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葉芬
【摘 要】目的:探討細節化優質護理措施對腦梗死靜脈溶栓病人的影響。方法:在2017年5月到2018年5月開展本次研究,在期間總共選取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腦梗死患者100例作為對比分析案例。常規組采取常規護理,實驗組在常規組基礎上采取細節化優質護理綜合防治措施。以運動能力作為評價指標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干預效果。結果:干預之前兩組患者的運動功能無顯著差異,統計學結果無意義(P>0.05);干預后實驗組與常規組患者的運動功能差異突出,實驗組優勢明顯,統計學結果有意義(P<0.05)。結論:細節化優質護理措施對腦梗死靜脈溶栓病人的影響突出,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值得在臨床中普及。
【關鍵詞】細節化優質護理;腦梗死;靜脈溶栓治療;護理應用
腦梗死的病程相對較長,并且在治療中還會衍生出許多的并發癥,這也導致治療的難度較高。另外,因為大多數患者都屬于老年人,老年人本身的機體功能比較薄弱,相對而言發生意外的可能性較高,所以在治療中必須做好全面性的護理,做好細節化的護理工作,從而保障患者的康復質量[1]-[2]。對此,本文以對比研究方式探討細節化優質護理的應用方法與價值,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在2017年5月到2018年5月開展本次研究,在期間總共選取在我院接受靜脈溶栓治療的腦梗死患者100例作為對比分析案例。分組方式以隨機數字法為主,分組結果為:實驗組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14例,平均年齡(72.35±4.2)歲;常規組患者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15例,平均年齡(73.6±5.5)歲。兩組患者的基礎資料無較大差異,數據差異也未達到統計學意義標準(P>0.05),具備可比性。
入選標準:符合《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的相關診斷標準;年齡在60歲以上;無任何其他內臟器官疾??;意識清晰,可以有效配合醫護服務;對本研究知情,簽署研究參與書。
1.2方法
常規組采取常規護理,護理內容主要是以用藥指導、生命體征監測以及飲食指導等為主。
實驗組在常規組基礎上采取細節化優質護理,具體措施如下:1、藥液配置。以尿激酶為例,在應用中需要溶解在10%葡萄糖溶液或生理鹽水中,在稀釋之后及時應用,但是不能和酸性藥液混合應用,蛋白沉淀劑、生物堿等都會導致酶的活性下降,所以也不能聯合應用。因為尿激酶的藥物穩定性較差,溶解過程中不能過度搖晃,規避藥物穩定性的因素導致大量氣泡形成,殘留過多會導致溶栓時機的浪費以及藥物的過度浪費;2、靜脈通道的管理。溶栓治療中靜脈通道應當建立在近心端的上肢靜脈中,一般都是在上肢建立雙靜脈通道,一條采用靜脈留置針保障藥物輸入,另一條則是根據血管狀況選擇,以便于多途徑補液、添加搶救藥物等。溶栓藥物的輸入速度過慢會導致整個治療效果,過快又會導致低血壓等并發癥的發生,所以必須根據藥物類型、劑量精確計算滴注速度,必要時可以采用微量泵,保障單位時間內的溶栓劑使用合理性;3、合理掌握采血標準與監測技術。溶栓治療過程中藥物劑量、療程等均需要根據凝血狀況調整,護理人員應當熟練掌握各類監測指標,同時正確掌握采血技術,應用合理的靜脈規避反復穿刺而導致組織液混入到血液當中;4、心電圖監護。靜脈溶栓治療中需要采用連續心電監護管理,護理人員必須熟練掌握心電圖變化規律以及常見的異常圖形,入院時做常規心電圖并在用藥后進行對比,從而明確溶栓效果,溶栓24h之后需要每隔30分鐘做一次18導聯心電圖,之后每天一次記錄心電圖S-T段的恢復情況。因為胸前導聯的位置會明顯影響ST段、T波變化從而導致分析結果不準確,所以需要嚴格固定導聯位置做好胸前標記;5、并發癥的控制。臨床中最為普遍的并發癥包含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低血壓等。對于出血而言,溶栓治療中應當盡可能減少注射頻率,密切觀察患者的出血情況,例如皮膚黏膜是否存在出血點、紫癍等,穿刺點是否存在出血。還需要做好血壓的監測,及時發現出血征象,注重對注射穿刺點的壓迫與加壓包扎處理。