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敏
【摘 要】目的:探究PDCA循環護理模式在晚期肝癌患者經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置管(PICC)置管護理中的作用。方法:選取2017年4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68例晚期肝癌均行PICC置管患者,依舊單雙號法分為觀察組(n=34)和對照組(n=34)。對照組予以常規置管護理,觀察組予以PDCA循環護理。對比兩組置管留置時間時、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率。結果:觀察組置管留置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PICC置管晚期肝癌患者采用PDCA循環護理可顯著降低并發癥發生,有效減少置管時間和住院時間。
【關鍵詞】PDCA循環護理模式;晚期肝癌;經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置管
經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置管(PICC)在臨床運用較為廣泛,可幫助全腸道營養輸送、抗體以及其他藥物治療。藥物通過PICC經手臂血管直達心臟血管,是一種安全性高、方便的靜脈通路[1]。晚期肝癌患者病情危重,行PICC置管更容易發生感染和導管堵塞,并發癥發生后在短時間內即可出現危急癥狀,因此對晚期肝癌患者的PICC置管護理尤為關鍵。本次研究,選取PDCA循環護理模式,運用在PICC置管的晚期肝癌患者護理中,觀察其對減傷并發癥發生的影響,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共計68例晚期肝癌患者均選自我院2017年4月-2018年2月期間,所有患者均留置PICC置管,符合《原發性肝癌診療規范(2017年版)》[2]中有關晚期肝癌的相關診斷標準。本次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其家屬均對本次研究知情。采用單雙號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34例男性23例、女性11例,年齡25~84歲,平均(54.50±28.41)歲;治療方法:手術10例、化療10例、放療14例。觀察組34例男性25例、女性9例,年齡25~84歲,平均(54.50±28.41)歲;治療方法:手術8例、化療13例、放療13例。兩組臨床資料經統計學分析后均衡性較好(P>0.05),具備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PICC置管護理:貼膜更換、導管位置檢查、觀察患者狀況、并發癥發生觀察、用藥指導等。觀察組在此基礎上予以PDCA循環護理:(1)計劃:搜集并分析患者資料,匯總常見PICC置管并發癥發生的相關因素,經大量文獻和實驗查找后制定護理計劃;同時對護理小組進行培訓,確保每個人掌握護理措施;(2)執行:根據制定的護理計劃執行護理措施,檢查穿刺位置是否出現紅腫、滲液等情況,定期清理、排查導管是否堵塞;原因不明的的相關癥狀應立即停止使用導管,分析癥狀原因并予以對癥處理。(3)檢查:質控小組應定期檢查護理過程各項操作,評估護理制定,針對其中出現問題予以相關改進策略。(4)處理:階段性評估護理情況:①鞏固措施、制定標準,對問題所采取的方案形成標準,補充到相關制度中;②總結護理不滿意情況,必要時請專家會診。并發癥嚴重患者請醫師會診并根據意見對本次沒有解決的問題轉入下一PDCA循環中解決。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置管留置時間、住院時間以及并發癥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以統計學軟件SPSS 18.0分析本次研究數據,以( )表示計量資料經t檢驗,以率(%)表示計數資料經X?檢驗,P<0.05說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置管留置時間、住院時間對比
觀察組與對照組平均置管時間(103.25±22.56)d、(115.35±20.16)d;觀察組與對照組平均住院時間(3.82±0.75)個月、(4.26±0.87)個月,兩組數據對比差異顯著(置管留置時間:t=2.332,P=0.011;住院時間:t=2.234,P=0.014)。
2.2 并發癥發生率
觀察組發生靜脈炎1例、導管發熱1例、導管堵塞2例,并發癥發生率為11.76%(4/34),對照組發生導管發熱3例、靜脈炎5例、導管堵塞3例,并發癥發生率為32.35%(11/34),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X2=4.191,P=0.041)。
3 討論
PICC置管的運用為患者提供了一種無痛的用藥和治療方式,減少反復穿刺增加患者痛苦,保護患者血管和輸液安全,同時提升護理工作效果和護理質量。PICC置管長期留置在靜脈血管中,對腫瘤患者來說,需要反復、長期輸注化療藥物,藥物刺激極易對血管產生損傷出現靜脈炎、靜脈血栓以及感染等并發癥[3],基于此,對PICC置管患者采用有效的護理減少并發癥發生,保證患者安全尤為重要。
PDCA循環護理模式包括計劃(Plan)、執行(Do)、檢查(Check)、處理(Action),具有標準化、科學化管理體系,在臨床護理運用中較為廣泛。在晚期肝癌并行PICC置管患者運用PDCA護理模式,通過每一次循環對上一次循環的問題進行處理,逐漸改進護理質量,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本次研究,觀察組PICC置管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證實PDCA循環護理可顯著降低并發癥發生。張侖[4]等學者對運用PDCA護理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與本次研究結果一致。
綜合上述,對行PICC置管的肝癌晚期患者實施PDCA護理可顯著減少并發癥發生,患者護理滿意度較高。但本次研究病理選擇較少,結果可能普遍性有所缺失,值得進行進一步探究。
參考文獻:
[1]高瑞秋.腫瘤晚期患者靜脈營養支持治療經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置管相關并發癥分析及護理對策[J].山西醫藥雜志,2017,46(22):2714- 2716.
[2]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醫政醫管局.原發性肝癌診療規范(2017年版)[J].中華消化外科雜志,2017,16(7):705-720.
[3]章亞穎,趙銳煒.應用PDCA護理模式對晚期肝癌患者經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置管護理的效果評價[J].中國醫藥導報,2014,11(7):123- 125.
[4]張侖,向艷,戰秀華.PDCA循環護理模式對PICC置管并發癥影響研究[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13,36(5):707-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