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麗達 胡廣茹
【摘 要】目的:分析急診綠色通道手術對創傷休克患者的影響。方法:選擇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醫護干預的164例嚴重創傷性休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164例患者按照隨機數字法分為實驗組與常規組。常規組應用傳統急診檢查與手術方式,實驗組采取急診綠色通道手術方式。統計并對比兩組患者搶救狀況。結果:實驗組多項搶救狀況數據均顯著優于常規組,數據差異明顯,達到統計學標準(P<0.05)。結論:急診綠色通道手術對創傷休克患者的影響突出,能夠顯著改善急診流程效率,加快搶救效率,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改善患者預后效果,值得推廣普及。
【關鍵詞】急診流程流程;急診患者;搶救效率
臨床中患者在遭受劇烈打擊后很有可能影響體內的重要器官,從而引發損傷或大出血,導致循環血量大幅度的減少,患者在發生創傷之后會出現劇烈的疼痛以及負面情緒,這一些現象均會導致患者發生機體代謝失調性的綜合征,也就是創傷性休克[1]。臨床中對于創傷性休克患者實行急救時,良好的急診流程措施非常重要,是提高急診流程質量,降低患者臨床風險的關鍵。對此,為了更好的提高急診水平,本文以我院部分患者為例,探討急診綠色通道手術對創傷休克患者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醫護干預的164例嚴重創傷性休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164例患者按照隨機數字法分為實驗組與常規組,每組82例。實驗組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12例,年齡45至74歲,平均年齡(55.4±8.4)歲,車禍傷41例,墜落傷20例,銳器傷11例,其他傷10例;常規組患者男性25例,女性18例,年齡45至75歲,平均年齡(58.9±6.6)歲,車禍傷38例,墜落傷27例,銳器傷12例,其他傷5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多方面的一般資料無任何差異,不具備統計學意義(>0.05),具備可比性。
1.2方法
常規組應用傳統急診檢查與手術方式,主要是在急診準備中對患者實行對象常規檢查,由護理人員護送患者進入病房,并由相關手術護士與醫師安排完成手術。
實驗組采取急診綠色通道手術方式,具體措施如下:1、構建綠色通道。主要是對于部分危重患者提供率通道,在急診科、放射科、功能科等開設綠色通道。落實責任管理制度,急診科接待患者之后應當明確患者是否符合綠色通道標準,如果符合則及時通知手術科,按照患者的病情檢查結果及時要求手術醫師到位,由急診科護士構建靜脈通道,并實行常規護理;2、綠色通道手術。由相關醫師在明確患者病情之后及時進入手術室,并盡快做好手術相關準備,涉及到器械、儀器以及敷料等,做好急救準備處理,特別是在患者發生休克癥狀之后應當及時準備抗休克藥物。及時實行術前麻醉,并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監測,采取合理給氧,明確體征后開展手術,及時進行操作。整個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做好心電監護,并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監測,術中密切觀察患者病情,做好術中配合,減少手術時間,提高手術療效。
1.3觀察指標
統計并對比兩組患者搶救狀況。
搶救狀況采取搶救時間、開始治療時間、平均住院時間。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數據均應用基于SPSS19.0版本統計學軟件建立數據分析模型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應用均是方式表達,采用±的標準差形式描述,數據之間采用P值進行檢驗,在P值<0.05時說明數據差異突出。
2 結果
實驗組多項搶救狀況數據均顯著優于常規組,數據差異明顯,達到統計學標準(P<0.05),詳情見表1。
3 討論
嚴重創傷性休克患者的臨床病情危急,癥狀比較嚴重,對于患者的生命會形成直接威脅。在臨床中需要及時對患者進行診治,及時構建靜脈通道,補血補液,糾正休克癥狀,提高臨床治療效益[2]。
在臨床中合理優化急診流程以及相關措施,能夠有效加強醫護干預效益,對于干預過程中所可能引發并發癥的因素和現象給予針對性的干預與管理,對院內護理人員的操作有著較高的要求,在規范、高質量的護理服務之下,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必然可以最大程度得到控制,從而提高醫護干預的安全性[3]。急診綠色通道是我國醫院對于部分急診并重患者所采取的一種高效率服務模式,臨床季振救治工作中一般都是以這一種服務模式為主。在本次研究中,借助急診綠色通道的方式可以準確判斷患者的病情,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提供高效率服務模式,降低臨床風險,加快臨床科室與手術室的配合密切度,最大程度減少患者入院與接受手術的時間差,從而提高臨床急診效益[4]。另外,在臨床當中,還需要從護理人員對于病情掌握與控制、溝通交流、癥狀觀察等多個角度不斷的提高護理服務質量,從而在院內最大程度預防嚴重創傷性休克患者在并發癥方面的發生率,從而提高臨床醫療價值[5]。在臨床醫護工作中流程的急診流程流程是保障醫護服務工作效果的關鍵,因為急診科室的患者數量較多、病情比較復雜同時醫護工作量比較大,所以在臨床工作中的壓力也比較高,這也導致糾紛矛盾的發生率相對較高[6]。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多項搶救狀況數據均顯著優于常規組,數據差異明顯。本研究結果充分證明優化過后的急診流程流程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能夠一定程度的提升護理服務的有效性與及時性,展現護理服務的專業化,為患者的預后康復提供幫助。
綜上所述,急診綠色通道手術對創傷休克患者的影響突出,能夠顯著改善急診流程效率,加快搶救效率,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改善患者預后效果,值得推廣普及。
參考文獻
[1]孟金鳳,劉秀華,姚小玲.全程綠色通道護理路徑對急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發癥和病死率的影響[J].世界中醫藥,2016,13(b03):845-846.
[2]唐聚花,劉青,李娜,等.優化綠色通道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影響[J].中國全科醫學,2016,19(36):4499-4503.
[3]王鵬,石墩義,馬偉,等.限制性液體復蘇聯合舒芬太尼對創傷失血性休克患者院前急救的影響[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6,13(5):614-616.
[4]唐莉,王宇,楊濤,等.地佐辛術后鎮痛的應用對創傷性休克患者血漿兒茶酚胺和免疫功能的影響[J].創傷外科雜志,2018,24(6):233-234.
[5]馬吾浪·烏布利艾拉,阿不力克木·吾拉木,景海濤.損傷控制外科技術對嚴重腹部創傷急救患者應激和炎癥反應及臨床結局的影響[J].臨床急診雜志,2016,31(12):916-919.
[6]湯華林,王亮,劉振新,等.限制性液體復蘇對多發性骨折合并創傷失血性休克患者免疫功能和炎癥介質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2017,24(4):393-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