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維
【摘 要】目的:探究妊娠合并子宮肌瘤患者治療過程中綜合護理干預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共包含86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為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妊娠合并子宮肌瘤患者,將所有患者按照就診順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患者治療中采取常規互利,觀察組患者治療中采取綜合護理,統計所有患者治療效果及并發癥發生情況,并分組進行對比。結果:兩組就護理滿意度統計以及并發癥對比來看,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妊娠合并子宮肌瘤患者臨床治療中實施綜合護理干預能夠有效降低患者并發癥的發生,提升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情況,有利于良好護患關系的建立。
【關鍵詞】綜合護理;常規護理;妊娠合并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統中發病率較高的一類良性腫瘤,多發于妊娠期婦女,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有月經量過多,部分患者還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出血情況,隨著生活環境及生活方式的不斷變化,子宮肌瘤的發病率也在不斷提升,因此,提升妊娠期合并子宮肌瘤患者的治療質量非常重要[1]。針對此情況我院開展了相關護理研究,本次研究共包含86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為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妊娠合并子宮肌瘤患者,探究妊娠合并子宮肌瘤患者治療過程中綜合護理干預的臨床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共包含86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為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妊娠合并子宮肌瘤患者,將所有患者按照就診順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43例,年齡21-33歲,平均年齡(23.65±1.03)歲;妊娠時間24-35周,平均妊娠時間(27.69±1.03)周;初產婦25例,經產婦18例;研究組43例,年齡22-32歲,平均年齡(22.14±1.11)歲;妊娠時間25-35周,平均妊娠時間(26.39±1.14)周;初產婦26例,經產婦17例;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組間對比差異較小,經統計學軟件分析未見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治療中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綜合護理措施如下:心理護理:及時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詳細向患者介紹病情狀況以及治療緩解方式,提升患者的健康認識,在溝通過程中保持溫和的態度,給患者以積極的心里暗示,詳細解答患者及家屬提出的各類問題,提升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心,積極配合護理治療;產中護理:生產過程中時刻關注患者的精神狀態,針對實際情況采取相適合的措施緩解患者的緊張及焦慮情緒,配合助產醫生做好助產工作;產后護理:生產完成后6小時之內需嚴密觀察患者情況,監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變化,輔助產婦進行哺乳,已達到促進產婦宮縮的效果,如產婦宮縮效果較差需及時告知醫生,通過藥物促進宮縮。
1.3 觀察指標
邀請所有患者及家屬護理后對護理工作進行滿意情況評價,分組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狀況;統計兩組患者護理后胎盤前置、產后出血、胎盤早剝的發生率并進行分組對比。
1.4 統計學意義
此次研究數據應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表示為率(%),x2檢驗。 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86例患者及患者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情況
兩組就護理滿意度統計對比來看,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統計對比86例患者護理后并發癥的發生情況
兩組患者就并發癥的發生率統計對比來看,呈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 討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產婦生產過程中對于護理質量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綜合護理干預在妊娠合并子宮肌瘤產婦生產中的應用增加了對產婦心理狀態的關注,加強了對患者不良情緒的緩解和引導,增強患者對治療的恐懼,同時能夠降低患者各類并發癥的發生,降低患者生產后的痛苦,加快患者康復速度,使患者在生產過程中能夠積極配合醫生及護理人員,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2]。
本次研究中,兩組就護理滿意度統計以及并發癥對比來看,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妊娠合并子宮肌瘤患者生產過程中實施綜合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提升患者臨床護理質量,降低患者生產后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滿意度。
綜上可知,綜合護理干預在妊娠合并子宮肌瘤患者治療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劉一博. 綜合護理對妊娠合并子宮肌瘤護理效果及并發癥的影響[J]. 中國醫藥指南, 2016, 14(36):251-252.
[2]胡箐. 綜合化護理干預在妊娠合并子宮肌瘤中的臨床分析[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6, 10(3):263-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