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東
【摘 要】由中醫養生的角度,探討當今社會,因為環境,生活方式,工作壓力等問題,如何以藥食同源的藥材進行補腎。如何做好身體的調理與生活中的養生。
【關鍵詞】健康;營養;養圣樂
腎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藏精、主水、主納氣、主骨、生髓,關乎人的牙齒、耳朵、骨骼、血液、皮膚。
腎是容易發病的器官,而腎虧腎虛在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腎臟的好壞直接決定一個人的精氣神,研究表明,人的衰老首先就是腎臟出現問題。
傳統醫學所講的“腎虛”中的“腎”,不僅指解剖學上的腎臟,而且是一個生理作用相當廣泛,與人體生殖、生長發育、消化、內分泌代謝等都有直接或間接關系的重要臟器。“腎虛”涉及了泌尿系統、生殖系統、內分泌代謝系統、神經精神系統及消化、血液、呼吸等諸多系統的相關疾病。
在這個精神壓力愈大的時代,你是否有時也會感覺“身體被掏空”,那么你該注意了,這是身體發出的警告信號!藥補?古人言:是藥三分毒。切不可因急于求成而用大補之藥進補,或者用成份不明的補腎壯陽藥物,應慢慢調理。食療便是當下人們比較喜歡的一種溫和的進補方式。適合食療的食材有哪些呢?
桑椹,俗稱桑果。性寒,味甘,有補肝、益腎、滋陰的作用。《滇南本草》中記載:“桑椹益腎臟而固精,久服黑發明目。”清朝王孟英認為:“桑椹滋肝腎,充血液,健步履。”故腎虛之人,食之最宜。早在兩千多年前,桑葚就已是中國皇帝御用的補品。因為桑樹特殊的生長環境使得桑果具有天然生長,無任何污染的特點,所以桑葚又被稱為“民間圣果”。現代研究證實,桑葚果實中含有豐富的活性蛋白、維生素、氨基酸、胡蘿卜素、礦物質、白藜蘆醇、花青素等成份,其營養是蘋果的5~6倍,是葡萄的4倍,具有多種功效,被醫學界譽為“21世紀的最佳保健果品”,常吃桑葚能顯著提高人體免疫力,具有延緩衰老,美容養顏的功效。
黃精。道家人認為黃精能夠幫助修煉成仙,常吃可以使肌肉豐厚、青春永駐,并且它被認為能夠幫助男性養精,幫助人們滋潤心肺、強壯筋骨、補中益氣。黃精具有降血壓,降血糖,降血脂,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延緩衰老和抗菌等作用,在陰虛肺燥,干咳少痰,及肺腎陰虛的勞嗽久咳等方面具有顯著作用。
枸杞子。性平,味甘,具有補腎養肝、益精明目、壯筋骨、腰痛、久服能益壽延年等功用,藥用之名始見于《神農本草經》,對于因腎陰、肝氣不足引起的下肢無力、頭暈耳鳴、遺精不育、視力減退等諸多表現有積極的治療效果,被歷代中醫典籍推崇為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良藥。
山藥。山藥具有健脾補肺、益胃補腎、固腎益精、聰耳明目、助五臟、強筋骨、長志安神、延年益壽的功效,能“益腎氣、健脾胃、止泄瀉、化痰涎、潤皮毛”,其所含的多巴胺,具有擴張血管、改善血液循環的重要功能。
醫生認為健康的本質在于“陰平陽秘,精神乃治。”是指人在正常情況下,五臟、六腑的功能,營衛氣血,四肢百骸,十四經絡都能陰陽協調,達到相對平衡。平衡是健康的象征。所以早期有效地調補人體的陰陽、氣血、臟腑功能的失調,及時排出毒素糾正腎虛證是延緩衰老,預防老年病的關健所在。專家認為:防老宜從30歲開始,抗老宜從40歲開始,延齡宜從60歲開始。所以不管男女,對自己身體要愛惜,早早的進行調理,是對自身的負責。補腎養腎,找回身體年輕態!
自古即有“醫食同根、藥食同源”之說,營養是把“雙刃劍”,多則“火上澆油”,少則“雪上加霜”,故營養供給和營養治療貴在合理、平衡。衛生部長陳竺提出,未來醫生必須會開兩張處方:一張是針對病情開具的藥方;另一張是膳食營養處方。未來的醫生必須具備營養保健學的知識,針對慢性病,特別要發揮營養保健治療的作用。我們的健康取決于每一天均衡的營養,營養保健食品成為一種必須的需求,將會是未來的一種趨勢。
“養圣樂草本飲品”根據老中醫傳家名方文獻,結合現代工藝精心研制,由藥食同源食材黃精,桑椹,枸杞等組成,營養易吸收,能夠由內而外調理身體各項機能,使人體內循環通暢,對于強身健體,補腎益精,提高免疫力有好的調理作用。
參考文獻
[1]王蒙 健康養生 〔J〕,中醫養生之道,2012.12(5):15-20
[2]柳小遠, 張旭斌。試論中醫飲食養生[J].陜西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6, 39 (2) :12-14
[3]孫曉生, 米菲菲。《養生類要》的飲食養生思想研究[J].新中醫, 2013, 45 (4) :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