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生 閆海瑞
【摘 要】抗菌藥物濫用幾乎是從抗菌藥物問世開始就存在的問題,而且隨著抗菌藥物的不斷增加、應用越來越廣,問題也日益嚴重。在醫療行業存在嚴重的抗菌藥物濫用問題,在非醫療行業,如養殖業食品、保健品、中成藥及化妝品行業、藥品銷售管理等,乃至牽扯到環境問題等。均存在抗菌藥物濫用或與之相關的問題。對人類健康存在廣范的明確的或潛在的危害。因此,抗菌藥物濫用已經不是單純的醫療問題,而是一個需全社會重視、綜合治理的社會問題。
【關鍵詞】抗菌藥物;抗菌藥物濫用;綜合治理
1 抗菌藥物濫用
抗菌藥物的出現使曾經每年奪去數百萬人生命的感染性疾病得以治愈。由此,使人類的平均壽命延長了數年。于20世紀40年代抗菌藥物問世后,被人們稱之為“神藥”,是現代醫學的奇跡。但隨著抗菌藥物的發展和對“神藥”的依賴,及其他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該用的情況有不合理使用、不該用的也用、禁止用的偷偷用等現狀的廣范存在,帶來了一系列嚴重問題,細菌耐藥性的增多、微生態的破壞、對健康的不良影響等,使得“神藥”面臨消失的危險,“惡魔—超級細菌”的出現已成為現實。
“抗菌藥物濫用”原本是指發生在臨床上或醫學方面的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其概念[1]“無指征的預防用藥、無指征的治療用藥、抗菌藥物品種、劑量的選擇錯誤,給藥次數、給藥途徑及療程不合理等”。此概念不能包括農業、畜牧業等方面的抗菌藥物濫用,因此,有人認為[2]“凡超時、超量、不對癥使用或未嚴格規范使用抗菌藥物,都屬于抗菌藥物濫用”。這個問題伴隨著抗菌藥物的問世及推廣就出現了,并隨抗菌藥物的發展,數量、品種越來越多,濫用的問題越來越嚴重。抗菌藥物濫用除導致的毒付作用、對機體免疫功能的影響、對機體微生態的破壞等嚴重問題外,更嚴重的是細菌耐藥性的必然產生,并隨著應用的廣泛日益加劇升級,乃至多重耐藥菌“超級細菌”的出現,已在世界多地發生。抗菌藥物耐藥性的發展速度遠超過藥物發展的速度,發展下去,人類將面臨“超級細菌”感染傳播,并且束手無策,無異于回到抗菌藥物時代之前的狀態。人類要避免這一天的到來,急需迫切控制和解決抗菌藥物濫用問題。
2 抗菌藥物濫用的現狀及原因
抗菌藥物濫用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而在我國尤其突出[3]。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2.1 臨床上抗菌藥物的不合理使用
作為藥物,抗菌藥物濫用在臨床上最嚴重。據中國科協“抗菌藥物類藥濫用的公共安全問題研究調查”顯示,我國各級醫院住院患者抗菌藥物的應用比例在70%以上,外科患者抗菌藥物應用比例為97%~100%;門診患者抗菌藥物應用比例也高達30%;而且,在我國級別越低的醫院,抗菌藥物的應用比例反而越高,如三甲醫院一般應用比例在40%,二級以下醫院達到50%~60%,在相對貧困的農村地區醫院抗菌藥物類藥應用率高達50%~70%。按照WHO有關合理用藥的規定,醫療機構抗菌藥物類藥的平均應用率應低于30%,歐、美等發達國家多在5%~10%[4,5]。臨床上不合理使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醫生個人的利益及醫院的利益的影響、醫生和病人對抗菌藥物依賴的心態、對抗菌藥物不合理應用認識不足、抗菌藥物的管理問題等。
2.2 養殖業的不合理使用
畜牧禽類及水產等養殖業中抗菌藥物的使用,包括用于畜禽類感染的治療及飼料的添加。有資料調查[6],我國畜牧業每年使用的抗菌藥物約為9.7萬噸,占每年抗菌藥物使用總量的46%,而其中90%作為飼料添加劑,10%為畜禽類感染的治療。以至于相關食品中的抗菌藥物殘留增加。
而且養殖業的應用、包括臨床的大量應用,使得來自于人、畜的糞便、代謝物,水產養殖的廢水等做為肥料污染水源、土壤,進而影響農作物疏菜等,食物鏈的循環,使人通過食用各種動植物食品,反復暴露在抗菌藥物中,同時環境中抗菌藥物增多致使加重環境微生態、人體微生態的改變等系列問題,形成惡性循環,給人類帶來的嚴重影響不可估量。2015年北京科技報[7]報道,上海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一份有關“江浙滬兒童普遍暴露于多種抗菌藥物”的研究,結果顯示:近6成兒童檢出尿液中含有抗菌藥物。此結果反應的不僅是臨床問題,環境與食品也可能成為抗菌藥物的重要暴露源。這對我們是嚴重的警示。
