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進文
【摘 要】目的:對產婦泌乳不足的影響原因進行分析,并探討相應的護理對策。方法:回顧分析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婦產科分娩的350例產婦臨床資料,分析并總結產婦泌乳不足原因。結果:本組350例產婦中,54例產后出現泌乳不足,發生率為15.43%;通過分析,產婦精神因素、產婦身體因素、產婦乳房因素及缺乏母乳喂養知識是影響泌乳不足的主要原因;通過及時護理干預均得到改善。結論:產婦泌乳不足產生原因較多,應制定針對性、有效性護理對策,以確保泌乳量,提高母乳喂養成功率,保障新生兒健康。
【關鍵詞】產婦;泌乳不足;原因;護理對策
母乳是嬰幼兒最為理想、自然的食物,不但在于純天然性,更在于母乳能提供嬰兒生長發育需要的一切營養,可有效強化嬰兒機體抵抗力和免疫力。產后正常足量泌乳是保證成功實現母乳喂養的關鍵[1]。但從臨床情況看,有些產婦在產后因生理、心理、認知等方面的因素影響,導致泌乳不足,影響到正常哺乳。如何有效解決產婦泌乳不足是婦產科必須重視和解決的問題。本文主要對產婦泌乳不足的原因進行系統剖析,并探討相應護理對策,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對我院婦產科2017年2月~2018年2月接收的350例分娩產婦臨床資料開展回顧性研究,均是宮內單胎足月妊娠,胎兒發育和胎位均正常。術前檢查產婦乳腺組織及功能正常,無妊娠合并癥、心肺肝腎病癥。初產婦243例,經產婦107例,年齡22~34對,平均(27.3±2.1)歲;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95例,高中148例,大專及以上107例;分娩方式:自然分娩248例,剖宮產102例;新生兒出生體重2.65~3.80kg,平均(3.15±0.22)kg。
1.2方法
通過回顧性研究法對本組產婦臨床資料進行分析,了解產婦的基本信息、產次、文化水平、分娩方式等;同時,根據《婦產科學》診斷產婦泌乳不足[2],統計發生例數,并通過調查、詢問、查體及查閱相關文獻分析發生原因,制定相應護理對策。
2 結果
本組350例產婦,產后泌乳不足54例(15.43%);通過分析,導致泌乳不足原因主要是產婦精神因素、產婦身體因素、產婦乳房因素及缺乏母乳喂養知識,如表1。
3 討論
產婦產后泌乳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本研究結果看,主要是這幾方面原因:(1)精神因素,這是產婦泌乳不足發生主要原因,占到46.30%。一方面,隨著社會生活節奏加快,女性往往會擔心母乳喂養影響職業發展和身材,進而拒絕母乳而致泌乳減少;另一方面,產婦出現產后抑郁,影響到垂體功能,進而減少或者抑制催乳素分泌,致泌乳不足。(2)身體因素,剖宮產后以行動受限或疼痛使得母乳喂養停止或減少,導致泌乳減少;陰道產因機體應激,體力消耗大,未能得到充足休息,對泌乳產生影響,進而減少射乳;(3)乳房問題,一是乳房凹陷,使得新生兒不能含住乳頭,以致于乳房得不到有效吸吮刺激,致泌乳不足。二是乳房疼痛,產后乳頭皸裂致乳房疼痛,而影響正常母乳喂養,使得泌乳不足。(4)缺乏母乳喂養知識,一方面產婦對母乳喂養重要性未充分認識,甚至存在錯誤觀念,因而不進行母乳喂養;另一方面,未能掌握好母乳喂養技巧,比如:抱姿不正確導致嬰兒未能全部含住乳頭或大部分乳暈,使得母乳喂養失敗。
針對本組54例產婦泌乳不足的原因,進行針對性治療和護理干預,均得到改善,具體包括:
(1)消除精神因素,一方面,產科醫護人員應密切注意產婦的心理動態,及時、耐心解答疑問,并進行指導,讓其產后第一時間充分發揮新生兒吸吮本能。另一方面,有些產婦因產后激素等改變或新生兒性別因素影響出現產后抑郁,對此要加強產后心理干預,指導產婦掌握心理調節方法,并囑家屬多陪伴、關懷產婦,讓其保持穩定、舒暢心情;對認為母乳喂養影響體形美的,應通過宣教、解釋糾正產婦的錯誤想法,樹立健康理念。同時,根據產婦產后恢復情況,指導做好產后康復操,乳房保健,滿足產婦心理需求。
(2)強化母乳宣教,一方面,在孕期定期產檢時婦產科護士應向產婦重點宣教母乳喂養相關知識,使其認識到母乳喂養重要性,并做好心理準備。可通過音像、畫面、道具等方式進行講解。另一方面,指導產婦及其家屬掌握哺乳技巧。一方面,應告知產后盡快母乳喂養,在產后30 min可進行,有助于新生兒建立良好吸吮反射。嬰兒吮吸是泌乳反射產生生理基礎,頻繁吮吸能有效刺激泌乳反射。故堅持母乳喂養,2 個月內應按需哺乳。同時,指導產婦掌握乳汁分泌是否充足,如嬰兒哺乳后能安靜入睡、體質量增長表示母乳充足。另一方面,指導掌握正確哺乳姿勢。在哺乳時可行不同姿勢,讓產婦全身肌肉放松,并以輕松心情喂哺,可采用“搖籃式”、“側臥式”等[2]。
(3)加強乳房護理,對于乳頭凹陷,可在嬰兒饑餓時先吸凹陷一側乳頭,這時嬰兒吸吮力較大,可吸出乳頭和大部分乳暈;對于乳房疼痛,應加母乳喂養指導,讓產婦按需哺乳,讓嬰兒盡早吸吮,加快噴乳反射產生,以確保乳腺管通暢。同時,可指導產婦正確應用吸乳器。另外,指導家屬應用乳房按摩儀刺激乳腺,改善局部血循環,加快催乳素分泌,增加泌乳量,2~3次/d。
綜上而言,精神因素、身體因素、乳房因素及缺乏母乳喂養知識等是影響產婦泌乳不足的主要原因,應加強產婦產后心理干預,做好健康指導和母乳宣教,并指導產婦加強乳房護理,以改善和提高泌乳量,提升母乳喂養成功率。
參考文獻:
[1]王秀媛,關鑫,陳麗麗,等.產婦泌乳不足的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國保健營養,2015,25(05):107+109.
[2]謝幸,茍文麗.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417-419.
[3]趙晴雅.護理干預對產婦泌乳的影響分析[J].吉林醫學,2016,37(02):438-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