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妮
搶救危重新生兒應用機械通氣是重要措施,新生兒機械通氣日常管理的重要內容是氣管內吸痰,及時吸出呼吸道分泌物,防止痰液淤積堵塞,保證了足夠的通氣和充分的氣體交換,維持機械通氣氣道通暢,對預防和降低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的發生率具有重要的意義。[1]傳統開放式氣管內吸痰每次操作時均需分離呼吸機,暫時中斷氧氣供應,常常引起患兒心率、血氧飽和度等變化,而且操作煩瑣,在吸痰過程中與外界相通,容易增加外界感染的機會;密封式氣管內吸痰操作時不需分離呼吸機,操作方便,我院新生兒科從2018年1月開始進行新生兒機械通氣密封式吸痰的研究,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9月我院新生兒科行氣管插管機械通氣的重癥患兒30例,采用密閉式吸痰管吸痰。
1.2方法
密封式吸痰(1人操作);①注射器抽吸20ml生理鹽水(操作時濕化氣道用);②供純氧;③吸痰前將密封式吸痰系統連接好,打開負壓吸引器,并將壓力設置為100mmHg,打開密封式吸痰管上的吸痰按鈕,從密封式吸痰管注水口注入生理鹽水0.5ml,沿氣管插管插入,直到氣管插管最深處后上提1ml,一只手扶住氣管另一只手按下負壓控制旋鈕,同時向外提拉吸痰管將痰液吸出,配合叩擊法,時間不超過15s;④根據需要可反復應用上述吸痰步驟,將吸痰管退出至黑色指示線以上,打開沖洗接頭處的輸液器沖洗密封式吸痰管,完成吸痰后將吸痰管旋鈕關閉,關閉吸引器。
2 結果
2.1 對新生兒生理指標穩定性的影響
觀察患兒血氧飽和度的變化,結果表明采用密封式吸痰的方式吸痰對患兒血氧飽和度影響小,未出現心率失常和心臟驟停。
2.2 密封式吸痰法使用的優點
2.2.1 提高工作效率、減少護士工作量,開放式吸痰管應用于機械通氣患兒吸痰操作時需2人配合,增加了護士工作時間。密閉式吸痰管操作時,只需1人即可完成整個操作過程,從而減少了人力與時間。
2.2.2 密封式吸痰可以在機械通氣的同時進行,吸痰過程中可以保持持續通氣及氧氣吸入濃度,維持PEEP,最大限度減少氣道內壓力的變化,相對減小肺容量變化,可以通過保持一定的肺功能殘氣量,避免或減少肺泡萎陷,避免人為因素導致的氣體交換受損。文獻報道,呼吸機斷開丟失的肺容量要是顯著高于吸痰負壓抽吸的作用。[2]密封式吸痰有助于維持肺泡形態,保持肺泡功能,使機械通氣治療條件相對穩定,特別是在RDS患兒的機械通氣加用PEEP的治療中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2.2.3 使用密封式吸痰不會增加院內感染的發生率。密封式吸痰使患兒氣道與外界相對隔離,可防止環境、患者及醫務人員被污染,這是非常肯定的結論。由于密封式吸痰不需要斷開呼吸機,吸痰時可減少人為操作導致細菌遷移進入呼吸道的情況,因而在延遲感染發生時間方面獨具優勢。但吸痰本身對呼吸道黏膜而言是較強的機械損傷,如果這種刺激反復多次出現,呼吸道黏膜屏障和纖毛受損,分泌物增加而清除能力減弱,必然會導致感染。[3]有研究報道,每周更換密封式吸痰管與每日更換相比,不會明顯增加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生率,相反可節約醫療費用。[4]有研究表明,使用密封式吸痰管可以影響氣道內細菌的定殖,增加氣道內細菌定殖的發生率,可以增加微生物的耐藥性,但無論吸痰時使用密封式或開放式吸痰管,醫源性肺炎的發生率是相似的。[5]
2.2.4降低吸痰操作對機械通氣患兒治療條件的干擾在開放式吸痰機械通氣患兒過程中需將呼吸機與患兒暫時脫開,中斷機械通氣,解除PEEP,致使肺容量大幅度下降,肺泡萎陷,造成通氣/血流比例失調,導致或加重低氧血癥。而密封式吸痰可以在機械通氣的同時進行,吸痰過程中可以保持持續通氣及氧氣吸入濃度,維持PEEP,最大限度減少氣道內壓力的變化,相對減小肺容量變化,可以通過保持一定的肺功能殘氣量,避免或減少肺泡萎陷,避免人為因素導致的氣體交換受損。文獻報道,呼吸機斷開丟失的肺容量要是顯著高于吸痰負壓抽吸的作用。[6]密封式吸痰有助于維持肺泡形態,保持肺泡功能,使機械通氣治療條件相對穩定,特別是在RDS患兒的機械通氣加用PEEP的治療中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3 小結
新生兒機械通氣患兒應用密閉式吸痰,有助于患兒循環參數相對穩定,安全性高,減少并發癥,避免了因吸痰過程斷開呼吸機后痰液污染醫務人員手部及患兒使用的暖箱的物品,防止了院內感染的發生,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金漢珍,黃德珉,管希吉,實用兒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471-472
[2]朱順芳,李亞潔,開放和密閉式吸引系統對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率的影響研究進展。護理研究。201024(9):753-755
[3]楊霞,范學朋,密閉式吸痰器在呼吸機治療中的應用與護理.中華護理雜志,200540(3):196-198
[4]李潔瓊,李曉艷,不同吸痰方式對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影響,護理學雜志,2007,22(19)20-21
[5]康華,密閉式吸痰管在機械通氣病人氣道管理中的體會,現代護理雜志,2006,12(5):471-473
[6]袁繼紅,夏世文,密閉式吸痰管對新生兒機械通氣療效及并發癥影響.中國新生兒科雜志,2012,27(6):4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