2.3食品、保健品、中成藥及化妝品等非法添加抗菌藥物類藥[8]
不法商家為了追求利益,中成藥、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抗菌藥物類藥物,在食品、化妝品也有非法添加,這類情況導致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使用了抗菌藥物。而且,因為這類添加基質復雜、手段隱秘,不易控制,甚至目前技術還達不到精準檢測,使得監管篩查不容易進行。
2.4 藥店的違規零售、人群自行使用仍然是一種抗菌藥物濫用的常態
我國藥店眾多、規模小、專業人員欠缺、管理不規范,雖然國家實行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但實施效果不理想。報道[9]60.8%的普通人群往往無需處方就可在藥店購買抗菌藥物,藥店的抗菌藥物銷售金額占全部藥品銷售金額的20%以上。自行購買使用當然也反應百姓對抗菌藥物的認識局限,仍然對抗菌藥物有依賴心里。
3 綜合治理
綜上,抗菌藥物的濫用不僅僅是臨床方面,涉及食品加工制造業、農業、水產及畜牧養殖業、藥品化妝品生產等多個行業。細菌一定程度上少量接觸抗菌藥物更容易促使耐藥性的產生。環境中各個方面抗菌藥物的應用和存在均可導致微生態的改變,微生態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環境,與人類健康息息相關。人類對外界環境的保護已經覺醒并積極治理,而對于微生態的變化同樣也應該得到重視。因此非臨床問題更不可忽視??咕幬锏臑E用不僅是臨床問題,更不是學術問題。在我國抗菌藥物濫用問題的治理,是一個嚴重的迫切需要綜合治理的社會問題。首先需要有明確責任的、強有力的組織機構進行整體的系統的治理規劃,并且有配套的強有力的協調和執行系統,深入到各個行業,依法進行整治。從抗菌藥物源頭進行治理,任何行業的使用都可能取之于抗菌藥物生產、銷售、經營、使用單位或機構。對抗菌藥物這個供應鏈的監管尤其重要。當然對抗菌藥物濫用的各個行業均需有效地建立和執行監管法治體系和規章制度。其中對違規違法的嚴厲懲罰是最有效的措施。這方面國家相關管理部門近些年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管理,在醫療行業已經取得顯著成績。但我國人口眾多,依賴抗菌藥物在各行的應用已深入人心,抗菌藥物濫用的治理任重而道遠。需加大全社會對抗菌藥物濫用的認識、宣傳教育,這也是一項堅巨的任務,改變眾多人的認識是一個艱難的過程。有很多不同行業的學者已經做了多方面的研究,通過研究的結果在呼吁、在積極的提建議從各個角度去重視去加強抗菌藥物濫用這個問題的認識及治理。但有效的落實只有在統一領導下,大家共同有序地開展與執行各項治理工作,才可能逐步改善。為了人類的健康,綜合治理需大家共同承擔責任!
參考文獻
[1]鄭英麗、周子君.抗生素濫用的根源、危害及合理使用的策略[J]醫院管理論壇,2007,1(123)23-27
[2]劉玉平,張曉峰.抗生素濫用的危害及防范[J],中外醫療,2012.(1)188-189
[3]馬越.合理利用抗生素資源,遏制細菌耐藥性蔓延[J]中國藥房 2011。22(26)2401-2403
[4]董偉.衛生部:我國抗生素使用多數情況好于美國[N],中國青年報,2011-04-12
[5]陳青.中國抗生素使用率超歐美3倍 用藥存在七大誤區【EB/OL】.http://www.chinanews.com/jk/2011/04-08/2958944.shtml.2011-05-25
[6]蔣坤.抗生素濫用的現狀及對策[J]遼寧醫學院學報,2011,32(3):286-287
[7]劉汝佳. 江浙滬5成兒童尿檢出抗生素,北京科技報[N],2015年4月,27日第32版
[8]張更生,胡青等.液質聯用檢測中成藥和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的48種抗生素類成分,中成藥,2015,37(3)542-547
[9]王云鵬,馬越.養殖業抗生素的使用及危害[J]中國抗生素雜志,2008,33(9):519
6. 7.唐鏡波,目前抗菌藥物臨床應用中的某些問題與對策[J].中華醫學雜志,1997.77(5)323-324
8.廖全山,我國抗生素濫用現狀、原因及對策綜述[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57)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