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
【摘 要】目的:對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風險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并且對其干預策略進行探討。方法:選取我院近年來收治的9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與總結他們發生低血糖時的危險因素,并將其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兩組,每組各49例患者。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治療,實驗組患者予以干預治療,而后對兩組患者的低血糖情況進行對比。結果:在血糖控制情況方面,實驗組患者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數據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低血糖發生率方面,實驗組患者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數據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誘發糖尿病老年患者發生低血糖情況,主要與患者的年齡、用藥與生活習慣等息息相關,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對其作出適當干預,能夠有效降低低血糖發生的風險,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風險;干預治療
在臨床治療老年糖尿病患者中,低血糖是非常常見的一種并發癥,發病時極易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重大影響,所以說對其進行有效地預防是及其關鍵的一個步驟[1]。基于此,本文為了對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風險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選取了我院近年來收治的9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現將這些患者隨機分成實驗組與對照組兩組進行治療情況對比,并將具體情況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近年來收治的9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年齡65-78歲,平均年齡(72.34±2.51)歲,病程1-28年,平均病程(5.82±4.12)年。現將這些患者隨機分成實驗組與對照組兩組,每組49例患者,研究與分組情況的知情同意書均取得了患者及其家屬的同意與簽署。
1.2方法
采用回顧性分析方式,分析與總結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既往出現低血糖的情況、用藥史、對低血糖的認知情況等信息。而后,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治療,實驗組患者予以干預治療。干預治療的主要措施有: 教授最基本的糖尿病知識給患者,讓他們樹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而后根據他們的病情特點制定控制血糖的方案與治療藥物, 包括格列奈類、葡萄糖抑制劑等藥物,必要時可以選擇胰島素注射。同時,增加患者的體力活動,以達到降低體重、增強體力、減少身體脂肪量的目的,從而提升他們的生活質量與工作能力。在飲食方面,根據患者的勞動強度計算出一天所需的總熱量,再結合他們的飲食習慣及將全天所需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的比例做合理的調配。
1.3統計學處理
本文研究的所有數據均運用統計學軟件SPSS19.0進行分析與處理,用(X±S)表示計量資料,并用t檢驗組建率的比較,x2檢驗計量數據比較。當P<0.05時,則表示數據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在血糖控制情況方面,實驗組患者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數據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低血糖發生率方面,實驗組患者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數據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請見表1.
3 討論
根據相關報道顯示,72周歲以上的老年人患上糖尿病的概率已超過了22%[2]。雖然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人們在健康保健方面的意識得以不斷增強,但老年人患上糖尿病的概率還在逐年持續上升中。這主要是因為老年人因為多器官出現衰竭,胃腸功能易紊亂,再加上肝腎功能的減弱,免疫力大幅度下降,非常容易誘發感染性疾病[3]。老年人一旦患上糖尿病,其生活質量與生命安全將受到極大影響[4]。
本文研究選取了我院近年來收治的9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與總結他們發生低血糖時的危險因素,并將其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兩組,每組各49例患者。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治療,實驗組患者予以干預治療,而后對兩組患者的低血糖情況進行對比。研究結果顯示,在血糖控制情況方面,實驗組患者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數據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低血糖發生率方面,實驗組患者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數據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本文研究發現,大部分老年糖尿病患者對疾病的認識不夠全面,大多是自行選擇藥物種類與劑量的形式,也沒有固定的用藥時間,所以非常容易出現低血糖的情況。同時,很多老年糖尿病患者存在不當或者超量口服降糖藥物的情況,導致降糖藥物的作用難以真正發揮出來。也有可能因為服用降糖藥物的時間方法不恰當,嚴重干擾了血糖情況。同時,應用胰島素的患者常常會因為沒有準確掌握注射的部位,出現劑量應用錯誤的情況。另外,老年患者常因器官衰竭,沒能很好地控制飲食,容易出現注射后未規律進餐而發生低血糖的情況。需要注意的是,雖然部分患者意識到了運動的重要性,增加了運動量,但是并沒有對降糖藥物的劑量做調整,也非常容易誘發低血糖。
綜上所述,誘發糖尿病老年患者發生低血糖情況,主要與患者的年齡、用藥與生活習慣等息息相關,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對其作出適當干預,能夠有效降低低血糖發生的風險,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黃戀川,林墾,葉曉平.老年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間發生低血糖的危險因素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18 (07):110-111.
[2]黃燕紅.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發生低血糖的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牡丹江醫學院學報,2016,37(02):130-132.
[3]陳永松,林玲,吳潔文.老年糖尿病患者反復發生低血糖的危險因素分析與干預[J].河北醫學,2016,08(11):969-972.
[4]王一霞.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療過程中并發低血糖的護理干預效果分析[J].河南醫學研究,2016, 23(08):136-137.
[5]黨慧芳.老年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療過程中并發低血糖癥的護理干預效果研究[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7,14(28):290-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