損傷和出血發生率為10%,尿路感染發生率為16%,尿路結石發生率6%,兩組數據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出院6個月后對醫護人員滿意度比較
對照組對醫護人員滿意度平均得分為90.2,觀察組對醫護人員滿意度平均得分為98.5,兩組得分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者出院6個月后對間歇性導尿依從性的比較
對照組患者出院后放棄間歇性導尿例數有9例,依從性為70%;而觀察組放棄間歇性導尿例數僅2例,依從性為93%,兩組數據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現代護理模式將患者住院時康復和出院后康復看做一個整體[6],尤其是對于脊髓損傷后神經源性膀胱患者,出院后的康復極為重要,很對患者因出院后覺得實施間歇性導尿麻煩和不能很好掌握神經源性膀胱相關知識而放棄膀胱功能的恢復,嚴重影響了患者生存質量。目前作為患者出院后健康指導的方式主要有電話隨訪和家庭訪視等,而這兩種方式都有各自利和弊。隨著通訊方式的不斷提升,通過更好的使用這些通訊方式與患者及時的進行溝通交流,為患者解決出院后遇到的康復問題,能夠極大的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微信群是騰訊公司推出的一種微信多人聊天服務,目前已成為人們生活中占據主要地位的交流方式,微信群除了可以聊天外,還可以共享視頻、文件等,從2011年1月上線至2013年7月,其用戶總量已超過4億[7]。本研究中發現經過6個月的微信群隨訪后,脊髓損傷患者神經源性膀胱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下降,對醫護人員的滿意度也明顯提高,同時也加強了對間歇性導尿的依從性。
綜上所述,醫護人員使用微信群對脊髓損傷神經源性膀胱患者實施出院后隨訪、健康指導是一種新的出院隨訪模式,能夠有效改善脊髓損傷神經源性膀胱患者出院后的膀胱恢復,更好的提高患者實施間歇性導尿的依從性、提高對醫護人員滿意度、降低并發癥的發生。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封亞平,朱輝,劉艷生,等.脊髓損傷治療現狀[J].中華神經外科疾病研究雜志,2008,7(3):279-280.
[2]燕鐵斌.康復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209.
[3]楊夫艷,衛中慶,胡懷寧,等.微信群及QQ群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33):291-292.
[4]楊夫艷,胡懷寧,陸薇,等.微信群模式家庭病床對妊娠期糖尿病的管理效果[J].江蘇醫藥,2015,41(11):1332-1334.
[5]中國康復醫學會康復護理專業委員會,神經源性膀胱護理指南(2011年版)(一)[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1):104-108.
[6]林海燕.電話回訪式健康指導在頸髓損傷出院患者中的應用[J].現代臨床護理,2008,7(7):30-32.
[7]趙洋.微信為醫院帶來新的服務模式[J].中國信息界(e醫療),2013(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