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星 邱明豐
【摘 要】目前,全球生物制藥市場正處于一個穩步增長的時期,市場規模從2011年的1499億美元增長至2015年的2048億美元。預期2015年至2020年的復合增長率為9.0%(非生物制藥為2.9%),2020年的市場規模將達到3148億美元。生物制藥市場呈現出更好的發展趨勢。以2015年收益計算,全球單克隆抗體市場占據生物制品市場的42.4%。預計2015年-2020年期間的復合增長率為9.6%,市場規模將達到137億美元。中國生物制品市場增長迅速超過全球增長水平。市場規模由2011年的491億(人民幣)快速增長至2015年的1201億(人民幣),25.0%的復合增長率遠高于全球增長率8.1%,預期2015-2020年的復合增長率為18.1%,2020年將達到2755億(人民幣)規模。中國單克隆抗體市場規模增長同樣迅速。2011年-2015年復合增長率為27.4%,市場規模由2011年的27億增長至2015年的71億。未來態勢良好,預期2015-2020年擁有25.5%復合增長率,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20億。數據來源:藥明生物招股說明書(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詢公司調查)在生物制藥的快速發展過程中,為了發揮專長,降低風險和早期設施的投入,許多公司把大量的研發和早期生產工作依賴于外包服務完成的,因此生物制藥行業的服務外包形成了一個快速發展而且成熟的市場。
【關鍵詞】對比格局;競爭格局
全球生物制品研發外包服務市場基本情況和競爭格局
生物制品研發服務包括,早期藥物發現、臨床前研究、臨床研究、生產以及商業化。研發服務市場,2011年-2015年期間符合增長率為14.4%,從2011年的42億美元增長至2015年的72億美元,預期2020年將達到167億美元。
從全球生物制品研發服務市場分布來看,中國的增長率明顯高于世界其他地區。
生物制品外包服務的增長驅動主要來源于:
生物制品的研發支出日益增長;
CRO/CMO服務所帶來的金錢和時間成本的節省;
有效的供應鏈和產能管理能力。
生物制品外包服務行業是一個入門門檻極高的行業,需要有很好的人才儲備、管理能力以及設備。目前,生物制品研發服務市場高度分散,排名前六的公司占據26.8%的市場份額,Lonza和BI分別占據11.1%以及8.7%的市場份額。藥明生物目前占據1.2%的市場份額,并正在建設全球最大的基于一次性反應器的生產設備,規劃產能達到30000L。國際主要生物制品研發和生產服務的公司及服務項目如下:
中國生物制品研發服務市場基本情況和競爭格局
中國生物制品研發服務市場由2011年的6億增長至2015年的15億,復合增長率達到28.2%。預期2015-2020的增長率30.3%,2020年將會有57億的市場規模。數據來源:藥明生物招股說明書(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詢公司調查)
另外,從中國生物制品臨床批件申報情況分析,目前,中國生物制品研發服務市場正處于一個快速增長的時期。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藥審評中心公布的數據,2012-2016年中國生物制品臨床批件申報數為989個與批準數為824個,近五年的臨床批件平均批準率為83%。抗體臨床批件申報情況:2012-2016年國內抗體臨床批件申報數達到了驚人的445個,按照83%的平均批準率計算,近5年來的臨床批件數約為370個,國內企業占40%,約148個。按照35個/年的抗體臨床批件申報量和83%的批準率計算,可以預計今后幾年,每年國內企業的抗體臨床批件批準數約為30個左右。
一個生物藥物的臨床批件的申請和獲得,意味著它已經完成臨床前開發,即將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即需要1、2、3臨床試驗樣品的生產和商業化產品生產,這些都需要在GMP車間內完成,也都是生產外包服務(CMO)的潛在客戶。
中國的生物制品研發服務增長主要來源于以下幾個驅動力:
中國生物制藥行業的快速發展;
國內生物外包服務企業的能力快速提升;
有利的政府政策。
目前藥明康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占據市場龍頭位置,市場份額達到36.4%,是目前業內CRO/CMO公司發展的典型代表,2014年收益為3.3億元人民幣,2015年收益為5.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率為70%,2016年前九個月的收益為7.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率為91%。
目前國內典型的CMO公司藥明生物的CMO總產能為5000L,計劃擴充14*2000L和2*1000L灌流生產工藝。
另外,武漢喜康的CMO產能為4*2000L(一次性生產工藝)。根據藥明生物(及無錫生物技術)最近的招股說明書(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詢公司調查),國內僅有少量公司能提供高質量的生物制藥的生產服務,因此市場的需求得不到滿足。
據國內的生物制藥的開發流程和國家相關的指導原則,在申報臨床試驗批件之前,需要進行連續三批次的非GMP的生產,通常是中試規模(200L),獲得臨床批件進入臨床試驗階段需要在符合GMP標準的車間生產1、2、3期臨床試驗樣品,產品上市以后還需要在GMP車間生產。生產外包服務(CMO)一直貫穿于生物制藥的研發和上市生產,包括以下研發各階段的樣品:
臨床前IND樣品(非GMP)
1期臨床樣品(符合GMP標準)
2期臨床樣品(符合GMP標準)
3期臨床樣品(符合GMP標準)
商業化產品(GMP)
總結:
現在高質量的CMO正是順應了全球生物制藥快速的發展趨勢,滿足市場的急迫需求。從目前國內生物制藥的研發趨勢以及臨床試驗的情況來看高質量的CMO需要在設計、建設、運行、管理、認證方面均符合中國、美國、歐洲的GMP標準,即能夠為全球客戶提供臨床前樣品和臨床試驗樣品的生產服務。2015年CFDA出臺的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鼓勵商業化產品委托生產,隨著該制度的逐漸推行,CMO將會迎來更進一步的發展。在新興產業重要性不斷上升、傳統產業面臨轉型升級的背景下,催熱了為藥企提供服務的研制服務商,CMO在技術和創新方面將具有巨大的市場空間。
參考文獻
[1]周巍, 鮑亞東. 基于CMONOC的中國區域電離層分布特征研究[C]// 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 2018.
[2]陳先紅, 張生軍, 張澤工. 生物制藥合同生產區域發展現狀和相關政策需求探討[J]. 中國醫藥技術經濟與管理, 2012(4):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