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薇
摘 要:集中供熱不僅有效地改善城市環境和城市質量,減少了對環境的壓力,也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符合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對節能減排工作的實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成為我國產業政策重點支持的發展行業。
關鍵詞:集中供熱;現狀;對策
1 前言
在我國當前的經濟化發展的背景下,集中供熱作為我國城市化建設的一個重要標志,與我國廣大群眾的生活息息相關。特別是對于我國的北方地區,在冬季的時候便會進行供熱取暖。其中集中供熱便是一個好的途徑,它憑借其自身的優點,獲得了我國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
2 城市集中供熱的主要方式
熱電聯產是在發電廠生產電能的同時,利用汽輪發電機做功時產生的蒸汽為用戶提供熱源,這種供熱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能源消耗,減少煤炭燃燒時對環境造成的污染,提高供熱質量,是目前比較理想的供熱方式。
雖然集中鍋爐房供熱在節能環保方面不如熱電聯產,但它卻是目前最普遍的供熱形式。因為和熱電聯產相比,集中鍋爐房供熱具有占地面積小、投資低、能耗小等優點,更適合小規模的住宅區和工業區。
工業余熱資源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冷卻蒸汽以及冷卻水余熱、高溫氣余熱、廢水廢氣余熱、化學反應余熱、高溫爐渣余熱等。我國的工業余熱資源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如果可以對這些資源進行調配,利用它們為用戶供熱,那么將會大大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
3 我國集中供熱面臨的現狀
繼20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的城鄉建筑發展有了很大的起色。磚混樓房、磚瓦房等的建筑結構越來越多,我國特別是北方地區的人們到了冬季仍舊感到寒冷。進而引出了采用燃料進行供熱的方法,雖然一方面減少了寒冷,但供熱設備的應用帶來的負面影響是非常大的。
3.1 供熱能源較為單一
就我國目前發展的狀況來看,將燃煤作為供熱能源的仍舊在我國占有很大部分。其實這樣做不僅向空中排放了大量的污染性氣體,而且對于大量的不可再生能源也是一種浪費。伴隨著經濟全球化迅速發展的進程,很顯然,這種仍舊以單一的燃料作為供熱的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用戶多種多樣的需求。
3.2 缺乏供熱設備的標準和規范
在目前供熱市場上,供熱設備多種多樣,也缺乏統一的標準和規范,另外一方面,我國集中供熱的發展也缺乏對于環境質量的監控和管理,其實際水平也達不到理想的標準,對于供熱也缺乏一定的獎懲措施,進而引起資源的浪費嚴重。
3.3 部分設備老化,技術相對落后
由于一定的歷史原因,我國北方的供熱設備技術相對落后,進而造成環境污染嚴重,能源消耗過高,另外一方面,資金的相對匱乏也對設備的更新起到一定的沖擊作用,長此以往地發展下去必將會對集中供熱的發展起到阻礙作用。
3.4 用戶缺乏對集中供熱的了解
集中供熱的發展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其宣傳力度不到位,進而會導致某些用戶對于集中供熱的認識僅僅局限于表面膚淺的理解上,從這一方面也對集中供熱的發展產生一定的阻力。
3.5 缺乏法制約束和政策支持
在我國集中供熱的發展過程中,由于我國對于集中供熱的法律法規還完善的不到位,集中供熱發展的進程緩慢,也缺少政策的扶持,這對于集中供熱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阻力。
4 對策
4.1 加快節能改造的步伐
上述已經提到,城市集中供熱的規劃原則之一就是綠色環保,為了實現這一目的,相關人員就需要對供熱系統進行改進,盡可能地使用一些節能設備,從而提升供熱的熱能傳遞效率。當前環境保護政策逐漸推廣,一些污染比較重的煤逐漸被氣、油等清潔燃料取代,因此,相關人員必須加強對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供熱機組的發展與應用,從而達到改善居住環境、節約能源、減少能耗、提升電網調峰能力的目的。同時對于綠色環保理念的實行還可以從熱能的保存方面著手。此外,在進行城市集中供熱的過程中,更應該注重對于供熱流量的精確控制,避免熱能的浪費。
4.2 提升城市集中供熱技術水平
隨著發展程度的不斷加深,相關部門可以組建城市供熱技術產業發展基金,對國家重大供熱技術項目給予重點扶持,鼓勵各供熱企業成為供熱技術開發中心,促進供熱技術的開發和技術成果轉化。例如:加大對循環流化床鍋爐技術的開發與推廣,擴大對循環流化床的應用,能夠有效降低制造成本,提升鍋爐壽命。此外,計算機自動控制科學的發展也給城市集中供熱帶來了新的生機。熱源系統分時分區分對象細化網絡、環境變化趨勢及負荷在線預測計算等革新技術,可使鍋爐在高效運轉狀態下保持供需動態平衡;熱力網的分布式變頻泵自控系統、多熱源聯網及優化調度在線工況分析控制等技術的應用,實現了熱力平衡;計算機網絡控制在熱計量及分攤、溫度控制等方面的應用,使得熱用戶系統得以可調、可控、可管,實現了分配量化平衡。由此可見,先進的科學技術是解決城市集中供熱現狀問題的強大推動力。
4.3 合理規劃城市集中供熱系統
要想提升城市集中供熱的質量,首先需要結合本地實際對城市集中供熱進行整體規劃。這是由于城市的供熱需求來源多種多樣,如居民生活供熱需求、工業生產供熱需求等等,這些不同的需求就決定了供熱系統的差異性。因此,在實行集中供熱過程中,需要以滿足城市居民生活供熱需求為主,同時還要結合市政規劃中其它建設任務,為整個城市的運轉所服務。另外,在選取熱源方面,要充分考慮當地實際,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遵照國家環保節能減排總體安排,充分利用可再生熱能。除此之外,在進行系統規劃時,相關人員既要考慮近期的實際需要,又要考慮長遠發展目標,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供熱系統的合理性以及科學性。
4.4 對于集中供熱進行法制約束和政策扶持
對于集中供熱方面,我國政府可以開展相關政策,在優化環境的基礎上,大力支持集中供熱事業的發展,除此之外,國家還應該盡快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使得我國集中供熱的改革發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進而不斷地推動我國集中供熱事業的不斷向前發展。
5 結束語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對能源的消耗量十分巨大,因供熱而對環境造成的污染也比較嚴重。集中供熱不僅可以有效地節約能源,降低污染,同時還能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效彌補傳統分散式供熱的不足。因此,集中供熱企業應當在技術方面不斷改進,管理方面不斷完善,促進城市集中供熱向著節能、環保、智能、集中的方向發展,進而為用戶提供更加經濟、優質、安全的熱源。
參考文獻:
[1] 肖寶云.中國城市供熱發展與改革情況[J].區域供熱,2014(7):162~164.
[2] 戴軍繞,李玉榮.城市供熱體制改革的現狀與對策[J].建筑工程,2014,21(5):84~86.