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波
【摘 要】目的:研究尿液干化學分析儀隱血檢驗結果和尿沉渣紅細胞檢測結果的符合性分析[1]。方法:回顧分析我院2017年3月-9月1740例患者尿液常規檢查,患者尿液樣本分別以SYSMEXUF-1000i尿沉渣分析儀、迪瑞尿干化學分析儀H-800檢測,對于沉渣陽性的標本用顯微鏡檢測法進行復核;對比顯微鏡和干化學的進行比較。結果:1740例患者通過尿液干化學分析儀檢測出尿隱血1320例陽性,其中250例+,252例++,807例+++;通過顯微鏡檢測出1227例陽性,無紅細胞513例。在尿液分析儀檢測結果為+時,兩種方法檢測結果的符合率低于尿液分析儀檢測結果為陰性、++和+++時(P<0.05)。結論:尿液干化學分析儀隱血檢測結果可靠性較好,在檢測結果異常時,應輔以尿沉渣和顯微鏡檢測法聯合檢測更佳。
尿常規檢測是臨床診斷和治療的最基本檢查項目,尿隱血檢測是尿也分析中最重要的分析成分之一,通過其檢測可對相關泌尿系統疾病和腎病以及與體液循環相關性疾病的篩查、診斷和治療提供可靠依據,并對預后評估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我院目前使用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和尿干化學分析儀對患者的尿液樣本進行檢測,為研究其準確性[2],特輔以金標準顯微鏡尿液有形成分檢測和便隱血試紙條等對于僅尿隱血陽性檢測結果進行分析,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分析我院2017年3月-2017年9月進行尿常規檢查患者1740例,其中男性1024例,女性716例,患者年齡為0-98歲,平均年齡為54.09±3.24歲。
1.2 研究方法:
尿液干化學分析儀:將適量尿液倒入相應試管內,放入特定試管架上放入尿液干化學分析儀,尿液沉渣分析儀自動進行檢測。結果直接傳輸到報告系統上。
顯微鏡檢測:取尿液10ml,以RCF400g離心5min去除上清液,保留沉淀0.2ml,充分混勻后沉淀[3]。將懸浮液滴入尿液沉渣計數板內,在顯微鏡下觀察計數紅細胞,并記錄紅細胞數值,以**/ml報告記錄結果。
納入研究的患者取尿液20ml,分成兩份,分別采用兩種方法進行檢測,并比較檢測結果。
統計方法:運用統計軟件SPSS17.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比較差異性。
2 結果
1740份患者尿液樣本中(見表1),尿液分析儀檢測出1320例陽性,其中250例+,252例++,807例+++種;顯微鏡檢測出1227例陽性,無紅細胞513例。在尿液分析儀檢測結果為陰性、++、+++與顯微鏡檢測結果的相符率分別為97.91%、92.46%和99.26%;在尿液干化學分析儀檢測結果為+時與顯微鏡檢測結果的相符率較低,為73.60%,統計檢測有差異(P<0.05)。
3 討論
隨著臨床檢驗技術的飛速發展,操作簡便、快速的尿液分析儀逐漸成為尿液常規檢驗的常用方法,尿液分析儀隱血檢驗的原理是血紅蛋白分子中包含大量的血紅素基團,這些血紅素基團具有良好的過氧化物酶活性,能夠催化一定程度過氧化氫,從而改變色原氧化的顏色,進而識別血紅蛋白。而有著高準確性的顯微鏡檢驗法一直是尿常規檢驗的金標準。通過比較兩種檢驗方法的隱血檢驗結果,發現尿液分析儀隱血檢驗結果為陰性、++、+++時,和顯微鏡的檢驗結果符合率較高,具有較高的準確性。但是當尿液分析儀檢驗結果為+時,和顯微鏡檢驗結果的符合率較低,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假陽性的現象主要出現在這里。另外也有個別的假陰性現象。通過查閱文獻和對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導致尿液分析儀隱血檢驗出現誤差的主要干擾因素有以下幾點:
假陽性,尿液分析儀檢驗結果為陽性,而顯微鏡檢驗結果為陰性。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①尿液中存在游離的血紅蛋白或肌紅蛋白;②尿路感染某細菌,其產生大量氧化酶;③尿液標本受到某氧化劑污染;④試紙條保存不當或操作不正確導致試紙條受到污染。在下一步的研究設計中,將考慮排除上述干擾因素,進一步判斷尿液分析儀檢測結果的可靠性。
假陰性,尿液分析儀檢測結果為陰性時,顯微鏡檢出紅細胞。主要考慮患者的食物和治療藥物作用,導致尿液呈堿性,紅細胞破裂,尿液分析儀無法檢測,從而出現假陰性。維生素C、甲醛、亞硝酸鹽均可導致假陰性結果。
尿液分析作為常規檢測項目,如何能快速方便可靠的為臨床和患者提供有效檢測數據是我們關注的重點,因尿液分析中可能存在一些非病患引起的一些污染檢測結果,尤以女性的分泌物污染和透析病人尿袋中的污染為重,對于干擾引起的檢測結果異常應加以分析,并提供備注便于臨床分析結果。
隨著深入研究發現尿液隱血陽性與IGA腎病形成有一定關系[6],尤其是在長期血尿而無其它泌尿系統疾病或生理原因引起的無紅細胞或有紅細胞尿隱血陽性患者,在一定時期內,若出現蛋白尿就有可能轉化為IGA腎病,但此研究還缺乏臨床數據和患者報告。所以如何精準的提供尿隱血檢測結果是我們檢驗的重點,及早的發現并提供有效干預可以為患者提高生活質量。
綜上,尿液干化學分析儀隱血檢測結果具有較好的可靠性,在臨床檢測結果異常時,應輔以沉渣、顯微鏡或膠體金聯合檢測。
參考文獻
[1]朱群英,尿液干化學檢測尿隱血與鏡檢尿液有形成分紅細胞的評價.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6 37(7).
[2]徐新,羅春麗,蒲軍等. 干化學法尿隱血檢測的可靠性分析. 重慶醫學,2012,41(8):1802-1804.
[3]徐文成.尿液隱血臨床檢驗分析探討.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5):91.
[4]李瑞珊. 尿液分析儀隱血檢驗與顯微鏡紅細胞計數檢驗在尿液隱血檢驗中的效果分析.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07,2(28):141.
[5]杜寶.尿沉渣顯微鏡檢的臨床應用價值探討.大家健康,2015,9(7):42-43.
[6]盧建華,李文歌等.IGA腎病尿沉渣表現與腎臟病理改變的相關性.臨床檢驗雜志,2015.3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