對于再灌注心律失常而言,應當按照多發時間和不同心肌梗死部位的發生差異,預見性的借助心電示波的變化情況做好監護管理工作,及時應用利多卡因、阿托品以及止痛劑等進行控制。對于低血壓患者,溶栓治療后低血壓和大面積心肌梗死、再灌注損傷、變態反應、合并出血以及血管擴張類藥物有密切關系,在護理中對于單純性或暫時性的低血壓不需要采取特殊處理,適當調整阿托品、抬高肢體等方式便可以有效糾正。但是需要注重低血壓與心源性休克的區別判斷,在血壓過低時需要對周邊循環關注不足的問題及時進行處理,預防心源性休克而危害生命,溶栓時減少藥物應用速度,應用仰臥位預防低血壓的發生;6、出院指導。在患者出院時提供康復鍛煉教育,督促患者采取縮唇呼吸法、膈肌呼吸法、呼吸訓練器等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鍛煉,鍛煉強度隨著患者病情康復而提升。借助微信服務,由護理人員創建微信平臺,并定期推送相關健康知識以及微信互動的功能,鼓勵患者積極參與,護理人員在每日定時選擇2小時進行留言回復,解答患者的疑問與疑慮,對具體且嚴重問題到病床旁解答。
1.3療效觀察
以運動能力作為評價指標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干預效果。運動能力采用Fug1-Meyer評價患者的肢體運動功能。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數據均應用基于SPSS19.0版本統計學軟件建立數據分析模型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應用均是方式表達,采用±的標準差形式描述,數據之間采用P值進行檢驗,在P值<0.05時說明數據差異突出。
2 結果
干預之前兩組患者的運動功能無顯著差異,統計學結果無意義(P>0.05);干預后實驗組與常規組患者的運動功能差異突出,實驗組優勢明顯,統計學結果有意義(P<0.05),詳細數據見表1。
3 討論
腦梗死屬于心腦血管疾病中較為普遍且危害性較高的一種,是導致中老年人群體致殘、致死的高占比疾病之一,發病速度較快同時病情發展兇險,在臨床治療之后患者仍然可能存在嚴重的后遺癥,導致患者的生存質量嚴重下降,因為疾病本身的特殊性,其治療以及護理工作較為重要且復雜[3]-[4]。
細節化優質護理是一種幫助患者順利康復的護理方式,能夠從多個方面為患者提供優質性的護理服務,提高患者康復質量,并且可以有效的減少各類護理風險問題,不僅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預后效果,還能夠一定程度的恢復和優化患者的機體功能,達到提高護理治療的目的[5]-[6]。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實驗組與常規組患者的運動功能差異突出,實驗組優勢明顯。本研究結果充分證明采取細節化優質護理措施從醫護康復角度來看,具備較強的應用價值,可以根據患者實際需求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服務方式,從而達到改善患者康復效果,減輕甚至預防后遺癥的目的。
綜上所述,細節化優質護理措施對腦梗死靜脈溶栓病人的影響突出,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值得在臨床中普及。
參考文獻
[1]楊亞佳,范雪華,江溶.優質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J].護理人員進修雜志,2016,31(8):718-720.
[2]劉嬌艷.優質護理服務應用于動靜脈內瘺術后血透護理中的效果觀察[J].世界中醫藥,2016,14(b03):877-878.
[3]徐碧芝,杜蓉,吳曉翠.優化護理流程對腦梗死患者靜脈溶栓效果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昆明醫科大學學報,2016,37(12):144-147.
[4]李靜艷,孫寧,馬寶英,等.優質護理對老年腦梗死患者生活質量、護理滿意度及預后的改善作用[J].河北醫藥,2016,38(12):1898-1900.
[5]謝玉艷.優質護理對老年腦梗死患者生活質量、護理滿意度及預后的改善作用[J].世界中醫藥,2017,23(a01):269-269.
[6]徐立,王群,張笑平,等.急性腦梗死患者靜脈溶栓院內時間延誤的護理干預及效果評價[J].中國護理管理,2017,17(2):257-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