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研究急診護理干預對心肺復蘇后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7月期間收治的心臟復蘇患者7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成立實驗組和參照組兩組,每組各35例;參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實驗組給予急診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價值。結果:參照組的住院時間顯著長于實驗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參照組的護理滿意度,顯著低于實驗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討論:急診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心肺復蘇患者 的癥狀,取得了十分顯著的護理效果,建議加大臨床普及范圍。
【關鍵詞】急診護理;心肺復蘇;康復效果
心肺復蘇是為挽救心跳、呼吸驟停的患者所采取的一項急救技術,使傷病員的心、肺功能恢復正常,對挽救病人生命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在應用心肺復蘇診療技術的期間,除了醫護人員熟知相關操作[1],還要配以合理的護理干預。本文將我院收治的心肺復蘇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比分析了常規護理和急診護理干預在該類患者中的臨床應用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礎資料
將2017年1月~2018年7月期間我院搶救的心肺復蘇患者70例,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均分實驗組(n=35例)和參照組(n=35例);實驗組中有男患者20例和女患者15例,年齡34~72歲,平均年齡(56.5±8.3)歲;參照組中有男患者19例和女患者16例,年齡33~74歲,平均年齡(57.6±8.7)歲。病因:21例農藥中毒,14例一氧化碳中毒,11例電擊,15例腦栓塞,急性心肌梗死9例。比較兩組患者的基礎資料,如性別、年齡及病因等,具有可比性,無顯著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全部患者家屬人員均知情情況下,簽訂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參照組實施常規護理,主要包括密切監測臨床各項生命體征、病情觀察、用藥指導及健康宣教等基礎護理措施[2]。實驗組實施急診護理干預,具體護理措施和步驟如下:(1)環境護理:護理人員要控制好病房的溫度和濕度,經常保持通風,降低環境帶給患者的不適感。(2)心電監護:雖然患者已經心肺復蘇成功,但病情仍不穩定,處于危重期,護理人員要密切監護患者的各項臨床指標,一旦產生傳導阻滯、室性早搏等,及時告知主治醫生;同時,做好病房管理工作,增強巡視次數[3-4]。(3)腦部復蘇護理:行心肺復蘇成功后,取濕毛巾放在患者頸部和額頭處,降低腦部組織再灌注情況。(4)氣道護理:護理人員強化氣道插管操作,嚴格執行無菌操作,為避免起到插管出現移動、脫落情況,可使用醫用膠帶加固;護理人員還要控制好放氣頻次,防止出現誤吸情況。(5)心理護理:患者深受危重癥困擾,再加上機體損傷,極易產生焦躁、抑郁、絕望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要關注患者情緒變化,給予心理干預,使其保持良好狀態,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和護理滿意度。依據我院制定的隨機調查問卷,評價兩組的滿意度,滿意度分別是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三個等級,該問卷包括多項內容,如護理技能、服務態度、人員素質等,總分數100分,85~100分為非常滿意,60~84分為滿意,0~59分為不滿意,滿意度是非常滿意和滿意的總和。
1.4 統計學分析
依據兩組心肺復蘇患者的臨床資料,使用SPSS19.0統計軟件,兩組計量( )表示,組間行t值,兩組計數(%)表示,(X2值)檢驗,P<0.05時,兩組間數據經比較,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分析兩組的護理滿意度
實驗組的護理滿意度高達94.28%,參照組的護理滿意度僅為71.42%,組間數據差異比較,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
2.2 對比分析兩組的住院時間
實驗組住院時間,經比較,顯著短于參照組的住院時間,統計學意義成立(P<0.05),詳見表2。
3 討論
心跳驟停是一種危重癥,在急診科室中較為常見,該病受到環境及多種因素影響,會在短時間內快速損害大腦、心臟等組織,產生的危害具有較強的非可逆性。臨床急診科室搶救心臟驟停患者,多采用心肺復蘇的治療手法,能最大化的挽救受損的腦細胞,防止腦細胞因缺氧出現壞死的情況,一旦心肺復蘇實施成功后,需要及時給予患者護理干預措施。常規護理雖具有一定的效果,但護理模式相對落后,難以滿足患者的臨床需求。急診護理的應用,增添了多種護理細節和內容,將多種護理措施進行整合和優化[5],強調了患者的主體地位,通過評估患者病情,制定一套針對性、系統性及綜合性為一體的護理方案,切實改善了患者的預后情況。
本文研究中,參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實驗組實施急診護理干預,兩組數據結果顯示,實驗組的護理滿意度高達94.28%,遠遠高于參照組的護理滿意度71.42%,且實驗組的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參照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結合心肺復蘇患者的病情,采取急診護理干預,取得了顯著的效果,這對于改善患者預后情況十分重要,值得進一步加大臨床應用力度。
參考文獻
[1]倪煥娟,楊喆.急診護理對心肺復蘇后患者心理狀態血氣指標及預后康復質量的影響研究[J].河北醫學,2016,22(10):1711-1713.
[2]沙文娟.心肺復蘇后患者采取急診護理對其康復作用的影響效果[J].養生保健指南,2017(44):129.
[3]王萬東,劉利梅.急診護理對心臟驟停患者心肺復蘇后患者康復情況及不良反應的影響分析[J].雙足與保健,2018(16):49-50.
[4]江孝丹.急診護理對心臟驟停患者心肺復蘇后康復情況的影響分析[J].飲食保健,2017,4(19):220-221.
[5]何紅梅,張亞麗.急診護理對心臟驟停患者心肺復蘇后患者康復情況及不良反應的影響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62): 12173-12174.
作者簡介:
劉虹斐,女,本科,護師,贛州市人民醫院,從事急診護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