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明 朱愛玲 朱海林
【摘 要】目的:對神經內科重癥患者腸內營養護理對策進行分析探討。方法:將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神經內科接受治療的86例重癥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所有患者均行腸內營養支持治療,對照組43例行常規護理,觀察組43例行針對性護理,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護理后后ALB、TP、Hb、PA及BUN優于對照組(P<0.05),治療有效率為88.3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4.42%(P<0.05)。結論:對神經內科重癥患者實施腸內營養支持聯合針對性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營養指標,改善患者預后,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神經內科;腸外營養;針對性護理
神經內科危重患者病情危重,且多伴有吞咽障礙、代謝反應及昏迷等癥狀,給機體營養攝入帶來困難,增加營養風險,因此科學有效的營養支持對于提高治療效果,降低給患者病死率具有重要意義[1]。腸內營養治療為神經內科重癥患者的常用營養支持方法,為了進一步對患者場內營養治療時的護理措施進行分析,筆者對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神經內科接受治療的86例患者進行隨機對照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神經內科接受治療的86例重癥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43例,其中男24例,女19例;年齡為21~59歲,平均(38.3±3.4)歲。觀察組43例,其中男26例,女17例;年齡為20~57歲,平均(37.1±3.6)歲。兩組患者上述基本資料均無明顯差異(P>0.05)。
1.2方法
1.2.1腸內營養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行腸內營養治療:入院后行胃部減壓,然后進行腸內營養治療,留置鼻胃管,先鼻飼流質營養液,對24小時內胃潴留量少于300mL的患者,回抽胃液,并進行檢查。注意觀察患者的大便顏色,若無異常,則進行腸內營養支持,以連續灌注方式進行,第一天泵入速度20mL/h,逐漸加速至125mL/h,每天泵入總量為500~1000mL,溫度為30~35℃,濃度由低到高。
1.2.2護理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觀察組行針對性護理,具體如下:①心理護理:向患者及家屬詳細介紹插胃管的方法、目的、可能引發的不適、腸內營養治療的必要性,提高患者及家屬對腸內營養治療的認識,緩解患者及家屬的焦慮、恐懼心理。②管道護理:注意加強管道檢查,以免出現管道受壓、扭曲、滑落。對不配合或躁動患者,進行適當約束,妥善固定管道。鼻飼開始前先對管道沖洗消毒,開始后每8小時進行一次管道消毒。③密切關注病情變化:對患者的呼吸、神志、血壓、脈搏、尿量、血壓等做好密切觀察,鼻飼開始前,將呼吸道分泌物吸盡,將床頭抬高30°。鼻飼后30分鐘不進行吸痰或協助患者翻身,以免出現誤吸。對患者的鼻飼量、時間及排便情況做好準確記錄
1.3觀察指標
①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10天后的總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紅蛋白(Hb)、尿素(BUN)等營養指標變化。②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2]:顯效:NIHSS評分明顯降低,臨床體征轉為陰性;有效:NIHSS評分有所降低,臨床體征逐漸改善;無效:NIHSS評分及體征沒有改善,甚至加重。
1.4統計學處理
將數據結果錄入SPSS22.0數據庫處理,以X2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百分比形式表示,以t檢驗計量資料,以X±S形式表示,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治療前后營養指標變化
觀察組護理后后ALB、TP、Hb、PA及BUN優于對照組(P<0.05),如表1所示。
2.2治療有效率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88.3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4.42%(P<0.05),如表2所示。
3 討論
神經內科重癥患者多存在吞咽困難、意識障礙等癥狀,會影響患者進食,導致機體處在高代謝、高分界狀態,容易出現營養不良,免疫力降低,臨床表現為急性低蛋白血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因此,加強神經內科重癥患者的營養支持治療,對于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意義。
腸內營養是通過胃腸道提供營養物質的一種營養支持方式,它的優越性主要表現:營養素更容易被吸收,給藥更方便,更符合人體生理需要。研究顯示,對腸內營養治療患者進行科學、有效的護理措施,對于提高治療效果具有重要影響。本研究對觀察組患者實施針對性護理,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后后ALB、TP、Hb、PA及BUN優于對照組(P<0.05),治療有效率為88.3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4.42%(P<0.05),證明對神經內科重癥患者在腸內營養治療的基礎上加強針對性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營養指標,效果更為確切。
總之,對神經內科重癥患者進行場內營養治療聯合針對性護理能夠有效提高治療效果,改善患者預后,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張艷,宿英英.重癥神經疾病患者腸內營養過程中胃腸動力不全的發生率及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5(13):1537-1540.
[2]楊蕾.神經內科重癥患者腸內營養護理分析[J].大家健康,2016,10: 248-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